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杜預歸降
字數:10284 加入書籤
雖然早就已經猜到了司馬楙的來意。
但是真的從對方嘴裏聽到這個答案,杜預心中還是頗感詫異。
現在可不是東漢末年各家分頭下注的時候。
家族在哪個國家,幾乎就注定隻能為哪個國家效力。
而司馬氏又是這麽多家族裏極其特殊的一個。
從曹芳時期就開始逐步執掌大魏朝政,更是在景元四年發動滅蜀之戰。
導致蜀漢皇帝劉禪和前太子劉璿死於非命。
可以說司馬氏和劉氏有不共戴天之仇。
現在司馬楙卻搖身一變,成了蜀漢使臣,來勸降自己。
這場麵著實是有點違和!
但這一幕也確實讓杜預心生恍惚。
司馬楙的地位在大魏可不低,連這樣的人都投降蜀漢,再看看如今自己所麵對的局麵。
讓杜預心中早就已經動搖的信念變得更加的不穩定。
司馬楙並不知道這短短的時間裏,杜預心中的想法。
隻是自顧自的說道:
“杜將軍之雄才,陛下仰慕已久。”
“雖屢次三番被拒,卻依然不惱。”
“說句不好聽的,陛下不惱是陛下有天子氣度。”
“可不是真覺得非要收將軍不可。”
“如今將軍之處境不用我多說,陳倉一失,將軍敗亡不過早晚而已。”
“我雖才學不足,但卻早就看出司馬昭之野心。”
“人立天地間,素以忠孝為本。”
“前番司馬氏在曹氏代漢之時,不曾挺身而出,已留罵名於人間。”
“今番居然還要效仿曹氏行不臣之事。”
“此等不忠之事,我司馬楙不屑為之。”
“得知關將軍在並州後。”
“便於並州假死脫身,轉投大漢皇帝麾下。”
“陛下不以在下為卑鄙之人,特封在下為歸義侯。”
“以彰在下微薄之功。”
“由此可見陛下之心胸天高海闊。”
“如此仁君明主就在眼前,將軍難道不想輔佐一展胸中抱負。”
“非要陪著司馬攸之流落個千古罵名嗎?”
一番話,讓杜預陷入沉默當中。
杜預也是人,也會考慮利益。
漢使第一次來的時候,杜預雖然知道鍾會已經敗退,但還有陳倉這條退路。
所以劉諶的招降幾乎不在杜預的考慮範圍之內。
但漢使第二次來的時候,陳倉已經丟了,他的退路已經被斷了。
不過杜預還想掙紮一下,既有想報司馬攸厚恩的想法,也有等待長安援軍的想法。
可直到等到司馬楙前來,也沒有等到長安的消息。
杜預知道,多半是等不來了。
而且事不過三,這很有可能是漢帝最後一次招降。
若是再不投降,恐怕等待自己的就真的隻有死路一條了。
眼見杜預有所意動。
司馬楙趁熱打鐵的說道:
“敢問將軍自比武侯如何?”
杜預搖了搖頭:
“武侯乃千古奇才,某難及其萬一。”
司馬楙接著說道:
“昔日昭烈帝請武侯出山,尚且隻用了三次。”
“既然杜將軍自詡不如武侯,豈不知陛下三次遣使之真心?”
“將軍又有何顧慮?”
話說到這個份上,再不投降那可真是不識抬舉了。
馬隆先站出來給杜預抵台階:
“將軍,今大漢已得隴西四郡及陳倉門戶。”
“奪回長安隻是時間問題。”
“由此可見,天命依然在漢。”
“將軍降漢,乃順天而為!”
“將軍,請降吧!”
杜預聞言起身,來到司馬楙麵前。
跪地喟然歎道:
“罪將杜預,願降大漢!”
司馬楙立刻將杜預扶起來:
“陛下若知將軍歸順,必然歡喜不已!”
當杜預帶著印信和將士名冊以及一眾裨將出營的時候。
早就已經知道杜預歸降消息的薑維已經出營列陣相迎了。
看到杜預僅著內襯一步步走到漢軍營前,薑維的臉上也露出了笑意。
杜預投降的意義不光是為大漢添一員大將。
也讓漢軍減少很多傷亡的同時 又平添了許多兵力。
為將來奪取長安平添幾分勝算!
“罪將杜預,見過大將軍!”
