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兗王之亂
字數:5266 加入書籤
明蘭腦海中電光火石般閃過進宮時,那位公公閑談提及的一處隱秘所在——院裏竟有個狗洞。當此生死攸關之際,眾人聽聞,仿若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當機立斷決定從那兒尋得出路。
一行人匆忙趕至狗洞所在之處,然而,現實卻如同一盆冷水,無情地澆滅了他們的希望。那狗洞狹小逼仄,僅能容下身量極為嬌小之人勉強通過。眾人麵麵相覷,滿臉的絕望與無助。
盛紘心急如焚,眼神中滿是決絕與慈愛,不假思索地連忙將明蘭推到身前,聲音顫抖卻又無比堅定地說道:“明蘭,你先出去!能逃一個是一個啊!”
此時,皇宮一處宮殿,一名甲士來報,邕王已被折磨致死,邕王妃與嘉誠縣主被榮顯送給手下的兵士們享樂。
榮妃此時目光一轉,落到了已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的平寧郡主身上。平寧郡主抬起頭,眼神空洞而癲狂,緊接著,爆發出一陣淒厲的大笑,那笑聲回蕩在死寂的宮殿之中,仿佛已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逼瘋。
榮妃看著眼前這般模樣的平寧郡主,竟一時無言以對。片刻後,她厭惡地皺了皺眉頭,冷冷下令:“把這瘋婆子扔到大街上去,讓她嚐嚐被人喊罵唾棄的滋味!”
午後的陽光漫過琉璃鴟畔時,東京皇城浸在秋陽的鎏金光暈裏。崇政殿飛簷如翼,丹陛上蟠螭昂首欲騰,九踩鬥拱間懸著的銅鈴叮咚作響,將整座宮闕襯得愈發巍峨森然。朱牆金瓦間,雕龍影壁在風中凝立,默默見證著王朝權力中樞的威儀。
午時一刻,更鼓聲驚破長空。兗王趙元儉率領千餘黑衣精銳,踏著禁軍換防的間隙如鬼魅般潛入。他們身著玄甲,腰間佩刀泛著冷光,如黑色潮水般湧過層層宮禁。刹那間,箭雨破空聲、兵刃相接聲在宮牆間回蕩,鐵甲映著殘陽,似流淌的鮮血染紅了禦道。
崇政殿前,兗王身披玄色大氅,紫金兜鍪上還掛著未幹的雨水。他長劍抵住殿前司都虞候顫抖的咽喉,冷笑劃破死寂:"六哥兒!你在這殿裏批了二十年劄子,也該歇歇了。"話音未落,劍尖已劃破對方頸間皮膚,血珠順著劍刃滴落,在漢白玉階上暈開點點紅梅。
殿門吱呀輕響,仁宗趙禎負手而出。朱漆門扇推開的瞬間,龍袍上的十二章紋在暮色中若隱若現。他目光如炬,掃過滿地狼藉,平靜開口:"十三弟若憂心國事,何不入樞密院參讚?建儲詔書朕已著翰林院擬了五次,你卻連等到冬至祭天的耐性都沒有?"聲線不疾不徐,卻暗含帝王威壓,似有千鈞之力壓下了周遭的喧囂。
曹皇後依舊保持著臨危不亂的風範。隻見她身姿沉穩,從東側回廊悄然轉出,神色冷峻如霜,每一步都帶著不怒自威的氣勢。她目光直視兗王,聲音清冷而有力地說道:“兗王殿下,不知可還記得明道二年?就在那夜,先太後溘然崩逝,官家念及手足之情,親手為你係上孝帶。而此刻,宗正寺錄檔的玉牒,正置於炭盆之上烘烤,即將化為灰燼。”曹皇後的這番話,看似在陳述往事,實則意在提醒兗王曾經與皇室之間那份割舍不斷的親情紐帶,以及皇室傳承千年的規矩,試圖以情與理動搖他謀逆的決心。
幾乎在同一瞬間,張茂則猛地暴起,雙目圓睜,口中大喝一聲:“逆賊看箭!”隻見他袖中弩機瞬間露出一抹寒光,然而,還未等他有所動作,兗王身旁一名親兵反應極快,如猛虎撲食般迅猛,飛起一腳,精準地踹中張茂則的膝窩。張茂則頓時身形不穩,“噗通”一聲摔倒在地,弩機也脫手飛出。
兗王見狀,臉上浮現出一抹嘲諷的冷笑,抬腳重重踩在張茂則的後背上,不屑地說道:“我的好六哥!瞧瞧你身邊的這個閹奴,連個袖弩都端不穩,還妄圖傷我……”然而,他的話音尚未完全落下,目光不經意間掃向影壁方向,忽見影壁後突然轉出三十名身著怪異服裝的兵士。這一幕讓他心中猛地一驚,原本得意的神情瞬間凝固,眼中閃過一絲疑惑與慌亂,不由自主地喃喃道:“殿前司的人明明都……”
