第464章 破局博弈

字數:4036   加入書籤

A+A-


    省外貿局大樓的旋轉門前,陳宇整理著中山裝的領口。這套藏藍色的“青年裝”是他特意讓林春芳照著《上海服飾》雜誌裁剪的,褲線筆直得能切豆腐,皮鞋擦得能映出人影——在這個講究“門麵”的年代,第一印象往往決定了生意的成敗。
    “虎哥,等會少說話,多笑。”陳宇低聲叮囑,張老虎正把金表往袖子裏藏,聞言翻了個白眼:“老子在道上混的時候,你還穿開襠褲呢。”話雖這麽說,卻還是把叼著的煙換成了水果糖。
    劉處長的辦公室彌漫著茉莉花香,牆上掛著“平等互利,互通有無”的錦旗。他接過陳宇遞來的樣衣,指尖在布料上反複摩挲:“的確良麵料沒問題,但這種大翻領……”他抬頭看向兩人,“現在國內提倡艱苦樸素,花裏胡哨的款式不好通過商檢。”
    陳宇早有準備,從公文包掏出兩份文件:“劉處長,這是新加坡客商發來的設計稿,所有款式都通過了當地宗教部門的審核。”他指著樣衣上的暗紋,“您看這竹葉圖案,既符合東方審美,又避開了敏感元素。而且我們采用的是活性印染,水洗五十次不掉色。”
    張老虎適時地推過去一個牛皮紙袋:“劉處長,這是我們廠的一點心意。您看那出口配額……”
    “張老板!”劉處長突然提高聲音,陳宇注意到他的目光掃過自己胸前的廠徽——那是枚銀色的五角星,裏麵嵌著“新星”兩個小字,是他特意讓人去省裏的徽章廠定製的,乍一看像國營單位的標誌。
    “現在都在講政企分開,”劉處長放緩語氣,“這樣吧,你們先送十件樣衣去商檢局,要是能通過檢測……”他頓了頓,“廣交會的攤位,我給你們留一個邊角位。”
    從外貿局出來,張老虎罵罵咧咧:“媽的,才給邊角位?老子當年在深圳……”
    “邊角位就夠了。”陳宇打斷他,指著對麵的國營服裝廠大樓,“你以為那些大廠的攤位是白來的?去年他們的出口襯衫合格率才65,咱們的是92。隻要客商看過咱們的貨,不愁沒訂單。”
    他沒說的是,昨晚他通過林春芳聯係上了省紡織工業學校的教授,用每月兩百元的顧問費換來了最新的商檢標準——這相當於普通工人四個月的工資,但在陳宇眼裏,卻是撕開市場缺口的鑰匙。
    三天後的商檢局實驗室裏,陳宇看著檢測員在報告上寫下“合格”二字,終於鬆了口氣。
    “小陳啊,”商檢局的老工程師摘下眼鏡,“你們的布料強度和色牢度都超過了部頒標準,就是這包裝……”他敲了敲印有“新星針織廠”字樣的塑料包裝袋,“怎麽不用紙盒?顯得不上檔次。”
    “紙盒成本高,而且海運容易受潮。”陳宇遞過去一支鋼筆,“我們打算在包裝袋上印二維碼……”看到工程師困惑的眼神,他笑了笑,“就是一種特殊的圖案,國外客商掃碼就能看到產品信息。不過現在先用英文印刷,保證符合出口要求。”
    離開商檢局時,陳宇在走廊遇見了國營棉紡廠的王廠長。對方瞥了眼他手裏的檢測報告,冷笑一聲:“聽說你們挖走了林春芳?年輕人,走捷徑可走不長。”
    “不是挖角,是借調。”陳宇微笑著晃了晃報告,“而且林工在我們廠,一個月能做的事,比在棉紡廠一年都多。王廠長,您要是也想提高合格率,我可以把技改方案賣給您——友情價,兩萬塊。”
    王廠長的臉色瞬間鐵青。陳宇知道,這個時代的國營廠最缺的不是技術,而是打破鐵飯碗的勇氣。而他,恰好擅長在體製的夾縫中尋找生機。
    回到廠裏時,張老虎正和幾個港商模樣的人在倉庫門口交談。
    “陳老板,這是香港永盛貿易的李老板。”張老虎的介紹帶著幾分得意,“李老板看了咱們的樣衣,想訂五千件試單。”
    “五千件?”陳宇挑眉,“李老板,我們的起訂量是一萬件,否則成本下不來。”
    李老板沒想到這個年輕人如此直接,愣了愣:“陳老板,我是看在張老板的麵子上……”
