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大漢第一次科舉
字數:4581 加入書籤
成親後的關彝在營地裏過了幾天你儂我儂的日子。
千裏之外的成都,也迎來了大漢的第一次科舉。
由於此前並無成例,劉諶也隻能按照印象中影視劇裏的模樣來做。
不管是從考題的選取,還是場地的布置。
無一不透露著草台班子的風格。
好在陳壽他們幾個是真有本事的,在劉諶的指導下,經過他們的一番琢磨之後。
倒是弄出來一個像模像樣的考場。
科舉分為注重實用的民科和偏策用的官科。
所以這些學子們也是分開進行考試的。
而且因為考試性質的不同,兩個考場也相距甚遠。
不出意外的誕生了後世高考時經常發生的名場麵——跑錯考點。
劉諶在得知這一消息之後,隻是笑著搖了搖頭。
派一些牛車去把這些跑錯地方的學子送到屬於他們的考場。
杜尹看著門口的羽林軍。
心下不由得一陣緊張。
倒不是因為這些表情嚴肅的士兵。
而是因為自己為了這一天足足準備了兩三個月。
由於選擇了民科,在這兩三個月裏,從來都沒有下地耕過田的杜尹第一次接觸到平頭百姓。
並且和他們在同一塊田地裏進行勞作。
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
杜尹也是第一次認識到,百姓並非螻蟻,他們都是人,是有喜怒哀樂,活生生的人。
這幾個月的磨煉,讓杜尹不再端著高高在上的架子,也讓他忘了自己是高貴的關中杜氏出身。
感受著手掌上傳來的粗糲之感,那是數月田間勞作磨出來的繭子。
這件事若是傳回家去,父親肯定不會相信他那個曾經錦衣玉食的兒子,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好好加油,認真考,我相信你行的!”
身後的廖武拍了拍杜尹的肩膀,對他說道。
由於廖武是大漢成都學堂的教授,所以並沒有參加科舉的資格。
因為他們的使命早在當初被劉諶挑選出來的時候就已經安排好了。
數月的接觸,也讓廖武對這個士族子弟有了很大的改觀。
原本就是年紀相仿的年輕人,在那點隔閡消散之後,迅速的變成無話不談的好友。
在他們兩人周圍,有無數這樣的場景正在發生。
朝著廖武點了點頭,深吸了一口氣,杜尹把手中的考帖遞了上去。
上麵有杜尹的姓名,還有科舉分類以及簡單的素描頭像。
在驗明身份之後,杜尹就被放了進去。
身後的嘈雜聲瞬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陣肅靜。
能聽到的隻有耳邊腳步輕動的聲音。
按照考帖上麵的座位號,杜尹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並坐下。
安心的等待著考官的到來。
五百人坐到同一個場地裏,即便大家都沒有發聲,也不可避免的鬧出不小的動靜。
很快,民科的主考官壽良就到了。
同時到來的還有一隊隊的士兵,這些士兵分為兩部分。
分別站在隊列的行首和行尾。
不用說,這是劉諶派來盯著這些考生,免得他們搞一些小動作的。
一番慷慨激昂的陳詞過後,劉諶親自擬定的民科考卷被分發了下去。
拿到試卷之後,杜尹的心裏不由得“咯噔”一下。
考場上也發出一陣喧嘩之聲。
“肅靜!敢有喧嘩者立刻逐出考場!”
仿佛早有預料一樣,喧嘩聲剛剛響起,壽良便高喝出聲。
維持秩序的士兵也將手中長戟往地上一頓,金石之聲立刻就壓住了這些學子的喧嘩聲。
前麵的題目倒還算正常,不過是問些四時節氣,耕種收藏。
但是越往後,這些題目就逐漸開始變得古怪起來:
“此圖為益州某地輿圖,其上有山,地與水為山所隔,試以法取水灌田。注:不可采用人力負水灌之。”
“......”
“益州某地發生蝗災,蝗蟲逐稻而食,如何才能最快滅殺蝗災,防止擴散,試言之。”
“......”
“益州之上田,歲入糧一石五鬥,每畝每季需向朝廷繳納一半收入為賦稅。”
“中田歲入一石取上田稅之半,下田歲入六鬥再取其半。”
“四口之家,有上田十畝,中田十五,下田二十。”
“以此計,每年需向朝廷繳納賦稅幾何?”
“......”
杜尹雖然經曆過了幾個月的突擊,但是對這裏麵的很多問題依然不清楚。
好在除了這些問題之外,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和算學以及策論有關的。
杜尹在滿頭大汗的情況下,把自己所能知道的和能想到的東西全都寫了上去。
等到三聲鼓響,那些站在隊列兩端的士兵立刻開始從兩邊同時出發。
依次將考生手中的試卷收走,至於這些考生有沒有答完,那就不是這些士兵該考慮的事情了。
將這些試卷全都交到壽良的手裏後,壽良開口道:
“所有考生可以離開考場,不得大聲喧嘩!”
說罷,壽良將手中的考卷一收,便自顧自的離開了考場。
杜尹收拾好筆墨紙硯後起身,卻一個踉蹌。
短暫的眩暈之後,杜尹不由得一陣搖頭,不過是一次考試罷了。
為何自己會如此緊張?
“怎麽樣?感覺如何?”
走出考場後,依然在等待的廖武立刻就走上來關切的問道。
杜尹沒有第一時間答話,而是指著周圍人說道:
“你看看他們的表現,就知道我現在的感覺了。”
廖武轉過頭一看,幾乎沒有哪個人喜笑顏開。
尤其是一部分想走捷徑報考民科的世家子弟,更是把臉快垮到腰上了。
頓時倒吸一口涼氣:
“我的天,這次科舉竟然這麽艱難?”
同一時間,官科考場也收了卷子。
考官陳壽同樣在吩咐完不得喧嘩之後,帶著所有考生的卷子離開了考場。
但是和民科這邊不一樣的是,考生們在出考場的時候,幾乎每個人臉上都是興高采烈的。
因為考官科的幾乎都是世家子弟,那些策論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手拿把掐。
幾乎所有人都拍著胸脯跟前來陪考的家人保證,自己此次肯定能考上。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