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進攻長安

字數:5047   加入書籤

A+A-


    汪氏搖了搖頭。
    自己身為陛下的正宮娘娘,又在這深宮之中。
    就算是有人想對自己進言,那也得有這個機會才行。
    當初汪氏能夠被選為劉諶之妻,可不單單隻是因為家世的緣故。
    國家大事上,汪氏自忖幫不上什麽忙。
    所以也從來沒有在這些事情上主動進過言。
    但是這後宮之事,汪氏有足夠的資格和義務來提出自己的建議。
    在和劉諶相處的這段時間裏,汪氏也大概了解到自己這位夫君,大漢的這位陛下究竟是個什麽樣的人。
    自己的正宮之位,基本上不會受到什麽威脅。
    而這種想法,在劉裕出生之後便更加的堅定。
    如果不出什麽意外的話,汪氏的兒子就是大漢的下一任皇帝。
    尤其是在劉裕的名字被記錄在宗譜之上的那一刻。
    這個時候,汪氏的目光就不能隻放在自己身上,而要通過劉諶的視角來看一些事情。
    將來劉諶肯定是要再納妃的。
    也肯定會有別的子嗣。
    但無論是新納的妃子,還是將來的子嗣。
    都不會對自己和兒子產生任何威脅。
    既然這樣的話,那為何不主動提出來讓劉諶納妃。
    既能替大漢多延續些血脈,又能讓這後宮熱鬧一些。
    還能讓自己不會落下嫉妒的壞名聲,何樂而不為呢?
    而這種心思,在聽到劉諶的這句關切之後,更是得到了極度的滿足。
    陛下果然還是最在意我的。
    汪氏的眼睛笑成一汪月牙,對劉諶說道:
    “陛下,沒有人對臣妾說什麽,這都是臣妾自己的想法。”
    “臣妾也需要有姐妹說些姐妹之間的體己話。”
    汪氏的話,讓劉諶皺起的眉頭舒展開來。
    當初劉諶之所以會選擇汪氏,可不光是看中了汪氏的美貌和性格。
    更是因為汪氏的出身。
    她的出身不會對朝廷造成任何的威脅,將來也絕對不會出現什麽外戚幹政的局麵。
    而從興漢元年開始,宮中就再也沒有新進的內侍。
    也就是說,劉諶基本上從根源上斷絕了外戚和宦官幹政的可能。
    雖然劉諶也不知道自己的這種做法到底對大漢有沒有好處。
    但是外戚和宦官幹政的壞處,他卻看的一清二楚。
    在確定沒有人對汪氏吹什麽耳旁風之後。
    劉諶的心思也活絡了起來,汪氏現在的心思都撲在了劉裕的身上。
    而且剛剛生育完畢,劉諶也不忍心讓她受累。
    隨便拉過來一個人就解決需求,又不是劉諶的性格,他是人,又不是牲口。
    而且這種事,那可是有人記錄的,做了就要負責。
    位置越高,反而越需要注意。
    既然汪氏都主動說了,那劉諶也就沒有什麽好顧及的了。
    不過劉諶還是說道:
    “此事容後再議,你現在隻管養好身體,照顧好寄奴就行。”
    縱使再明事理,又有幾個女人願意和其他女子分享自己的丈夫?
    能得到劉諶的這句話,汪氏就已經很滿意了。
    乖巧的點了點頭,汪氏再次將腦袋埋到劉諶的懷裏。
    在劉諶享受美好時光的時候。
    另一邊,已經做完進攻長安準備的司馬炎,在安撫完劉弘後。
    司馬炎以王濬都督對吳軍事。
    然後命羊祜返回洛陽,進驃騎將軍。
    以衛瓘為監軍,荀愷為征西將軍。
    陳騫為撫軍將軍,並文鴦為先鋒將軍。
    另有司馬俊、司馬伷等司馬氏族人。
    又佐以文臣武將數百人。
    持魏帝曹奐旨意,將司馬攸斥為朝廷逆賊。
    舉兵十五萬,浩浩蕩蕩的開始朝著長安的方向行進。
    消息很快就傳到了長安。
    司馬攸頓時覺得頭都大了。
    自己好端端的大魏秦王,就這麽淪為了大魏逆賊。
    關鍵是這件事是大魏皇帝明發旨意,無論認或者是不認。
    自己都沒法再以大魏秦王的名義和司馬炎分庭抗禮。
    更要命的是,現在南邊劉諶正在打通陳倉道,隨時都可能北上。
    北邊鮮卑人,集結大軍準備南下。
    自己就像是風箱裏的老鼠一樣,兩頭受氣!
    現在又多了一個洛陽司馬炎,司馬攸頓時急的團團轉。
    “怎麽辦,這要如何是好?”
    如今石苞和杜預都不在長安。
    能夠在司馬攸身前聽命的隻有鍾會、司馬望等人。
    以及杜預剛剛舉薦,被司馬攸征辟的杜白。
    聽到司馬攸的話,鍾會也是一陣氣急。
    當初製定的計劃,是以長安為根本,花費數年乃至十數年的時間經營好關中之地。
    再從關中出兵,東進洛陽。
    這司馬炎也不知道得了哪個謀士的指點,區區四年時間就開始著手進攻長安。
    偏偏自己這邊又不太平,硬是讓長安司馬攸處於被動的境地。
    “殿下,臣以為為今之計,需將各地兵馬調回。”
    “前往馮翊,抵擋司馬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司馬望率先開口。
    平時司馬望基本上不會在關於司馬攸和司馬炎之間的事情上發表自己的看法。
    可是現在自己已經跟著司馬攸被打成了反賊,就算是為了他自己,他也得站出來。
    司馬攸何嚐不想前往馮翊抵抗洛陽兵馬。
    可如此一來,不就坐實了自己叛賊的名頭?
    名分大義,是關中士族支持自己的根本,怎麽能輕易棄之。
    更別說現在還要應對那些外族人。
    杜白則是主動站出來替司馬攸解圍。
    指出了司馬望建議中的不可行性。
    隨即又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聽聞秦王當初占據長安的時候,就已經做出過相應情況的應對之策。”
    “咱們現在隻需要鎖住關中要害。”
    “一邊給朝廷上書辨明,一邊整軍備戰。”
    “適當的情況下,咱們甚至可以放棄對付那些外族,先把洛陽兵馬擋住再說。”
    “等到我伯父肅清外敵,再領兵前往禦敵不遲。”
    “再說了那司馬炎這麽多的兵力,所籌糧草又能撐多久?”
    “說不定到時候他就不戰自退了。”
    杜白雖然是剛入長安,但卻絲毫沒有同齡人的謙卑。
    毫不謙虛的說道。
    鍾會聞言,皺了皺眉頭。
    自己在二十來歲的年紀,也不曾有這般傲氣。
    既然你想顯擺,那就讓你見識見識什麽是真正的傲氣!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