麵對兗王的驚疑,仁宗神色從容,緩緩抬手輕撫腰間玉帶,語氣不緊不慢,仿佛在閑聊家常一般說道:“十三弟,你可知道這革帶為何會比常製寬出三寸?”言罷,他動作嫻熟地從革帶的夾層之中,輕輕抽出一卷黃綾。緊接著,仁宗目光平靜地看向兗王,繼續說道:“金帥所率的軍隊,此刻應該已然過了陳橋門。”仁宗的這一番話語,猶如一顆威力巨大的重磅炸彈,在兗王心中轟然炸開。他瞬間意識到,自己精心策劃的這場謀逆計劃,或許早已敗露,局勢已然超出了他的掌控。
實際上,趙禎與金帥早就在暗中布下了一盤大棋。他們對兗王日益膨脹的野心洞若觀火,表麵上卻始終不動聲色,宛如平靜湖麵下暗自湧動的暗流,在旁人毫無察覺之際,便已悄然開始精心籌備應對之策,耐心等待著兗王按捺不住,自行暴露野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崇政殿前兗王自以為勝券在握,正沉浸在即將登頂權力巔峰的美夢中時,變故陡生。金帥精心訓練的特種小隊如神兵天降,從隱秘之處驟然殺出。隻見這些士兵個個裝備精良且奇特,手中緊握著雙管霰彈槍,那冰冷的槍身閃爍著金屬的光澤,散發著威懾的氣息;腰間佩帶著蒙古戰刀,刀鞘上的紋路精美絕倫,仿佛訴說著往昔的崢嶸歲月;背上斜背著土手雷,仿佛隨時能引爆一場震撼的風暴。他們如同下山的猛虎般勇猛無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兗王及其黨羽團團圍住。
這些士兵訓練有素,彼此間配合得默契無間。在完成包圍後,剩餘的450名士兵迅速且有序地朝著皇宮內各處叛軍展開清掃行動。一時間,喊殺聲、槍聲交織在一起,戰場上的局勢瞬間發生逆轉。叛軍們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打得措手不及,陷入了一片混亂與恐慌之中,原本看似嚴密的陣腳瞬間大亂。
此時的皇宮內,槍聲此起彼伏,如爆豆般響徹每一個角落。激烈的戰鬥持續了短短的一個時辰,終於,這場來勢洶洶的叛亂被成功平定。
崇政殿廣場上,一片狼藉。兗王趙元儉已然被生擒活捉,他麵如死灰,眼神中滿是不甘與絕望,曾經不可一世的氣焰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他那精心策劃的陰謀徹底宣告破產。就在這時,金帥邁著沉穩的步伐,緩緩帶著十幾名特種小隊士兵走來。金帥看著狼狽不堪的兗王,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嘲諷的笑容,說道:“兗王,就憑你準備的這些烏合之眾,居然也敢起兵逼宮,你這究竟是看不起誰呢!不過話說回來,你這份膽量和勇氣,倒也算是可圈可點。”
兗王雙眼幾乎要噴出火來,滿是憤恨地死死盯著金帥,咬牙切齒地說道:“你……你不是已然離開了嗎?”那聲音仿佛從牙縫中擠出來一般,帶著無盡的怨毒。
金帥聽聞,不禁發出一聲冷笑,笑聲中滿是不屑:“嗬,你這問題問得可真是愚蠢至極。我若不佯裝離開,你怎敢輕易露出這狼子野心?不過,你還真是沉不住氣,如此迫不及待地跳了出來。”
兗王猛地一挺胸膛,臉上雖寫滿了不甘,卻仍強裝出一副視死如歸的模樣,大聲說道:“成王敗寇,這道理我懂。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金帥聞言,臉上的冷笑更甚,戲謔地說道:“哎喲嗬!到現在還一副不服氣的樣子呢!你說說你,想要奪嫡就好好謀劃,別人都不與你爭了,你倒好,居然在整個大宋境內大肆刺殺趙氏宗親,你這是鐵了心要把你們趙家趕盡殺絕啊!再者說,你看看你找的那些所謂‘幫手’,真的是一心幫你嗎?哼,不過是有人假借你之手來報私仇罷了。就說那個榮顯,十足的草包一個,你居然還敢委以重任。就你這識人的眼光,還想著奪嫡?要是真讓你登上皇位,恐怕用不了多久就得把大宋給賣了。不過嘛,你這次倒也算做了件‘好事’,借著你的手,正好清理清理這皇宮內心懷不軌的人,倒也不錯。”
