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兗王之亂的後續

字數:5518   加入書籤

A+A-


    在這宮廷的重重帷幕之後,不少人對榮妃其實心懷輕視。盡管人前他們對榮妃皆是一副恭恭敬敬的模樣,但一轉背,那態度便截然不同。榮妃心裏清楚,自己能在這波譎雲詭的後宮之中站穩腳跟,靠的不過是皇帝的寵愛。然而,這份寵愛猶如無根之萍,看似絢爛,實則脆弱。一旦風雲變幻,寵愛不再,她的處境將岌岌可危。
    尤其是想到邕王,榮妃就滿心憂慮。當下皇帝在位時,邕王行事便已如此肆無忌憚,全然不顧忌她這個寵妃。倘若哪天真讓邕王登上皇位,自己與整個榮家,必定如俎上魚肉,任人宰割。榮妃深知,即便自己一味退讓,未來的日子也絕無安寧可言。邕王對榮家的輕視,早已昭然若揭,她又怎能寄希望於邕王登基後會突然改變態度,對她們網開一麵?
    如此絕境之下,榮妃覺得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為自己和家族搏出一線生機。於是,她無奈之下選擇與兗王聯手謀反。她明白,這是一場勝算渺茫的豪賭,可除此之外,她已別無他法。她就像在黑暗中獨行的旅人,明知前方布滿荊棘,卻也隻能硬著頭皮向前,期盼能在荊棘叢中找到一絲曙光。
    這場謀反最終以失敗告終,榮妃雖未能扭轉乾坤,但命運似乎也開了個小小的玩笑。邕王同樣沒能如願登上那象征著無上權力的九五之尊之位。而在謀反過程中,榮妃成功處置了邕王妃和嘉成縣主,也算是為含冤而死的妹妹報了仇。
    榮妃心裏明白,自己出身平凡,沒有強大的家族背景作為堅實後盾。她在這後宮之中,唯一能依靠的便是皇帝的寵愛。可皇帝總有駕崩的一天,一旦那一天來臨,她所擁有的一切榮耀、地位,都將如夢幻泡影,隨風消散。她生來便不願被他人掌控命運,淪為任人欺淩的魚肉,所以即便前路艱險,她也隻能被迫提前出手,為自己的未來奮力一搏。
    金帥成功平定叛軍之後,便率領手下之人有序地撤出了皇宮。此時,禦書房內,狄破軍正畢恭畢敬地向趙禎詳細匯報此次宮變的前因後果。然而,趙禎此刻哪有多少心思去聽這些。他隻覺滿心疲憊,那是一種深入骨髓的“心累”。一想到明日還得去應對朝堂上那些或直言進諫、或暗藏心思的大臣們,他更是感到頭疼欲裂,仿佛腦袋瞬間變成了兩個大,哪還有精力去專注狄破軍的匯報。
    終於,趙禎忍不住打斷了狄破軍,略顯疲憊地說道:“朕……狄愛卿,此事就由你看著妥善處理吧,朕實在是乏了。”
    狄破軍聽聞,恭敬地行了告退之禮後,悄然退下。趙禎帶著撩子,拖著沉重的步伐緩緩來到福寧宮。曹皇後見趙禎一臉倦容,神色憔悴,心疼之意溢於言表。她趕忙迎上前去,溫柔地攙扶著趙禎,讓他躺臥在榻上,並輕輕將趙禎的頭放在自己腿上,隨後伸出雙手,輕柔而嫻熟地為他按摩起太陽穴來。
    在曹皇後細致的按摩下,過了一會兒,趙禎緊繃的精神稍稍舒緩了一些。他緩緩起身,微微歎了口氣,一臉無奈地對曹皇後說道:“哎!皇後,你說這至高無上的皇位,當真就如此令人癡迷向往嗎?竟連榮妃都參與到這場謀逆之中了。朕自問對他們不薄啊!朕尚且在位,他們就如此迫不及待,實在是讓朕心寒。”
    曹皇後聽聞,並未直接回答這個問題。她深知後宮不得幹政的規矩,隻是輕輕將沏好的茶水遞到趙禎手中,眼神滿是關切與安慰,輕聲說道:“官家,事情已然過去,就別再為此事勞心費神了。您可要保重龍體,這天下還仰仗您來主持大局呢。”
    “朕……朕沒事,隻是心中煩悶難消罷了。好在智勇爵提前向朕有所提示,否則,朕今日恐怕真要被他們氣得生出個好歹來。哎!朕實在是想不明白,他們究竟是怎麽想的。”趙禎一邊唉聲歎氣,一邊喃喃自語道。
    接下來的時間裏,趙禎和曹皇後兩人在福寧宮中聊了許久。大多時候,都是趙禎在絮絮叨叨地傾訴著心中的煩悶與不解,曹皇後則靜靜地在一旁傾聽,不時溫柔地寬慰趙禎幾句。待趙禎聊累了,才緩緩起身,拖著略顯疲憊的身軀回到自己的寢宮。經過今日這場變故,他實在是沒了心情讓後宮佳麗前來侍寢。
    金帥回到家中後,就徑直來到金老太爺的書房,進了門老太爺便開口問道:“都辦妥了。”
    金帥平定叛軍,回到家中後,便直奔金老太爺書房。推開門扉的刹那,案前老者擱下手中狼毫,蒼老的聲音裹挾著沉鬱:“都妥當了?”
