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再攻陳倉

字數:10130   加入書籤

A+A-


    “奪取陳倉?”
    張翼驚訝的說道。
    陳倉誰不想奪?
    可是在這攻了快有兩年時間吧。
    雖說隻是佯攻,但每次的進攻都是竭盡全力。
    結果呢?徒勞無功罷了。
    搞得張翼的心氣兒都快磨沒了。
    隻當是陛下讓自己和霍將軍帶著人在這練兵。
    然後等大舉進攻長安附近關隘的時候,為陛下提供一批善於攻城的士兵。
    這會兒霍弋卻說要奪取陳倉!
    霍弋點了點頭說道:
    “沒錯!”
    “雖然現在還不知道城上守將是誰。”
    “但是我大概能夠猜到對麵為什麽要這麽做。”
    “司馬攸想要進攻天水,必然要征調大量的兵馬。”
    “否則根本不是陛下的對手。”
    “可雍州就這麽大,陛下又切斷了涼州和長安的聯係。”
    “更別說司馬攸還要死盯著洛陽方向。”
    “兵力絕對不會富裕。”
    “所以這個新來的守將才會做出這樣的舉動。”
    “意在從陳倉抽調一部分兵馬進攻陛下。”
    張翼聞言沉思片刻後說道:
    “霍將軍的意思是,咱們在這示敵以弱。”
    “等對方覺得把咱們的底摸的差不多,把兵調走之後。”
    “咱們再竭盡全力的進攻,在對方反應過來之前奪取陳倉?”
    霍弋點了點頭:
    “沒錯!”
    張翼豁然起身,開始在帳中來回踱步。
    片刻之後,右拳重重的砸在左手上,麵露喜色的說道:
    “若真是如此,咱們恐怕要立下大功了!”
    奪取陳倉,往東可以威脅長安方向,往西可以將扶風郡和天水之間的道路打通。
    無論是哪一種選擇,司馬攸都必須要分兵防守,這樣一來就大大的牽製了敵人的力量。
    陛下才能夠更加從容的應對的敵人!
    “太好了!太好了!”
    “那從明日開始,咱們就逐漸降低進攻強度!”
    張翼激動的說道。
    霍弋搖了搖頭:
    “不,咱們要先猛烈進攻,然後在失利之後慢慢放緩進攻強度。”
    “能被派來這裏的人,不可能是傻子。”
    “而且臨走的時候,石苞也必然交待過此人如何應對咱們。”
    “別忘了,城裏還有個郭統呢。”
    “他可是跟著石苞和咱們對峙了這麽長時間,咱們的兵力他是 一清二楚!”
    張翼道:
    “那具體應該如何實施?請霍將軍細言之!”
    霍弋說道:
    “明日開始,發動猛攻。”
    “讓城上守將知道咱們很急於奪取陳倉。”
    “再派人前往天水,告訴陛下咱們的計劃。”
    “隻要長安的賊兵一到天水,咱們就可以減弱進攻勢頭。”
    “給城上賊人營造出一種兵力抽調往天水的錯覺。”
    張翼興奮的說道:
    “如此一來,敵人多半也會抽調兵力前往天水方向。”
    “那時候咱們就可以以優勢兵力一鼓而下,奪取陳倉!”
    霍弋再次點頭:
    “正是如此!”
    而在陳倉城上,楊銳正在盯著城下連綿不斷的營房看。
    郭統則陪在楊銳身邊。
    對於楊銳的到來,郭統的心裏其實是很不爽的。
    原本以為自己在這裏鎮守了數年時間,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石苞被調走之後,秦王殿下就應該把自己升為陳倉守將。
    誰知道突然來了個楊銳。
    但是郭統卻沒有辦法,誰讓人家出身弘農楊氏。
    好在郭統對司馬攸足夠忠誠,也知道陳倉之於長安的重要。
    再加上石苞臨走前的囑托。
    隻要能守住陳倉,等秦王擊退劉諶後,他會親自替自己表功。
    在楊銳正式接手陳倉後,郭統便立刻向楊銳介紹了這些年兩軍對峙的情況。
    以及城下蜀軍的兵力部署。
    楊銳看著城下的營房,知道郭統所言非虛。
    果不其然,在後麵的攻防戰中,楊銳也見識到了城下蜀軍的厲害之處。
    自此楊銳便斷了出城偷襲的念頭。
    隻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楊銳也知道長安已經出兵前往隴西。
    這讓楊銳的心中升起一股擔憂。
    臨行前,鍾會反複強調蜀軍在隴西有多麽勢大。
    以此來告訴楊銳守住陳倉的重要性。
    但鍾會不知道的是,他強調的有些過了。
    讓楊銳在陳倉開始不由自主的把重心放在接近千裏之外的隴西!
