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出雲派

字數:2669   加入書籤

A+A-


    出雲派的山門選址,與武林中其他門派有些不同。別的門派不分大小,往往背靠一處名山大川的山麓,將門派建在山麓的縣城城外。如此進可攻退可守,若遇亂世,門人可避入山中,依托山林藏匿,保留力量;若逢太平盛世,則可聯絡山下村莊縣城,方便招收門徒。出雲派卻將山門深藏在崤山山脈之中,在一處野山山頭建立門派,將此山就命名為出雲山。
    崤山地貌,山形陡峭,如刀砍斧劈,山頂卻往往平坦。出雲派建築軒敞,所傳武學種類眾多,頗有些家底。卻說這出雲派傳承是從何而來?前元之時,多有不願認蒙古人當皇帝的武林人士,為避朝廷征召,攜家帶口,遷入崤山之中,遂由其中李、林、趙三家牽頭,尋了出雲山這座山頂有四十畝平地的山峰,建成門派,廣收門徒,將各家傳承的武藝皆謄寫清晰,置於本派藏書樓中,凡拜入本門者,可依自身能力和興趣選擇師傳。門中長老,也皆依著門規規定,輪流下山雲遊,在江湖上行俠仗義,順便撈些好苗子收做徒弟帶回來。最盛之時,出雲派曾有弟子一千七百餘人,山門裏麵住不開了,普通弟子就在附近買田置地,在崤山東北方的洛河平原居住,平時躬耕,但家中皆藏刀劍。出雲派在這些弟子中自然是一呼百應。建派二十年後,出雲派對地方上的實際控製力已隱隱壓過附近的官府勢力,聲勢直逼當時的洛陽城。
    前朝的朝廷開始還派兵圍剿了幾次,始終沒什麽成效。但前朝定都北方大都,洛陽也並非朝廷十分重視之地,等前朝朝堂上爭權奪利,自己從內部自殺自滅起來,幾十年間竟換了十餘個皇帝,對地方的控製則多實行包稅製,隻要每年的稅能收上來,朝中竟已沒人在意地方上由誰實際控製。到前朝覆滅之時,出雲派已隱隱壓倒洛陽官府,接管了本地秩序。洛陽官府中也不過是些漢人官僚,哪裏真就願意認蒙古人為主?門派中不隻有千餘弟子,還藏有盔甲上千,各色兵刃無算,盤踞洛陽一帶,隱隱已成一方諸侯。掌管出雲派的趙、林兩家,便生出了逐鹿中原的野心。而當時的李家,原本在門派中就因人丁稀薄,說話已沒什麽人聽了,又因反對起兵,遭了另兩家的孤立。
    出雲派自此分裂。崤山中原本的山門,歸了李家與自願留下的七十六名弟子,就此仍抱著出雲派之名,退守山中,不再出來了。其餘人則號稱趙家家主是趙宋遺族,打起一杆大旗,自稱為“複宋軍”,裹挾洛陽附近百姓,拉出一支逾萬人的兵馬來。無奈林、趙兩家雖然武功不錯,但帶兵的本事就沒那麽值得樂觀了。這支先稱了王的“複宋軍”剛出了山高林險的崤山,竟肯與前元的騎兵在平原上對陣,還沒碰上從贛地起兵的本朝高祖,就已經被前元剿滅了。所帶出去的弟子死的死,逃的逃,趙家家主被前元朝廷擒住,運到大都,當街問斬。林家人則不知所蹤。出雲派百年基業,不說毀於一旦吧,也隻剩下一個三代單傳的李家,和躲在山中的幾十位弟子,家底幾乎告罄,隻好龜縮不出。
    本朝高祖建國之後,定都洛陽,將洛陽改稱洛京。洛京與崤山距離實在是不遠,出雲派李家自己覺得,有了前麵林、趙兩家之事,出雲派在本朝也別想著廣收門徒,發展勢力了,若遭了朝廷忌憚,追究起前事來,隻怕要遭滅頂之災。倒不如就守在山中,收縮勢力,安生傳武,過些平靜日子。如今本朝建國已有二百三十年,出雲派始終困守崤山之中,隻靠著把當年在洛河盆地買的田畝租給佃戶耕種來度日,能招到的弟子一代比一代少,到二十七年前,這一代李家的小公子李儼接任掌門之位時,整個出雲派已經隻有二十餘人,分散住在占地四十畝的出雲派山門之中,十分空曠蕭條。
    但到這一代上,出雲派卻出了一位江湖上闖出了名號的英俠,就是這位李掌門的師妹,“風卷雲殘”李詩雨。這位李女俠原本是出雲派前代李雲山掌門所收養的孤女。她天生在武學一道上悟性極佳,到出雲派之後,除了隨養父母習練本門劍法“出雲劍訣”之外,還自己在藏書樓學會了林家當年留下的,幾乎已失傳的絕頂輕功“且徐行”,和當年趙家留下的一門暗器功夫“播雲訣”。二十四年前,十六歲的她武藝小成,仗劍下山,以出雲派第十代親傳弟子的身份參加了在南陽舉行的鳳鳴大會,一舉摘得魁首,打出了“風卷雲殘”的名聲,也將逐漸式微的出雲派再次帶回了江湖人的視野之中。從那以後,出雲派又有了進山拜師的門徒。如今,出雲派除掌門和這位李女俠外,另有九代長老六人,十代弟子五人,十一代弟子九人,十二代弟子十七人,共三十九人,比當年最蕭條時,也已算是頗有起色了。
    也是那一年,這位李詩雨李女俠與當年隻有十四歲,隻能在台下觀賽的重霄觀女冠希之相識,結下了友誼。這也成了她後來收宿真為徒的契機。宿真九年前拜入出雲派時,已十六歲。那時她年紀在門中不算最小的,但直接拜在李詩雨門下,就是出雲派第十一代弟子了。山中比她年紀大的十二代弟子也有幾個,都得叫她“小師叔”。她一下子得了意,成天使喚那些“師侄”給她當跟班。等她年歲漸長,出雲派又收了更小的弟子,她又成了門派裏的孩子王,成天帶著一群少男少女,在崤山山林中亂竄。李詩雨心疼她年少失怙,又喜歡她明媚可喜,也不加管教。漸漸的,宿真倒把出雲派真當了自己家,對重霄觀倒漸漸地淡了。一年裏除了過年時,或薑觀主有差事要她辦時,其餘十二個月裏倒有八個月窩在出雲派,門內的十二代弟子若有什麽事,求自己師父不應的,隻消跟在宿真背後,甜甜叫幾聲小師叔,宿真往往能幫忙的都肯幫忙——多半時候都是在幫他們搗蛋。
    此刻出雲派山門之中,一個高大少年正站在門內地勢最高的藏書樓頂層,開了窗子,眉頭緊鎖,眺望著山門之外。伏牛派出動了三百餘人,此刻則已扼守住所有下山的山路,又在林內紮營,派人換班巡邏,將出雲派團團圍住。這少年姓馬,叫馬甘,是附近拜入出雲派的農家子弟。他不過十五六歲年紀,因還在長個子,比旁人格外瘦些,被同門弟子起了個外號叫“麻杆”。他看了半晌,關了窗,打算離開藏書樓向師父稟報。到得樓梯口,卻見一嬌小少女正走上樓梯。兩人打了個照麵,那少女見了他,急急問道:“麻杆,你都看見什麽了?明日伏牛派就要攻山,小師叔……還沒帶人回來嗎?”
    喜歡業火狂瀾請大家收藏:()業火狂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