    金帥神色沉穩,微微點頭,而後鄭重說道:“太爺,是時候給老家去信了。讓大太爺即刻著手安排搬遷事宜,前往明州找盛維。咱們在那邊有船,務必最好在三個月內完成搬遷。老家祖地,留下一脈看守即可,我自會安排人手照應著。”
    金老太爺聽聞,同樣點頭應道:“好,一會兒我就修書一封,快馬送往老家。隻是孫兒,官家那邊,不會因此對我們心生猜忌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金帥微微皺眉,略作思索後分析道:“太爺,他此刻還無暇猜忌我們。此次宮變涉及兩王一妃,如此亂局,他頭疼都來不及。空出的兩處藩地,皇家宗親雖覬覦,可在這節骨眼上,諒他們也不敢貿然開口討要就等於找死。就算有人不識趣說了,官家大概率也不會應允。畢竟,經此一遭,官家為了杜絕再出現像兗王這般謀逆的事,定然不會讓皇家勢力過度壯大。為了製衡,就必須有人出麵震懾他們。依我看,朝堂上的官員們,想必也會持有同樣的想法。”
    次日,金鑾殿內氣壓低垂,鴉青琉璃瓦投下的光影在斑駁龍紋柱上明滅不定。本該濟濟一堂的朝臣竟空出近三分之一的席位,那些卷入邕王與兗王奪嫡風波的官員,此刻正被狄破軍麾下的禁軍羈押在詔獄,等待雷霆之懲。
    趙禎身著玄色袞服,腰間十二章紋玉佩隨著呼吸輕晃,陰沉的目光掃過空蕩蕩的朝班,未發一言。殿內寂靜如淵,眾臣皆屏息斂衽,無人敢觸這位天子的逆鱗——誰都知道,在這風雨欲來的時刻開口,無異於引火自焚。
    就在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文彥博整了整緋色朝服,踏前半步,笏板擊地發出清響:"啟稟官家,此次兗王謀逆作亂,智勇爵率死士護駕力挽狂瀾,既有救駕殊功,又累年征戰戍邊,臣懇請為其晉封爵位,以彰天恩。"
    趙禎微微眯起眼,龍袍廣袖隨意一揮,腰間玉帶扣撞出泠泠聲響:"此事暫且擱置。當務之急,是要將謀逆餘黨一網打盡。諸位愛卿,且先議如何徹查此案,以正朝綱。" 他話音未落,殿內便響起此起彼伏的應和,唯有文彥博退歸班列時,額間已沁出細密汗珠。
    在那莊嚴肅穆的宮殿之內,禦前會議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眾人圍繞著兗王之亂的善後事宜展開了激烈的商討,氣氛凝重而緊張。每一個決策都關乎著王朝的穩定與未來,大臣們各抒己見,言辭交鋒間,火花四濺。
    與此同時,東京城郊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金帥身姿挺拔,神情凝重地佇立在農場主屋之前,有條不紊地指揮著搬遷的各項事宜。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堅毅與果決,經曆了這場奪嫡風波之後,東京城已然不再是合適研究室的地方了,機密隨時都有可能泄露出去,引發不可預估的後果。
    三太爺穩穩當當地坐在八仙桌旁,幹枯的手指間夾著一根古樸的煙杆。隨著他悠然地吞吐煙圈,那繚繞的煙霧在空氣中緩緩散開,為整個空間增添了幾分凝重的氛圍。三太爺與金帥兩人,就如同兩位運籌帷幄的將軍,仔細地斟酌著搬遷的每一個細節。從路線的規劃到押運人手的安排,每一個環節都被反複考量,反複商議。
    他們時而皺眉沉思,時而熱烈討論,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出現的問題。時間就在這樣緊張而專注的氛圍中悄然流逝,直至那輪紅日緩緩西斜,天邊染上了一抹絢麗而又帶著幾分淒美色彩的晚霞,兩人才終於敲定了最終的方案。
