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薑維得孫

字數:9981   加入書籤

A+A-


    南中的鬧劇雖然結束了,但是劉諶卻不打算再如上次那樣,對這些人輕輕揭過。
    下一次想再有這麽好的理由送到自己手裏,指不定得到什麽時候。
    那些叛亂之人,自然是抄家滅族,對於不夠資格被砍頭的,全都充作苦役。遇赦不赦。
    對於那些沒有叛亂,或者說沒有來得及參與到這件事當中的世家。
    劉諶依然盛情的發出邀請,讓他們前往天水,得到屬於他們的土地。
    至於他們原本在益州的土地,朝廷按照市價進行收購。
    其餘財物,則可以隨身帶往天水。
    麵對劉諶開出的優厚條件,這些人在心裏恨死了那些之前謀反的人。
    本身朝廷就打算對自己這些人動手,隻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借口。
    現在好了,除了乖乖前往天水,哪裏還有第二條路可以選?
    至於朝廷把這些土地按照市價折算給自己。
    朝廷敢給,他們也不敢要啊!
    唯一的好消息是陛下允許自己帶上浮財前往天水 ,這說明陛下還沒打算對自己這些人趕盡殺絕。
    如果這也算是好消息的話。
    於是整個益州劫後餘生的這些家族,紛紛表示願意將家族的土地捐獻給朝廷,分文不取。
    以此來表示自己願意支援大漢北伐的忠心!
    劉諶接到消息後,對這些人很是誇讚了一番:
    “到底都是體麵人啊!”
    “李卿!”
    “臣在!”
    “即刻給成都去旨。”
    “讓樊建派人前往南中諸郡,接收這些土地。”
    “土地到手,令地方官府仔細登記。”
    “然後再分發給當地百姓。”
    “分地原則,依然按照之前的做法。”
    “兩分上,三分中,五分下!”
    聽到劉諶的話,李驤立刻躬身道:
    “臣遵旨!”
    說話間,有侍衛進來對劉諶說道:
    “啟稟陛下,大將軍在行宮外求見。”
    聽到侍衛的話,劉諶的臉上露出一絲驚訝:
    “伯約這麽快就回來了?”
    “讓他進來吧!”
    很快,薑維便出現在劉諶麵前。
    “臣薑維,見過陛下!”
    劉諶笑著將薑維扶起:
    “伯約為何不在家多住些時日,這麽著急返回做什麽?”
    奪取兩郡之後,劉諶便給薑維放了一個長假,讓他回老家好好看看。
    畢竟從奪取天水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年多的時間。
    這一年多的時間,薑維一直忙於戰事,沒時間也沒精力去考慮別的事情。
    這件事便這麽一直耽擱了下來。
    如今三郡戰事平定,朝廷暫時又不打算對廣魏用兵。
    趁著這個難得的空閑期,劉諶給薑維放了個長假,讓他回家去看看。
    薑維雖然出身天水薑氏,可人生最重要的時間都是在大漢度過,對天水薑氏並沒有多麽深厚的感情。
    真正讓薑維下定決心回家一看的,是因為薑筠在他返回天水的時候告訴他。
    他還有一個親孫子薑明,如今正在冀縣老家。注1)
    之所以直到現在才告訴薑維,自然是不想薑維在戰事中分心。
    薑維聞言心中一震,連忙拉住薑筠仔細詢問。
    終於在薑筠的嘴裏知道前因後果。
    當年薑維在天水是有家室的。
    投降大漢之後,本來打算等大漢在天水站穩腳跟之後,再去接妻小過來。
    豈料馬謖大意失街亭,導致丞相不得不退走漢中。
    薑維想要將家小接走的想法也泡湯了。
    後麵薑維也曾派人悄悄前往天水,看看能不能試著把妻小接走。
    誰知道魏軍奪回天水之後,便將其家小盡數掠走,後麵便再也沒有了消息。
    隨後薑維便把所有心思全都投入到北伐當中去,終生未娶,隻是納了幾個妾室照顧起居。
    自然也就無嗣。注2)
    當初劉諶給廖化尋找義子的時候,曾經詢問過薑維的意見。
    心灰意冷的薑維拒絕了劉諶的好意,此事最終作罷。
    沒想到如今得到了自己還有一個親孫子的消息。
    原來,在薑維跟隨丞相一起退走漢中之後。
    薑維的家小確實被魏軍掠走,但緊接著曹叡便大赦天下。
    再加上薑維不過天水一州從事而已,並無人將其放在心上。
    給了天水薑氏從中運作的機會,將其家小順利救回。
    奈何薑母年事已高,回來後不久便病死。
    隻留下孤兒寡母,不久後其妻也憂勞而死。
    其子被族人撫養長大後娶妻生子。
    到底是沒有家人幫襯,一個人想要支應一個家庭何其艱難。
    最終其子也在薑明十五歲那年,積勞成疾而死。
    再次留下孤兒寡母至今!