來到薑維麵前,杜預再次跪地請降。
薑維笑嗬嗬的將杜預扶起來:
“將軍快快請起。”
“陛下已在天水翹首以盼將軍了!”
杜預點了點頭:
“那營中數萬將士,就拜托給大將軍了!”
拜別薑維之後,杜預便跟著司馬楙一起,走上邽往天水拜見劉諶去了。
看著城門洞開的上邽,穿行其中的杜預心中感慨萬千。
他也沒想到他會是以這樣一種方式到達上邽。
在杜預走後,薑維立刻派人接管杜預大軍。
同時又派兵往陳倉方向支援。
因為杜預在臨走之前告訴薑維。
他曾在陳倉陷落之前派人向長安求援。
雖然司馬攸發兵來援的幾率不大,但也不可不防。
而在薑維派人接收杜預大軍的時候。
劉諶也見到了關彝從涼州押解過來的“大漢官員”及一眾俘虜。
對於這個消息,劉諶還是挺驚訝的。
作為五胡十六國中第一個建立的外族政權。
雖然不熟,劉諶還是聽過他的名字的,而且也知道對方建立的政權確實是“漢”。
隻是原本劉淵建立趙漢是在司馬炎篡魏建晉之後,而且那時候司馬炎已經死了。
這會兒司馬炎還在洛陽呢 ,劉淵就先一步立國了?
不過對這件事劉諶倒也沒有特別放在心上。
曆史已經因為自己的到來亂的不像樣子,多出來一個提前幾十年的“大漢”又能算得了什麽!
唯一讓劉諶覺得可惜的就是沒能抓住這個劉淵,否則自己還真想看看這個曆史上的一代雄主長什麽樣。
至於剩下的那些“大漢官員”,劉諶興致缺缺。
一個以外族為主的傀儡政權,這幫人能有什麽能耐,無非是一群軟骨頭罷了。
讓人審一下,沒做過什麽傷天害理的事就放了,任其自生自滅。
就在劉諶揮揮手準備讓人把他們帶下去的時候。
卻看到了一個稍顯眼熟的麵孔。
心中頓時一動:
“汝是何人?”
被劉諶問到的自然就是崔世義。
崔世義心中“咯噔”一下,暗道不好。
但還是強作鎮定的說道
“罪人乃清河崔氏崔平。”
“被淵賊裹挾至涼州。”
“又為陛下所獲!”
聽到清河崔氏這個名號,劉諶終於知道為什麽自己看他會有點眼熟了。
此人和如今大漢教諭崔明煊有幾分相似。
再加上姓崔,劉諶立刻就想到了當初南中三軍叛亂被平息之後,消失的無影無蹤的崔世義等人。
不過劉諶也不能肯定自己的猜想一定就是真的。
但劉諶有證明的方法。
自己不認識崔世義,可崔明煊認識啊。
而且他現在就在隴西各地,管理創辦學堂事宜。
正好把他叫回來,既可以問問辦學進度,也可以看看這人到底是不是崔世義。
揮了揮手,劉諶不露聲色的命人將其帶下去。
隨後又命人去宣崔明煊返回冀縣。
與此同時,杜預歸降的消息也送到了劉諶的手中。
劉諶得知此消息後心中大喜。
之前說的那些不在意杜預的話,無非就是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罷了。
這種曆史上排的上號的大人物,誰不想見一麵,又有誰不想將其招致麾下。
又過了一天,杜預坐車到達冀縣。
剛下車就看到站在城門處的一眾大漢官員,以及更遠地方羅蓋之下的劉諶。
司馬楙望著劉諶所在的方向說道:
“沒想到陛下居然親自出城相迎。”
“可見陛下愛才之心。”
“杜將軍,在下沒有騙你吧!”
杜預聞言心中一驚,趕緊跳下馬車。
一路小跑至劉諶身前十丈的地方,跪地高喊道:
“罪人杜預,叩見吾皇萬歲!”
說罷便伏地不起。
劉諶起身慢步來到杜預身前,將其扶起:
“朕慕杜卿久矣。”
“今日終得一見,實乃朕之幸事也!”
劉諶的話是從一個後世人見到曆史名人的角度來說的。
但落在杜預的耳朵裏,卻成了劉諶禮賢下士的舉動。
心中頓時大為感動,就連聲音也帶上一絲哽咽:
“罪人何德何能,能得陛下如此禮遇,罪人受之有愧!”