    第二天一大早,城下便傳來喊殺聲。
    那是霍弋和張翼按照定好的計劃開始進攻城池。
    城上的守軍反應也很快,幾乎是在漢軍到達城下的同時。
    城上的防務已經布置完畢。
    楊銳和郭統也各自就位。
    聽著城上城下震天的喊殺聲,楊銳趕緊詢問怎麽回事。
    “末將不知,但是看攻勢,像是要跟咱們拚命的架勢。”
    “末將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見到這樣的攻勢了。”
    聽到這話,楊銳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此時距離太尉他們出發隻過去了半個多月的時間。
    莫非敵軍已經知道消息了?
    他們的消息有這麽靈通嗎?
    還是說,有人提前向蜀軍泄露了太尉他們的行蹤?
    但很快楊銳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原因無他,當初司馬攸到達長安的時候,身上背的可是反賊的名頭。
    能在這種情況下選擇跟隨司馬攸的,肯定都是忠心耿耿的人,不存在和敵人暗通款曲。
    那敵人的嗅覺也有點太敏銳了吧?
    還是說這根本就是自己多想?
    兩個多時辰後,漢軍結束了攻勢,如潮水一般退了下去。
    看著正在城下搬運友軍屍體的蜀軍。
    楊銳最終還是決定給秦王寫一封信,讓他多加注意。
    接下來的日子,張翼和霍弋輪流統兵,對陳倉發動猛烈攻勢。
    使楊銳不得不把所有的精力全都放在抵禦漢軍的進攻上。
    而另一邊,劉諶也已經收到了霍弋和張翼兩人擬定的計劃。
    “霍卿和張卿做的很對。”
    “戰場之事,本就不全在戰場上。”
    “派人前往廣魏打探消息,一旦有長安方麵的動向,要第一時間匯報!”
    吩咐完這件事後,劉諶又對廖化說道:
    “廖老將軍,新兵訓練的如何了?”
    那些新招募的士兵早就已經集結完畢,投入到訓練當中。
    負責此事的正是廖化。
    廖化聞言笑著說道:
    “老臣真是服了陛下了。”
    “組織民兵這樣的舉措,陛下到底是怎麽想出來的。”
    “那些新招募的士兵不光體魄健壯,而且對戰陣之法還頗為熟悉。”
    “老臣甚至覺得有一部分可以直接提拔上來做低級將官!”
    廖化嘴裏熟悉戰陣之法的那批人。
    正是當初那些講武堂學子們挑選出來符合披甲的那一批。
    劉諶聽到廖化的話笑著說道:
    “大漢從來都是以軍功晉升,即便是講武堂學子也是從小兵開始做起。”
    “他們自然也不例外。”
    “不過馬上大戰在即,若是這些人是真有本事的,肯定也會很快建功立業!”
    廖化也笑著說道:
    “老臣不過一句戲言而已,陛下不必當真。”
    劉諶倒是很想說一句,古來多少事一開始都是用戲言的方式說出來的。
    說的多了,有人記在心裏了,自然也就變成真的了。
    但是對於廖化這位老將,劉諶最終還是沒有選擇這麽做。
    “廖將軍,在奪回長安之前,一切都要按照戰時來管理。”
    “須知道,軍中無戲言啊!”
    薑維明顯看出來劉諶的想法,劉諶不方便說或者是不想說的話,當然由他這個大將軍來代勞。
    廖化聞言立刻明白過來,當即便說道:
    “是臣唐突了!”
    劉諶擺了擺手:
    “眼下已經二月,想來那長安兵馬已經出發。”
    “接下來是該咱們布置防線的時候了。”
    薑維立刻來到輿圖前:
    “陛下,咱們此前已經分析過,賊軍多半會兵分兩路,同時給咱們防守壓力。”
    “但是臣覺得,既然要打,就不能在咱們的地盤上打。”
    “天水三郡建設極其不易,真要是讓賊軍殺進來把三郡打爛了。”
    “對咱們來說,隻有壞處沒有好處。”
    “所以臣的意見是,咱們要把戰線推到廣魏郡。”
    “在他們的地盤上打,即便是不能完全推進到廣魏郡,起碼也要在廣魏和天水或者南安的交界處來打。”
    劉諶對此倒是不陌生,拒敵於國門之外,是每一個成熟的將領或者君王都會做的事。
    “那伯約具體有什麽想法,說來朕聽聽?”