    得知這個消息之後,薑維心中無比的激動。
    原本以為自己這輩子就這樣的薑維突然得知自己還有一個親孫子。
    說不激動是假的,奪取南安後便立刻返回天水,想要去見見自己的親孫子。
    而劉諶也是在薑維返回天水後得知這個消息。
    立刻給薑維放了一個長假,讓他回家去看看。
    如今薑維再次出現在自己麵前,多半是帶著孫子一起回來的。
    果然,在聽到劉諶的詢問後。
    薑維笑著說道:
    “臣此次回鄉,見了族人,祭拜了父母,又認了孫兒。”
    “便再無心事,想到兩位先帝和丞相的遺誌,想到陛下的北伐大業。”
    “就帶著孫兒薑明回來了!”
    劉諶笑著說道:
    “哦?薑明何在?”
    薑維道:
    “正在行宮外麵等候。”
    劉諶道:
    “那還不快讓他進來!”
    很快,薑明便出現在劉諶麵前。
    因為薑維兒子獨自一人支撐家庭的緣故,所以成婚時間很晚。
    薑明的年紀自然也不會大,而且因為父親早逝的原因。
    營養也不大能夠跟得上,十來歲的年紀,看上去倒像是隻有七八歲。
    見到劉諶後,眼裏明顯帶著一絲怯意。
    好在是提前被薑維交代過,對著劉諶行了一個半規半矩的禮節。
    劉諶不以為意,將他拉過來逗了一番後。
    又命人將其帶下去。
    “伯約,打算如何安置薑明?”
    薑維道:
    “臣還要帶兵打仗,自然顧不上照顧他。”
    “說來心疼,此子如今尚未開蒙。”
    “據臣這些天觀察,此子也非將略之才。”
    “故臣打算先讓他到學堂裏讀書識字。”
    “將來若是有機會,便出仕,沒有機會的話,就平淡一生也不錯。”
    雖然有家族庇佑,但家族到底不是親生父母。
    而且因為沒有父親的原因,自幼便要跟著母親謀生。
    學業之事,自然就耽擱了。
    至於做官,以大漢如今的情況,和劉諶對待官員的態度。
    雖說求陛下的話,陛下也多半會給一個蔭官。
    但這種蔭官對於薑明來說並沒有意義。
    薑維也不屑於去做這樣的事情。
    而且自己身上本來就有一個鄉侯的爵位。
    將來多半也是要傳給他的,又何必多此一舉。
    劉諶聞言點了點頭:
    “十幾歲了,啟蒙確實有些晚了。”
    “不過伯約也不用擔心,正好天水學堂才剛剛開辦沒多久。”
    “就讓他跟著諸葛京求學吧!”
    “成都宮中學堂朕已經打算關閉,也就別再把他往成都送了,一來一去挺麻煩的。”
    諸葛京師承譙周。
    雖然劉諶和譙周最後鬧了些許的不愉快,但譙周的學問確是實打實的。
    諸葛京跟著他這些年也學了不少東西,啟蒙一個薑明還是綽綽有餘的。
    聽到劉諶的話,薑維立刻回道:
    “多謝陛下!”
    劉諶擺了擺手:
    “不過朕還真有事要問你。”
    薑維立刻道:
    “陛下請講!”
    “月前,咱們在洛陽的細作傳回來消息。”
    “偽朝發生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有個叫劉淵的匈奴人,找了一個劉氏子弟,奉祀孝湣皇帝,於幽州登基稱帝。”
    “消息傳回來的時候,劉淵已經打下了幽州。”
    “第二件事,許是受到了此前聯合軍演的刺激。”
    “司馬炎在衛瓘的建議下,準備著手在荊州打造一支水師。”
    “正好你回來了,替朕琢磨琢磨,這司馬家到底要幹什麽?”
