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邊票2)

字數:5043   加入書籤

A+A-


    “本官名叫吳梁,忝為大漢司佐。”
    吳梁新官上任,官職依然是之前的司佐。
    掌管整個天水的官貿。
    聽到這個名字,在場的一眾商人心裏不由得泛起了嘀咕。
    無良?還有人叫這個名字的。
    看起來比之前那位張黃門精明的多,多半是個不好打交道的。
    “敢問這位吳司佐,之前的張黃門哪裏去了?”
    有人開口問道。
    張凱武一個生意上的小白,又自矜身份拉不下來臉。
    對於這群商人來說,是最好的打交道對象。
    聽到這話,吳梁笑著說道:
    “陛下已經安排張黃門去做別的事情。”
    “從今往後,就是本官和諸位打交道了!”
    吳梁的姿態放的很低,給人一種很好說話的樣子。
    但是能跟大漢朝廷做生意的商人,哪個不是精明萬分。
    吳梁的姿態越是放的低,他們就越覺得此人不好說話。
    “諸位也和朝廷做了幾個月的生意。”
    “不知道諸位感覺如何?”
    提起這個,在場的眾人真是沒話說。
    蜀中來的東西質量好,價格合適。
    而且用來結算的新鑄直百錢也是妥妥的硬通貨。
    之前就聽說荊州那邊的魏商用的就是蜀漢的新鑄直百,現在也終於輪到自己體驗了。
    這些錢保真又保值,在隴西四郡流通無阻。
    唯一覺得不爽的就是大漢的商稅要比魏國的重一些,但在高額利潤麵前這點小瑕疵不值得一提。
    眾人口中紛紛讚揚。
    吳梁點了點頭說道:
    “如此甚好。”
    “本官初來乍到,不改舊政,之前怎麽做,暫時還怎麽做。”
    有了吳梁這句話,眾人心中頓時長出一口氣。
    作為商人,最擔心的就是朝令夕改,見吳梁沒有要改之前約定的意思。
    眾人的心紛紛放到了肚子裏。
    很快,那些份額便被分割完畢。
    一眾商人也讓下人把早就準備好的錢抬進來。
    “請吳司佐查驗。”
    吳梁卻抬起手道:
    “不忙,今天有一件事要告訴諸位。”
    “大漢誌在恢複故土。”
    “眼下諸位雖然是在和大漢做生意,但為的卻是大漢的將來。”
    “爾等之忠心,早達聖聽。”
    雖然知道吳梁說的是好聽話,但是誰會不喜歡聽這樣的話呢。
    尤其是那句早達聖聽,更是讓眾人激動不已。
    “然魏逆盤踞三郡,又切斷三郡商業往來。”
    “讓諸位生意往來極為不便。”
    “且聽說涼州羌人又生野心。”
    “陛下很是為諸位擔憂。”
    “故而新覓得一法,能使諸位免受損失。”
    聽到這話,眾人心中頓時一喜。
    吳梁說的不假,雖然走私的利潤很高,但那也僅限於生意做成。
    一旦被抓,財產損失都還是其次,很有可能連小命都要交代。
    但是跟損失財產相比,這些人寧願丟的是命。
    因為他們是不會親自參與到走私當中去的,做這件事的都是各自豢養的家奴。
    聽到大漢天子為他們專門想了一個法子來減少他們的損失,一個個喜不自勝的開口詢問。
    而吳梁也在此時把之前的那些邊票拿出來。
    看著之前被張凱武展示過的邊票又被請了出來。
    一眾商人頓時嘩然,頭搖的跟撥浪鼓一樣:
    “吳司佐,我等都是用慣了錢的。”
    “再說了,我們這些錢也要跟別的郡的商人往來。”
    “就算我們同意,他們也肯定不會同意。”
    “還是用現錢結算吧!”
    見眾人反對,吳梁倒也不意外。
    真要是這麽容易,陛下也就不用把自己從建平調過來了。
    “諸位稍待,等本官說完之後,你們再決定用還是不用。”
    “雖說本官初到,舊規不改,但有些規矩還是要立一立的。”
    “朝廷如今和偽朝激戰正酣。”
    “為了減輕朝廷負擔。”
    “從今日始,諸位和朝廷做生意,隻用邊票,不用現錢。”
    聽到吳梁的話,眾人再次嘩然。
    流通的錢值不值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朝廷自己用不用。
    比如董卓當初把持朝政的時候,鑄造的小鐵錢。
    到最後朝廷自己都不要,民間自然不會繼續用。
    這種情況一度持續到魏國建立。
    可若是朝廷真的能讓這些紙片和真的錢一樣能夠隨意兌換。
    倒也不失為一種好法子。
    畢竟幾張紙片攜帶起來可要比大把的銅錢方便的多。
    但問題是大漢能不能撐住,現在三郡圍剿天水,已經打了幾個月的時間不分勝負。
    而且光是天水認可還沒用,其餘三郡也要認才行!
    吳梁也適時的說道:
    “本官保證,這些錢你們隨時可以和朝廷進行等額兌換,麵值多少就兌多少錢,絕無折扣。”
    “怎麽樣,現在你們還有什麽擔憂嗎?”
    聽到吳梁的這句話,在場眾人嘩然的同時也十分不解。
    既然能夠隨意兌換,那又何必多這麽一道。
    有心思玲瓏的商人立刻就想到,把這些錢在吳梁的手裏換成邊票後,出門就再換成現錢。
    若是按照麵值換,自己毫無損失。
    若是不按照麵值,自己當場就能找回來,以後也更有理由拒絕。
    反正虧不了,就當賣朝廷一個麵子。
    隻是他們哪裏知道,這正是之前推行新鑄直百的時候用到的法子。
    隻不過這一次把新鑄直百錢換成邊票而已。
    一旦某一次他們嫌麻煩用了邊票,並嚐到好處,自然就離不開。
    懶,可是會上癮的!
    在這種心思下,眾人紛紛同意把手裏的銅錢換成等額邊票。
    出門後又第一時間換成銅錢,見果然沒有折扣。
    眾人心中大定,喜笑顏開的離開。
    吳梁自然知道他們的舉動,沒有絲毫阻攔的想法。
    繞了一圈後,這些邊票幾乎原封不動的回到吳梁手中。
    但真的隻是原封不動嗎?
    吳梁命人把這些邊票小心收好,靜靜的等他們再次回來。
    與此同時,在天水和廣魏等地用劉諶傳授的十六字真言和魏軍糾纏許久的馬奉,也終於得到了一個好消息。
    有斥候回報,一大批魏軍的糧草正沿著華水往顯親的方向運送。
    得到消息的馬奉精神一振,終於等到了!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