    薑維指著輿圖說道:
    “陛下的行宮安置在天水。”
    “那對於他們來說,首要的進攻目標便是天水。”
    “賊軍從長安方向打過來,無非是兩個地方。”
    “第一,興國!”
    “這裏是華水流經的地方,無論是糧草運輸還是士兵轉移,都十分的方便。”
    “賊人攜大軍前來,若是想要快速轉進,水路是最好的選擇。”
    “第二,臨渭!”
    “從扶風郡殺過來,臨渭是必經之路。”
    “隻有從臨渭走,他們才能夠過上邽直接殺奔天水,威脅到咱們在隴西的根基,也就是陛下您!”
    麵對薑維的分析,劉諶先是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隨後又搖頭說道:
    “恐怕沒這麽簡單。”
    “咱們之前在隴西和南安把長安派過來的人馬趕走。”
    “司馬攸和鍾會不會沒得到消息。”
    “他們肯定知道這會兒隴西和南安的大致情況。”
    “朕估計他們不會這麽輕易放過這兩個地方。”
    薑維點了點頭道:
    “臣也是這麽想的。”
    “所以打算派人告訴薑筠,讓他著重提防平襄方麵的動靜。”
    “若是有敵人的話,多半是要從那裏殺過來的。”
    劉諶笑著說道:
    “有伯約在,朕著實少操了很多的心!”
    薑維謙虛道:
    “為陛下分憂,是臣的本分!”
    “那伯約以為,敵人這兩路兵馬會是由誰領隊?”
    薑維皺著眉頭思索一番道:
    “司馬攸當初是倉促逃出洛陽的。”
    “咱們知道的在他身邊的人有鍾會、杜預、司馬望和石苞。”
    “其餘人臣並不知道,所以暫時不做考慮。”
    “這四個人當中,司馬望肯定不會帶兵出征的。”
    “一則年紀太大,二則長安僅憑一個司馬攸無法完全壓製,需要一個德高望重的人坐鎮。”
    “況且那司馬攸也未必對司馬望完全放心。”
    “要知道咱們的歸義侯司馬楙可是司馬望的親兒子,而他又是關彝在並州的時候策反的。”
    “更別說司馬望的父親司馬孚可是站在司馬炎那邊的。”
    “司馬攸就算是有一百個膽子也不敢放他離開長安。”
    “剩下的三個人中,鍾會多半是要帶兵出征的。”
    “而且很有可能是進攻主力。”
    “至於杜預和石苞,臣覺得多半會是杜預前來。”
    “此人當初在漢中之戰時,及時的接走了鍾會和石苞,導致咱們沒能一擊將其覆滅。”
    “可見其人的戰略眼光不俗。”
    “這些年呆在馮翊,依靠弱勢兵力硬生生的擋住了司馬炎大軍進攻。”
    “這樣的人,放到司馬炎已經退兵的東線,著實是有點浪費。”
    “而且霍弋他們來信說的很清楚。”
    “陳倉守將換人,石苞已經被調離了陳倉。”
    “臣猜測多半是被調到馮翊方向,盯死司馬炎。”
    “要知道石苞全家可是被司馬昭殺的一個不剩。”
    “石苞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放司馬炎進長安的!”
    “當然了,這不過是臣的推測罷了。”
    “司馬攸到底派誰前來,臣不能妄下斷論!”
    劉諶讚歎道:
    “伯約不愧是朕的大將軍。”
    “一番剖析下來,敵情已經明了了七八分。”
    “戰場上,能料敵五分便能掌握先機,更何況是七八分。”
    “不管最後來的人是誰,咱們都可以從容地做出應對。”
    “兵馬調動之事,朕依然交給你全權負責,朕不會隨意插手。”
    “朕隻會對你保證,大軍所需一應物資,朕會分毫不差的供應給你。”
    “朕隻有一個要求,務必要在天水之外的地方,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薑維感受到劉諶話裏的信任,也感受到這份看重的力量。
    當即便行禮道:
    “臣必不負陛下所托!”
    “拒敵於天水之外!”
    說完之後,薑維又對劉諶說道:
    “陛下,臣有一個小小的建議,是關於街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