金帥這一番連珠炮似的嘲諷,如同一把把利刃,直直刺向兗王的心頭。兗王被氣得渾身發抖,氣血瞬間上湧,“噗呲”一聲,忍不住噴出一口老血,整個人搖搖欲墜。
金帥見狀,緩緩搖了搖頭,似是對兗王的表現充滿了失望,口中輕嘖道:“哎!瞧瞧這心性,就這點兒能耐,也難怪成不了事。帶走!”言罷,他神色淡然地一揮手,仿佛驅趕一隻微不足道的螻蟻。
這場突如其來的宮變,無疑給趙禎心靈帶來了的巨大的衝擊。看著手足之間為了權力爭鬥到如此慘烈的地步,他的心如同被重錘狠狠擊中,痛得幾乎無法呼吸。每一個畫麵都像一把銳利的刀子,在他的心上狠狠劃下一道道傷痕。
金帥見趙禎如此悲痛,心中也不免泛起一絲憐憫,走上前去寬慰了幾句。然而,此刻的趙禎沉浸在傷痛之中,旁人的安慰似乎也難以撫平他內心的創傷。金帥深知此時多說無益,稍作安慰後,便匆匆離去,隻留下趙禎獨自麵對這滿目瘡痍的局麵。
最終,這場驚心動魄、持續了幾個時辰的宮變,如同一場被刻意掩埋的噩夢,並未在史冊上留下隻言片語。朝廷對外公布的官方記錄,僅僅以“兗王暴病而亡”寥寥數字,便悄然為這場風暴畫上了句號。
經曆了這場血雨腥風的洗禮,宮廷內暫時恢複了往日的平靜。但那平靜的表象之下,每個人的心中都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這場宮變所帶來的影響,如同平靜湖麵下隱藏的暗礁,隨時可能再次掀起波瀾。
當皇宮內突兀地響起槍聲,那尖銳的聲響如同一記重錘,狠狠砸向榮妃的心。那一刻,她便清楚,自己的死期已然近在咫尺。說心中毫無悔意,那自然是假的。然而,她實在是深陷絕境,已無退路,才會選擇這般鋌而走險,踏上謀反這條路。
榮妃,身為皇帝的寵妃,出身並不高貴。她的得寵,宛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整個家族都因她而榮耀加身,盡享榮華。可誰也未曾料到,她最終竟會決然地選擇謀反。這一舉動,令許多人都大惑不解。畢竟,若她未行此叛逆之舉,依舊能穩坐皇帝寵妃之位,盡享尊榮。一旦謀反,成功了,固然能繼續坐擁無盡的榮華富貴;可若失敗,那便是滿門抄斬的滅頂之災,整個家族都將因她而萬劫不複。然而,榮妃卻依舊一意孤行,與兗王精心策劃了這場驚心動魄的謀反大戲。實際上,她實在是別無選擇,背後的苦衷,又有幾人能知?
在那些洞悉世事之人眼中,榮家的榮耀不過如曇花一現,絢爛卻短暫。的確,在後宮之中,除了皇後,她便是位分最為尊貴的女子,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甚至有足夠的資本與皇後分庭抗禮。憑借她的得寵,家族也獲得了諸多豐厚的利益。可她在這深宮中,卻始終未能誕下子嗣。而皇帝至今也沒有後代來繼承大統。一旦新皇登基,皇後順理成章地會成為太後,受到新帝的恭敬供養。但她自己呢?若新帝是個仁厚之人,或許還能保她餘生安穩。可偏偏,在皇位爭奪中最具實力的候選人——邕王,絕非這樣的善類。
榮妃清楚地記得,自己的妹妹與邕王的女兒同時傾心於齊衡。平寧郡主麵對這兩家人,皆不敢輕易得罪。後來,邕王妃竟派人綁走了榮妃的妹妹,致使妹妹清白受損。為了保全家族的名聲,妹妹最終隻能含恨赴死。當時,榮妃正得皇帝寵愛,邕王一家子便已然如此囂張跋扈,全然不將出身低微的她這個寵妃放在眼裏。倘若皇帝真的駕崩,邕王順利登上皇位,那榮妃往後的日子,簡直不堪設想。
喜歡劇組街溜子咋還穿到北宋知否劇了請大家收藏:()劇組街溜子咋還穿到北宋知否劇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