    “正因為是張老板的朋友,才不能讓您吃虧。”陳宇打斷他,掏出計算器劈裏啪啦按了幾下,“五千件的話,單價七塊二;一萬件,六塊五。您要是拿回去賣十塊錢一件,五千件賺一萬四,一萬件賺三萬五——哪個劃算?”
    張老虎在旁邊聽得咋舌,他第一次發現,原來談生意不是靠喝酒拍桌子,而是靠算清楚每一分錢。李老板沉吟片刻,掏出鋼筆:“那就先簽一萬件的合同,交貨期兩個月。”
    深夜的廠房裏,陳宇站在流水線前,看著第一件成衣下線。
    “林工,明天開始實行三班倒。”他對身邊的林春芳說,“但別讓工人太累,每人每天加一個雞蛋,夜班再發兩塊錢補助。”
    “這麽高的福利,成本能包住嗎?”林春芳看著記賬本上的數字,“現在每件襯衫的利潤是兩塊三,要是增加開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能包住。”陳宇望著窗外的星空,1983年的夜空還沒有被霧霾籠罩,星星清晰得仿佛觸手可及,“等這批貨出了,我打算給每個工人發‘工齡股’——幹滿一年,年底能分紅。”
    林春芳愣住了:“股份製?這可是資本主義的東西……”
    “叫‘集體合作製’。”陳宇修正道,“而且隻在廠裏內部流通,不對外發售。春芳,你說要是工人們都覺得廠子是自己的,幹活會不會更賣力?”
    女人沒有立刻回答,而是低頭整理起桌上的質檢報告。陳宇知道,她需要時間接受這些“超前”的概念,但他有信心——就像相信窗外的星星終將照亮黎明前的黑暗。
    淩晨兩點,陳宇在辦公室裏接到了一個匿名電話。
    “陳老板,紅旗廠的原料庫……您最好去看看。”電話那頭的聲音帶著明顯的變調,“有人說,裏麵藏著不該藏的東西。”
    放下電話,陳宇摸出抽屜裏的手電筒,直奔原料庫。月光下,倉庫門鎖已經被撬壞,地上散落著幾個空麻袋,牆角的蛛網被扯得七零八落——有人來過,而且是衝著那批化纖原料來的。
    他蹲下身,撿起麻袋上的一枚紐扣——這是國營棉紡廠工人的製服紐扣。陳宇冷笑一聲,把紐扣放進皮夾克口袋。看來,王廠長說的“走捷徑”,原來是指玩陰的。
    回到辦公室,他鋪開信紙,給省紡織廳的王老寫了封信:
    “尊敬的王伯伯:
    今日巡查倉庫時,發現有人企圖盜竊我廠技改所需原料。幸得門衛及時發現,賊人未能得逞。鑒於當前紡織行業技術競爭激烈,懇請廳裏能撥發專項安保資金,以保障國有資產安全……”
    他特意在“國有資產”四個字上加重了筆觸。寫完信,陳宇又給張老虎撥了電話:“虎哥,明天找幾個可靠的兄弟來廠裏當保安,工資你定。另外,去買二十隻狼狗,就說……是為了防黃鼠狼。”
    窗外,啟明星正在東方閃爍。陳宇揉了揉發酸的眼睛,想起前世看過的《鄧小平文選》裏的一句話:“不管黑貓白貓,能捉老鼠的就是好貓。”此刻的他,既不是黑貓,也不是白貓,而是一隻在鋼絲上跳舞的狐狸——既要踩著政策的鋼絲前進,又要隨時準備應對來自暗處的獵槍。
    但他不怕。因為他知道,在1983年這個特殊的年份,每一個敢於吃螃蟹的人,都終將在曆史的浪潮中留下自己的印記。而他陳宇,要做的不是留下印記,而是要在這浪潮中,為自己、為這個時代,殺出一條真正的康莊大道。
    當第一縷晨光爬上廠房的屋頂時,陳宇拿起桌上的樣衣,輕輕吹去上麵的線頭。布料上的竹葉暗紋在陽光下若隱若現,仿佛在訴說著一個關於勇氣與變革的故事——而這個故事,才剛剛開始。
    喜歡陳宇的1983重生之旅請大家收藏:()陳宇的1983重生之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