    聽到劉諶的話,薑維立刻從兒女情長中抽身出來,眉頭也漸漸的皺了起來。
    “這個劉淵既然是匈奴人,多半就是當年歸附大漢的那一支。”
    “對了,此前關彝曾言,他前往並州的時候,好像碰到過此人。”
    “彼時此人還是偽朝一員將領。”
    “沒想到短短一年多,此人竟然造反了!”
    劉諶點了點頭:
    “沒錯,關彝當初便看出來此人有反心,因為他身邊還聯合了一個名叫禿發樹機能的鮮卑人。”
    “隻是沒想到此人動作還挺快,而且還知道借著咱們大漢的名頭。”
    當初劉諶決定開放通商城市的時候,便授意糜照進行情報刺探。
    雖然後來因為種種原因,通商城市交易量驟減,甚至是關閉。
    但這些細作卻依然在源源不斷的傳回來消息。
    隻不過因為魏國獨特的官員選拔機製,這些人很少能接觸到魏國高層,刺探到真正的內部消息。
    傳回來的多半也都是一些眾所周知的事。
    不過這對於劉諶來說已經足夠了。
    能在非常規的情況下,提前一步打探到一些消息,足夠讓自己和大漢做出一些反應。
    薑維卻歎了一口氣說道:
    “雖說此人借著大漢的名頭,名為複漢,實為逆賊。”
    “但若是能借機多少牽製一些偽朝的力量也是不錯了。”
    “隻可惜此人到底謀算不足,難成大事!”
    “臣料定,短則一年,長則兩三年,必被司馬炎所破。”
    劉諶聞言奇道:
    “哦?伯約何以見得?”
    薑維道:
    “臣雖然不曾去過幽州,但也知道那裏是苦寒之地。”
    “比之涼州有過之而無不及。”
    “且還要麵對北麵諸狄。”
    “除了依靠洛陽供給,別無他法。”
    “如今劉淵既已舉兵造反,則洛陽之供給必然斷絕。”
    “沒了糧草,指望著幽州本地所產,除非他劉淵大肆搜刮百姓。”
    “否則絕無可能維持。”
    “可若是搜刮百姓過甚,根本不用洛陽動手,當地百姓就會揭竿而起。”
    “所以臣料定其必不能久持!”
    “隻可惜這樣一來,必然會對大漢名聲造成損傷。”
    劉諶點了點頭:
    “是啊,朕擔心也是擔心在這裏。”
    “他敗亡了不要緊,到時候給咱們留下一個爛攤子。”
    薑維又道:
    “若此人是個聰明的,就得早做打算。”
    “若是能夠提前布局並州,說不定還能有一絲喘息之機。”
    “到時候進可以威脅洛陽,退也可以遠遁草原。”
    “倒是不會對咱們造成什麽危害。”
    “不過若是此人真能想到這一步,將來說不定也會給咱們造成一些麻煩。”
    聽到薑維的話,劉諶搖了搖頭:
    “隻要不給大漢的 名聲抹黑,麻煩什麽的,倒在其次。”
    “天下大勢一旦形成,可不是一兩個人就能夠改變局麵的。”
    劉諶不怕多出來一個大漢政權跟自己搶地盤。
    說到底還是拳頭說話。
    他唯一擔心的就是會不會有人給大漢這塊招牌抹黑。
    給大漢奪取天下造成麻煩。
    “至於陛下所說的,偽朝打造水師。”
    “臣以為多半是得知咱們水師和吳國水師進行軍演後,感覺到了威脅。”
    “所以才有這番舉動。”
    雖然薑維說的很有道理,但劉諶卻下意識的覺得哪裏不對勁兒。
    如果自己沒有記錯的話,原本曆史上的晉朝就是打造水師後,渡江滅掉東吳的。
    “朕覺得這件事恐怕沒有這麽簡單。”
    “你說偽朝會不會對東吳有想法?”
    聽到劉諶的話,薑維不由得啞然失笑:
    “陛下,那吳國水師獨步天下。”
    “縱是有陸晏相助,咱們之前在軍演中沒有占到半分便宜。”
    “就憑偽朝那半吊子水師,拿什麽跟吳國打!”
    劉諶想想覺得也是。
    魏國不是晉朝。
    原本曆史上的晉朝可是在滅了大漢之後才有機會兩路出兵對付吳國的。
    如今魏國已經被一分兩半,國力大減。
    想要對付吳國,恐怕是有點癡心妄想。
    “那就讓陸晏加緊訓練, 爭取早日把水師練出來。”
    “等時機一到,便奪取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