    首先,由漕幫肩負起護送匠人與核心設備的重任。他們將沿著蜿蜒的運河水路,在通過陸路直抵登州。而其餘的物資,則將按照周密的計劃,分批進行轉運。這樣的安排,如同精密運轉的齒輪,確保了整個搬遷過程的萬無一失。
    隨著暮色逐漸濃重,夜幕如同一塊巨大的黑色綢緞,緩緩地鋪展在大地上。金帥望著那滿載著木箱的車隊,在夕陽餘暉的映照下,緩緩地駛出農場。木箱中承載的,不僅僅是設備與物資,更是他心中那宏偉藍圖的基石。
    此刻,金帥的目光猶如火炬一般熾熱而堅定,他極目遠眺著那漸行漸遠的車隊,心中已然勾勒出一幅波瀾壯闊的宏偉畫卷。他仿佛已經看到,待明年那一支支嶄新的船隊如蛟龍般建成,浩浩蕩蕩地揚帆起航。它們將率先揮師高麗,以雷霆之勢彰顯國威;繼而如銳利的劍矢,直指倭國與琉球。當他們成功掌控東南亞那片廣袤無垠的海域時,一支足以縱橫四海、令敵聞風喪膽的強大海軍,將如破繭而出的鳳凰,傲然屹立於世界之林。
    到了那時,即便踏足萬裏之外,那充滿神秘與未知的歐洲大陸,也不再是遙不可及的虛幻夢境,而是實實在在能夠抵達與征服的目標。
    金帥剛一回到府邸,便有伶俐的小廝趕忙迎上前來,恭敬稟報道:“爵爺,太爺吩咐了,您一回府就讓您即刻去書房找他。”
    金帥聽聞,未作絲毫耽擱,徑直前往書房。踏入書房,隻見太爺正坐在書桌前,見他進來,臉上浮現出一抹笑意,開口說道:“孫兒啊,今日朝堂之上可熱鬧了。文相特意為你請功,不過官家暫且將此事壓了下去。隨後眾人便商議起該如何處置那些參與謀逆之人,諸多大臣都主張誅三族,可我瞧官家對這個提議似乎並不滿意,一番討論下來,最終也沒能得出個妥善的結果。孫兒,你對官家此舉有何見解呀?”
    金帥聽聞,微微皺眉,陷入沉思。片刻之後,緩緩說道:“依孫兒之見,官家想必是不願大開殺戒,畢竟如此大規模的殺戮,與官家一直秉持的仁義道德理念有所衝突。其實,真正該懲處的,殺掉那些直接參與謀逆的官員便足矣。然而,謀反之罪乃是十惡不赦的大罪,依照律法,自當從重處罰。大臣們出於對律法的尊崇以及對謀逆之恨,自然會往重罪的方向引導,畢竟這種情況下,沒人願意為這些謀逆之人講情。太爺,您突然問起此事,可是有什麽緣由?”
    太爺聽聞,不禁輕輕歎了口氣,神色略顯憂慮地說道:“哎!有幾個昔日老友的孩子,不慎牽連其中了。”
    金帥聞言,目光一凝,追問道:“他們是直接參與了謀逆之事嗎?”
    太爺趕忙擺了擺手,解釋道:“倒也不是,他們不過是被兗王拉攏到陣營中的一些文官罷了,並未直接參與謀反行動。”
    金帥聽後,思索片刻,緩緩說道:“如此的話,倒還有操作的餘地。”言罷,又陷入沉思,少頃,抬頭問道:“太爺,這些文官平日裏的人品如何?”
    太爺點了點頭,說道:“品行倒是尚可。孫兒,你是不是另有什麽想法?”
    金帥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笑意,說道:“太爺,您想啊,咱們在這場風波之後,必定會占據一些新的地盤,屆時總得有人去管理經營。倘若這些文官確有可塑之才,咱們不妨伸手拉他們一把。”
    太爺聽聞,頓時心領神會,臉上笑意更濃,說道:“咱若是拉他們一把,他們日後還不得對咱們死心塌地的。”
    金帥點頭稱是,接著說道:“這樣吧,太爺。您費心去打聽一下,究竟有哪些沒有直接參與謀逆且能為咱們所用的官員。待您打聽清楚,屆時我便在朝堂之上,尋個合適的時機,為他們說項。”
    喜歡劇組街溜子咋還穿到北宋知否劇了請大家收藏:()劇組街溜子咋還穿到北宋知否劇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