劉諶拉著杜預的手,笑著說道:
“杜卿一路辛苦,先隨朕入城歇息!”
入城之後,劉諶早就已經備下酒宴。
眾人落座之後,劉諶再次笑著說道:
“關彝南歸之時曾言,他曾於關中見一人率兵屯田。”
“後來又與其在馮翊相逢,並聯手擊敗鮮卑賊人 。”
“方知那人竟是杜卿。”
“杜卿,可有此事啊?”
杜預道:
“說來慚愧,當初罪人在關中屯田,不過是效仿陛下在漢中之舉。”
“原本以為可以助司馬賊逆壯大實力,以抗拒天兵。”
“但等到罪人真的著手去做,才知道陛下之手筆,非我等凡人所能效仿。”
“也終於明白,天命在漢的道理!”
杜預的話是馬屁,但也是實話。
這件事的難度之大,遠超杜預想象,而隨著杜預被派往馮翊鎮守,這件事也不了了之。
劉諶聞言,臉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可惜天下如將軍這般識時務者,少之又少。”
“多的是鍾會那等自以為是的人。”
“所以鍾會之敗,也就不足為奇了。”
杜預沉默片刻後開口道:
“陛下所言甚至,如今鍾會與罪人兩路皆被陛下所敗。”
“長安司馬攸已無還手之力,敗亡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劉諶點了點頭道:
“不過朕以為,這其中還需杜卿出謀劃策。”
“畢竟杜卿從長安而來,對長安附近關隘,以及長安之城防熟記於心。”
“有杜卿相助,朕必能早日奪回長安,光複舊都!”
杜預道:
“罪人定然將所知之事,一一相告!”
“以贖萬一之罪!”
正說話間,卻傳來一陣竊竊之聲,循聲望去。
卻見陸機正在拉著陶侃,示意陶侃不能放肆。
此前劉諶並不知道陶侃此人,隻覺得這孩子挺慘的。
不過是出趟公差,卻被卷入漢魏之爭,父親死於非命。
自己為報父仇,甘願留在天水替自己效命。
但是之前召司馬楙前來商議出使之事時。
卻被跟在司馬楙身邊的陸機認了出來。
並向劉諶點明了他的身份。
劉諶這才知道,自己居然無意間得到一個大才。
於是才讓他出席今日宴席。
隻是劉諶忘了一點,那就是當初陶侃之父陶丹雖然是死在郭豫手上。
但郭豫卻是杜預派出來的,也就是說陶侃和杜預有間接的殺父之仇。
這時候兩人出席同一個宴席,陶侃能忍得住就有鬼了。
劉諶也確實沒想到這一茬。
看著杜預臉上的不解之色,簡短的和杜預解釋了一番。
杜預聞言臉上稍稍沉默之後,便主動舉杯向陶侃致歉:
“汝父之死,某之過也!”
原本戰場之上,本就是生死有命。
但陶丹確實是被無辜牽連進來。
再加上這麽小的年紀,劉諶就能讓他出現在這裏。
足以說明劉諶對他的看重。
所以別看陶侃年紀小,杜預還是主動放下身段,向其致歉。
有了杜預的這番態度,陶侃就算再不滿也沒法多說什麽。
此事就算暫時揭過。
酒席散去,劉諶拉著杜預的手說道:
“杜卿既已歸降,朕便不吝重用。”
“隻是大漢車騎將軍已另有其人。”
“故朕打算以征東將軍委之,杜卿意下如何?”
劉諶原本以為杜預會立刻感激涕零的接受自己的任命。
誰知道杜預略一沉吟之後說道:
“罪人多謝陛下厚愛,隻是罪人此前曾聽聞陛下提升國力之舉措。”
“故罪人心中頗為好奇,為何陛下能在短短幾年內積攢如此國力北伐。”
“若陛下不怪罪,罪人想要到漢中和益州看一看。”
“看看陛下是如何治理國家的!”
聽到杜預的話,場麵上立刻冷了下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杜預,這位杜將軍言下之意,是不想給大漢出力。
幫大漢進攻長安啊!
劉諶捏著酒杯,沉吟片刻後笑道:
“既然杜卿願意去看,朕便派人送杜卿前往益州。”
“就當是讓杜卿散散心了!”
杜預聞言立刻離座跪地道:
“罪人多謝陛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