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邊票

字數:4746   加入書籤

A+A-


    吳梁拿著劉諶的旨意,很快就找到了張凱武。
    此時的張凱武正在忙著給薑維大軍調撥糧草。
    看到吳梁到來之後,如蒙大赦的說道:
    “吳司佐你可算是來了。”
    “這生意之道,某實在是不通。”
    “某都快被這些商人煩死了。”
    聽著張凱武大倒苦水,吳梁笑道:
    “張黃門勿憂,陛下從建平將在下調來,正是為此事而來。”
    說話間,兩人便開始交接具體事務。
    整件事情的交接並不麻煩,作為跟著糜照和魏吳兩國打了不短時間交道的人。
    吳梁對於這點事情還是手拿把掐。
    很快雙方的任務交接就完成了,並且吳梁也大致對現在天水的貿易情況有那麽一些了解。
    不得不說,這種走私的生意對於商人來說,就像是蒼蠅聞到蜂蜜一樣的誘惑。
    高額的利潤引得大大小小的商人都對此趨之若鶩。
    甚至不惜冒著殺頭的危險。
    在交接完之後,張凱武的一番話,讓吳梁有些驚訝。
    隻見張凱武從裏間捧出一個匣子並當著吳梁的麵打來。
    打開之後,裏麵露出數遝摞的整整齊齊的紙。
    吳梁隻是一眼就看出來這些是價格極貴的楮皮紙。
    張凱武從匣子裏取出數張紙,交到吳梁手上:
    “陛下說這段時間天水和成都生意往來過於頻繁,導致咱們新鑄直百錢數量已經不怎麽夠用了。”
    “所以特意命樊侍中印刷了一批製作精美的...呃...對,陛下稱此物為邊票。”
    “用來代替新鑄直百錢流通。”
    “某慚愧,天水本地商人不認這些邊票,所以一直都放在這裏沒有動過。”
    “如今你接著這件事,這些東西也一並交給你吧。”
    “當然這隻是其中的一部分,還有一些我會派人給你送過去。”
    這件事是劉諶早就交給張凱武去做的,但具體怎麽做,劉諶卻沒告訴張凱武。
    張凱武也沒敢去問。
    自小錦衣玉食的張凱武對做生意僅限於買賣二字,但對於生意一途卻一竅不通。
    當他拿出這些製作精美的邊票的時候,天水的商人根本就不買賬。
    為了維持生意的運轉,張凱武隻能暫時將這些東西放起來。
    咬牙用僅有的那些新鑄直百硬挺。
    聽到張凱武的話,吳梁從張凱武手中接過那幾張窄窄的紙條。
    這才看清上麵寫著的字。
    “當新鑄直百半。”
    “當新鑄直百一。”
    “當新鑄直百五。”
    “當新鑄直百十。”
    “當新鑄直百百。”
    身為司佐的吳梁一眼就看出來這些字代表著什麽東西。
    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陛下這是要用這些紙條從商人們的手裏換取真金白銀!
    怪不得那些商人不願意,換做是自己,自己肯定也不願意啊!
    “陛下當真是這麽說的?”
    吳梁不可置信的說道。
    張凱武點了點頭。
    吳梁立刻走到外麵去,借著外麵的天光,仔細的打量起這些邊票。
    由於大漢的新鑄直百錢信譽非常好,所以在一段時間內曾經出現不少仿製的直百錢。
    但是想要仿製成同樣的大小並擁有同樣的重量。
    就必須要在裏麵摻上足夠多的黃金,這樣一來就基本杜絕了造假的可能。
    因為按照這個比例造出來的也隻能是真的。
    眼前的這些邊票雖然材料是楮皮紙,在蜀中的價格昂貴,但也沒有上麵寫的麵值這麽值錢。
    這些紙的造型略顯怪異,上麵印滿了各種精密的花紋以及吳梁看不懂的圖案。
    而且整張邊票分為上下兩部分,寫著同樣的編號。
    兩者之間還有一條虛線相連,在虛線上則蓋著大漢天子的印璽。
    “陛下有沒有說這個邊票到底如何使用?”
    “此物雖然製作精美,但也有被仿製的危險。”
    “一旦被人大量偷印,豈不是要讓咱們蒙受巨額損失?”
    在知道這些邊票的作用後,吳梁的心中難免泛起一絲擔憂。
    張凱武來到吳梁麵前,從其手中拿過一張邊票說道:
    “這個問題陛下倒跟我說過。”
    “吳司佐也知道,印刷術如今是咱們大漢獨一份,這些紋飾,字體就是用同一張雕版印的。”
    “這些邊票使用的時候,沿著虛線撕成兩半。”
    “陛下的原話是撕成兩半,而不是剪成兩半,因為撕痕是最難仿造的痕跡。”
    “一半交給對方,一半咱們自行留存。”
    “核對的時候,隻需要將兩者再次對齊,撕痕和編號對得上,那便是真的。”
    “對不上,那就是假的!”
    吳梁大致看明白了。
    這上下兩部就像是契書一樣。
    對得上就是真的,對不上就是假的!
    作為擁有天下獨一份的印刷術的大漢,這本身就是一種防偽措施,再加上那些花紋,璽印以及撕縫共同印證。
    即便是有人想要仿製,恐怕代價也不比這些邊票的真正價值低。
    “前有新鑄直百,後有這些邊票。”
    “真不知道陛下如何能想到這麽精妙的東西!”
    吳梁不由得感慨道。
    張凱武聞言朝著劉諶所在的方向拱手道:
    “陛下承天命而降世,是為複漢而來。”
    “所作所為豈是咱們這些凡夫俗子所能企及的。”
    “某不才,不能勝陛下所任,還望吳司佐好好把這件事做好。”
    吳梁點頭道:
    “那是自然!”
    很快,吳梁就拿著這些邊票回到劉諶給他安排的住所裏。
    沒一會兒,張凱武把剩下的邊票也一並命人送來。
    並且把這些邊票的總額告訴了吳梁。
    進行一番簡單的計算之後,這些邊票的總價值占據興漢六年總稅收的四成。
    這個數額並不算多,因為隨著興漢六年魏吳之間的媾和,大漢而和魏吳兩國之間的貿易收到影響,進而導致全年的稅收大幅度下降。
    也正因為如此 陛下不得不做出發行國債的舉動。
    但這個數額也絕對算不上少,因為這是將整個大漢四成的稅收,全都放到隴西四郡來運轉!
    搞清楚這一切後,吳梁長出一口氣,嘴角也露出了笑容:
    “天水的商人們,你們的福氣來了!”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