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商業聯盟
字數:5619 加入書籤
和家人團聚的溫馨時光總是過得飛快,公司的事兒又把我從溫暖的家裏拽回了商海的風浪中。
忙完手頭那些要緊的事兒,我心裏清楚,公司要想在這競爭激烈的商海裏站穩腳跟,就得謀求更大的發展。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要是能跟行業龍頭企業搞成商業聯盟,那咱可就厲害了。”我心裏琢磨著。
於是,我用係統的信息檢索功能,仔仔細細地了解龍頭企業的業務範圍、市場策略、企業文化這些方麵。係統轉得飛快,一堆數據和資料擺在我眼前。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先把他們弄明白,談判的時候才能占上風。”我一邊翻資料,一邊小聲嘀咕。
接著,我用係統的人脈拓展技能,托了一層又一層的關係,總算和龍頭企業負責這次合作的高層搭上了線。
聊了一番後,對方答應跟我正式談合作。
談判的日子很快就到了,我穿著一身利落的職業裝,步子邁得穩穩地走進了談判會議室。
會議室又寬敞又亮堂,中間擺著個大大的橢圓形會議桌,桌麵鋪著光滑的黑色桌布,四周是一排舒服的真皮座椅。
龍頭企業的代表們早就在那兒坐著了,一個個板著臉,眼神裏滿是自信和傲氣。
我笑了笑,不慌不忙地走到自己座位前坐下。
“梁總,久仰大名啊。”對方的首席代表先開了口,語氣裏有點試探的意思。
“您過獎了,貴公司在行業裏那可是響當當的,我一直特別佩服。”我客客氣氣地回了一句。
客套完,談判正式開始。
“我們覺得,這次合作,我們出品牌和渠道,貴公司出技術和產品,利潤我們拿七成。”對方代表直接把方案提了出來。
我眉頭皺了皺,心裏罵道:“這也太貪心了。”
“貴方提的這個比例,不太合理啊。我們公司在技術研發和產品生產上花了好多精力和資金,理應多拿點回報。我覺得利潤四六分比較合適。”我挺堅定地說。
對方代表臉色變了變,口氣強硬起來:“梁總,我們是行業龍頭,品牌和渠道的價值不用多說,這七成的比例已經很給貴公司麵子了。”
我一點沒怕,盯著他說:“貴公司優勢是明顯,但我們公司的技術和產品也是獨一無二的,能給合作項目帶來很大的價值。再說了,合作就得互利共贏,又不是一家獨大。”
我們你一句我一句地吵起來,會議室的氣氛越來越緊張,空氣裏好像都冒著火藥味兒。
“這麽僵著也不是事兒,我得換個法子。”我心裏想著。
我深吸一口氣,語氣緩和了些:“各位,咱先冷靜冷靜,一起分析分析市場形勢。現在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消費者需求也在變,咱們隻有強強聯合,才能應對這些挑戰。”
說著,我用係統的市場分析能力,在大屏幕上放出一堆市場數據和趨勢圖。
“從這些數據能看出來,以後市場對高品質、高科技產品的需求會大增。咱們兩家優勢互補,要是好好合作,開發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肯定能占更大的市場份額,賺更多的錢。”我滔滔不絕地說著。
對方代表聽了我的分析,表情稍微鬆了鬆,但還是堅持他們的利潤分配方案。
“梁總,你分析得有道理,但利潤分配的事兒我們不能隨便讓步。”對方代表說。
我有點無奈,但沒放棄。
“我懂貴方的想法,我們也有難處。這樣吧,我們可以在別的地方讓讓步,像加快產品研發周期,多投入點售後服務資源,表表我們的誠意。但利潤分配,希望貴方再考慮考慮。”我誠懇地說。
可對方根本不為所動。
談判陷入了僵局,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難道就沒辦法了嗎?”我心裏著急得很,但臉上還是裝得挺鎮定。
突然,我腦子靈光一閃,想出個辦法。
“各位,我有個提議。咱們可以弄個動態的利潤分配機製,根據合作項目不同階段的表現調整比例。項目前期,貴公司品牌和渠道優勢大,貴方拿六成;項目推進後,我們公司技術和產品優勢出來了,利潤就五五開。這樣既能照顧雙方利益,又能讓大家一起把項目做好。”我滿懷希望地看著對方代表。
對方代表們聽了,開始小聲討論起來。
過了一會兒,對方首席代表說:“梁總,你的提議有點道理,但我們還得再研究研究。”
我心裏一喜,知道有戲了。
“當然可以,希望貴方好好考慮。咱們目標是一樣的,都想讓合作項目成功。”我笑著說。
第一次談判就這麽結束了,結果不太好。我知道,後麵的路還長著呢。
回到公司,我馬上開了個內部會議,跟團隊成員一起商量對策。
“大家都說說想法,接下來咱咋辦?”我看著大家問。
