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鶴江來電

字數:4021   加入書籤

A+A-


    大秦,長安。
    政務大殿內,秦墨對麵坐著蕭乾,兩人似乎在計算著什麽,桌麵上擺放著大量的紙張。
    前線的捷報是實時傳回長安的。
    對於大梁的軍事行動,秦墨也沒有什麽可擔心的。
    以現如今大秦的實力,滅一個大梁還是很輕鬆的事情。
    秦墨隻需要等著秦翦將大梁的皇帝抓到長安問罪即可。
    更多在意的,還是戰後管理的問題。
    畢竟大梁還有四十幾個城市,地盤說大也不大,說小也不小。
    大秦全麵接管大梁後,這塊土地上百姓的民生問題就得放在首要位置來解決了。
    在這方麵,根據蕭乾的推算,大秦還需要進行一波大量經濟扶持,不說讓大梁的地界在短時間內發展的和國內一樣。
    至少也得打好工業化的基礎,修建道路,修建學校,修建基礎工廠等。
    光是這些,就需要一筆很大的資金了。
    與南大陸的通商問題現在可還沒有談妥。
    畢竟分隔兩塊大陸,運輸方麵損耗有些大了。
    所以,在利益方麵兩方都需要做出讓步,這一點夏清瑤正在負責和精靈方麵溝通。
    還不到敲定的時候,秦墨也就沒有出麵。
    除此之外,現階段大秦賺錢的渠道就隻有南方聯盟,以及齊國方麵了。
    這兩方都是被大秦徹底打崩了的,之前便無條件簽署了一係列的戰敗協議,任由大秦商人在他們的國土上通商。
    但說到底,這兩方的市場很有限。
    畢竟,他們身上還背著要給大秦的賠款,國家賠不出那麽多錢,便隻能從老百姓身上薅。
    老百姓沒錢了,市場就得萎靡。
    也幸虧還有貴族這麽一個群體,所以大秦商品的主要售賣對象幾乎都是這些貴族。
    但也杯水車薪。
    而大秦國庫內,除開必要留下以備天災的救命錢之外,幾乎都已經投資到了大秦國內各大城市。
    幾十萬金幣瘋狂的推動著大秦工業化的發展,這才有了如今的規模。
    “所以,簡單兩個字,缺錢。”蕭乾算完,筆一丟,兩手一攤,滿臉無奈。
    對麵的秦墨拿起了蕭乾的草稿紙看了起來。
    在最下方處,一個明晃晃的十萬金幣映入眼簾。
    這是蕭乾算出來,打下大梁後至少需要投入的資金。
    “水泥路,鐵路,各種基礎設施的搭建,還有大梁一些城市翻新,工廠修建,學校修建等,都需要錢。”
    “大梁的情況陛下您也了解,那個劉子玉腦子存粹有問題,國家財政當成自己的錢袋子,大肆修建宮殿,甚至還想要改造大梁山,搭建祭天台,個人生活更是荒淫無度,大把大把的撒錢,沒一樣用在正途之上。”
    蕭乾說起這個劉子玉就覺得腦殼痛。
    這個混蛋,幹的都不叫人事,弄出這麽一堆爛攤子,到時候還得大秦來收拾。
    那裏的子民們那個不是過的水深火熱的,大秦過去後,想要收稅都不一定收的上來。
    所以讓百姓休養生息是必要的,這也就代表著,至少一年內,大梁那塊地界都需要投錢進去。
    從短期來看,百害而無一利。
    從理性角度來看,其實蕭乾是不讚同對滅了大梁的,這等於是給剛剛完成初步工業化的大秦拉上了一個沉重的負擔。
    不過,秦墨的權威是絕對的,蕭乾並不會反對。
    畢竟,蕭乾明白,他與秦墨看待問題的角度完全不一樣。
    此刻,端起茶杯輕飲一口茶水,隨後長出了一口氣:“你說的沒錯,不過,這些都是必要的投資。”
    “前幾天我接到了一封密報,是大秦派出去的地質探索隊,由鶴江發回來的。”
    “密報中的內容很重要,同時也無限提高了大梁的重要性。”
    蕭乾似乎明白了什麽。
    這支地質探索隊已經出去快半年了,目的便是為了那些玄色石頭:“鶴江……我記得,他們順藤摸瓜找到大梁境內了,所以這封密報是有結果了?”
    “是的。”秦墨點點頭。
    “所以大梁我們必須要拿下,這塊土地之下蘊藏著驚人的東西。”
    “十萬金幣,嗯,不是一個小數目,不過想辦法也得填上。”
    蕭乾攤攤手,作為內閣之一兼任財政部長的他麵露苦色:“可是,最主要的是,我們現在拿不出十萬金幣。”
    大秦國庫內的錢財,都投資出去建設工業了。
    初步工業化已經完成,事實上現如今大秦的生產力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僅僅能滿足國內的需求,還能大量出口。
    但關鍵就在於這裏,生產力的確提升了,但售賣端卻出了問題。
    “這個不著急。”秦墨搖了搖頭。
    “和南大陸的商談,清瑤那邊已經有了眉目了,打通南大陸市場是有機會的,我們隻需要堅持過這段時間即可。”
    “至於這十萬金幣,我們也有渠道湊,現在長安城內還有幾個冤大頭等著給我們送錢呢。”
    “他們幾個小國家估摸著湊不出十萬,但大梁王都再怎麽敗家,總不至於一點都沒有吧?能補多少補多少。”
    “實在不行,我們還可以對以後大梁的工人實行以工代賑的模式,給一部分錢,給一部分糧食。”
    糧食方麵,大秦的雜交水稻已經收割了兩輪了,國庫內較為充裕,外加上秦墨大力普及紅薯,土豆等農作物。
    讓人吃飽飯倒是沒有太大的問題。
    雖然秦墨也想要加快未來大梁那塊地界的發展,但錢不夠也沒辦法,隻要能保證那裏的人們吃得上飯,其實已經是天大的恩典了。
    按照以工代賑的模式先頂一陣子,等打通南大陸市場後,大秦就能緩過勁來,到時候發展一個大梁還是不成問題的。
    “希望能從那幾個冤大頭手裏多榨出點錢吧。”蕭乾感慨一聲。
    “清瑤那邊今天就會召見那幾個國家的使臣,估摸著晚上能出結果。”秦墨說著看了看時間,到飯點了,今天是米拉親自下廚,廚娘米拉!秦墨還挺期待的。
    “今天差不多就到這裏吧,你可以回去了,今天不管飯。”
    蕭乾:“……”
    站起身來,朝秦墨行禮後:“屬下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