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門風雲第485章 稻香新紀

字數:1704   加入書籤

A+A-


    2029年7月23日,長安首都的量子通訊頻道被一則特殊請求刷屏。全息屏幕上,湘城6000平的高品質別墅區在夕陽下泛著溫潤的琥珀光,稻田環繞的庭院裏,袁老一家圍坐在傳統竹製茶桌旁,背後的電子屏實時跳動著新伊甸2星球的生態數據。
    “沈總理,我們想在新伊甸2建造‘稻香城’。”袁老扶了扶老花鏡,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身後的全息投影切換成一片金色麥浪,那是地球上最後一片傳統水稻試驗田,“這片土地承載著太多回憶,但新的星球或許能讓水稻文明煥發新生。”
    我立即召集沈氏集團核心團隊。沈明遠調出新伊甸2的土地資源圖,手指在北美大陸與歐洲板塊之間的廣袤平原上輕點:“這裏有一片未開發的三角洲,土壤檢測顯示富含有機質,水源充沛,非常適合農業城邦的建設。”蘇睛補充道:“不過,星球的生態係統極為敏感,大規模農業開發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袁老的全息影像突然放大,展示出一個透明的生態艙模型:“我們研發了‘量子共生農場’係統。每一株水稻都配備納米傳感器,實時監測生長狀態;稻田裏養殖經過基因編輯的‘淨水魚’,它們既能清除害蟲,又能淨化水質。”他調出實驗數據,在模擬環境中,這套係統能將水資源利用率提升至98,同時減少80的農藥使用。
    建造過程堪稱科技與傳統的完美融合。沈舒的遊戲公司開發出《稻香建造師》vr平台,全球玩家可以在線參與設計。有人提議將湘式吊腳樓與量子浮空技術結合,打造立體稻田;有人建議用全息投影重現“鋤禾日當午”的農耕場景,作為生態教育基地。最終,一座以“梯田”為靈感的螺旋狀城市拔地而起,每一層都是功能完備的生態農場,最頂端則是袁老的水稻基因庫。
    然而,挑戰接踵而至。當第一批水稻秧苗移栽後,新伊甸2的特殊紫外線導致稻葉出現灼傷。袁老帶領團隊連夜攻關,從地球古文明中汲取靈感,結合量子材料學,研發出“納米稻衣”——一種超薄透明的防護膜,既能過濾有害光線,又能讓水稻進行光合作用。
    更棘手的是文化傳承問題。袁老的孫女袁小禾在全息會議上哽咽:“這裏的孩子們從未見過真正的耕牛,聽不懂‘阡陌交通’的詩意。”為此,沈氏集團在稻香城中心建造了“農耕文明博物館”,館內不僅陳列著老式犁耙、蓑衣,還通過vr技術還原了地球上的春耕秋收場景。當孩子們戴上量子眼鏡,就能“穿越”回古代,親手體驗插秧、打穀的樂趣。
    2029年深秋,稻香城迎來首次豐收。金黃色的稻穗壓彎了量子支架,空氣中彌漫著久違的稻香。袁老站在最高層的觀景台上,望著下方忙碌的人群,眼中滿是欣慰:“當年在地球上,我們追求‘禾下乘涼夢’;如今在新伊甸2,這個夢想有了更廣闊的舞台。”
    慶功宴上,來自不同星球的移民齊聚一堂。法國廚師用量子烹飪技術將新伊甸2的香料與稻香城的稻米結合,創造出全新的風味;德國工程師展示了能在稻田裏自主巡邏的“機械稻草人”;a國的藝術家則以稻穗為靈感,創作了巨型全息雕塑。
    夜幕降臨,稻香城的量子燈塔亮起暖黃色的光,與稻田裏的螢火交相輝映。袁老的孫子抱著一把傳統木吉他,彈唱起改編版的《稻香》:“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歌聲在夜空中回蕩,這裏不再隻是一個農業城邦,更是人類文明在星際遷徙中,對根與未來的深情守望。而沈氏集團,將繼續守護這份跨越時空的稻香記憶,讓古老的農耕智慧在新的星球上,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喜歡豪門風雲沈氏家族的榮耀與征途請大家收藏:()豪門風雲沈氏家族的榮耀與征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