“梁總,我覺得咱們可以再好好挖挖公司的技術優勢,讓對方看看咱們技術有多創新、多超前,讓他們知道咱們的價值。”一個技術骨幹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沒錯,我們還能找些類似合作項目的成功案例,用事實說話,證明咱們提的利潤分配方案是合理的。”市場部經理補充道。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大家說得都在理,就按這些思路準備。另外,我再用係統的資源,好好了解下對方公司的決策層,看看能不能找到突破口。”我堅定地說。
接下來幾天,我和團隊成員沒日沒夜地幹。技術部門加班加點完善技術方案,突出技術亮點;市場部門到處找資料,整理成功案例;我呢,就用係統的洞察能力,分析對方決策層的喜好和關注點。
終於,我們為第二次談判做好了一切準備。
再次走進談判會議室,我感覺自己更有底氣了。
“各位,這幾天我們做了些準備,有了些新想法跟大家分享。”我自信滿滿地說。
然後,我讓技術骨幹展示了最新的技術方案,詳細說了說技術的創新性和應用前景。市場部經理放了一堆類似合作項目的成功案例視頻,還用數據對比說明了合理的利潤分配對項目成功有多重要。
對方代表聽得挺認真,臉上露出思考的神情。
“梁總,你們準備得很充分,這些資料讓我們對貴公司有了新認識。但利潤分配的事兒,我們還是得慎重考慮。”對方首席代表說。
我點點頭:“我理解,這畢竟關係到雙方的核心利益。但我想說,我們提的動態利潤分配機製是公平、公正、共贏的。項目成了,雙方都受益;項目黃了,雙方都擔損失。這是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
我停了停,接著說:“古人說得好,‘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咱們得從長遠和全局的角度看這次合作,不能隻盯著眼前的利益分配。”
對方代表們都陷入了沉思。
過了好一會兒,對方首席代表慢慢開口:“梁總,你說得挺有說服力,我們願意再深入討論下動態利潤分配機製的細節。”
我心裏樂開了花,但臉上還是裝得挺淡定。
“太好了,我相信隻要咱們坦誠交流,肯定能找到雙方都滿意的辦法。”我笑著說。
接下來,雙方圍繞動態利潤分配機製的細節爭得麵紅耳赤。我用係統的數據分析和邏輯推理能力,把各種可能的情況都算了個遍、分析了個透。
經過幾個小時的艱難談判,雙方在一些關鍵問題上總算達成了初步共識。
“雖說合作協議還沒定下來,但這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我心裏暗暗高興。
可就在我以為談判快結束的時候,對方代表突然拋出個新問題。
“梁總,我們覺得合作項目的知識產權歸屬得有更明確的規定。我們希望大部分知識產權歸我們。”對方代表說。
這個問題就像顆炸彈,剛緩和的氣氛又緊張起來。
“貴方這個要求,我們很難接受。知識產權是我們公司的核心資產,技術研發我們投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大部分知識產權歸貴方,對我們不公平。”我堅決地說。
雙方又圍繞知識產權歸屬問題吵得不可開交。
“這可咋整啊?好不容易有點進展,可別在這事兒上功虧一簣。”我急得不行。
我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仔細想對策。
“或許我能從合作的長遠利益入手,說服他們。”我有了主意。
“各位,我理解貴方對知識產權的重視。但咱們得明白,這次合作是為了一起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實現互利共贏。要是在知識產權歸屬上太計較,可能會影響雙方合作的積極性,進而影響項目推進。”我語重心長地說。
“我們可以考慮個折中方案,知識產權歸雙方共有,使用和授權方麵定詳細規則,保證雙方權益。這樣既能體現合作誠意,又能為項目長遠發展打基礎。”我真誠地說。
對方代表們聽了,開始思考起來。
“梁總,你的提議有點可行性,但我們得回去跟公司高層商量商量。”對方首席代表說。
我點點頭:“行,希望貴方能盡快給個答複。咱們都盼著這次合作能早點成,一起創造美好未來。”
第二次談判又懸了起來,但我知道,隻要堅持,肯定能找到解決辦法。
走出談判會議室,天已經黑透了。城市的燈光照亮了街道,我望著遠處閃爍的霓虹燈,心裏暗暗發誓:“不管多難,我都要促成這個商業聯盟,給公司和家人創造更好的未來。”
喜歡係統助力:帶著記憶做女人請大家收藏:()係統助力:帶著記憶做女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