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百工學堂育新才,雙花繡坊引新潮

字數:4665   加入書籤

A+A-


    雲羅國的暮春,細雨如絲,打濕了月牙河畔的新綠。百工學堂的青磚黛瓦在雨霧中若隱若現,門前的兩株焰靈花剛抽出嫩芽,與瑞國工匠栽種的瑞雲鬆相映成趣。今日是學堂開課的日子,敖風穿著青色官服,站在學堂門口,看著陸續趕來的孩子們,臉上帶著難以掩飾的笑意。
    “敖風哥哥!”阿禾牽著阿豆的手,背著新做的布包跑過來,布包上繡著學堂的匾額圖案,“我們來啦!”
    敖風笑著摸了摸阿豆的頭“阿豆今天要乖乖聽講,趙師傅會教你們做陶土小玩意兒呢。”
    阿豆用力點頭,小臉上滿是期待“我要做一個焰靈花形狀的陶罐!”
    學堂裏早已坐滿了孩子,最大的十五歲,最小的才六歲,既有雲羅的孤兒,也有瑞國商販的子女。徐農官和趙老根、孫師傅等工匠已經在各自的教室等候,黑板上用兩國文字寫著“學以致用”四個大字——是敖風特意請周明博士題寫的。
    “第一堂課,咱們先認農具。”徐農官拿著一把小巧的鐵犁模型,在講台上比劃,“這是瑞國的‘曲轅犁’,比咱們雲羅的直轅犁省力三成,你們看這犁頭的角度……”
    孩子們聽得聚精會神,時不時舉手提問。一個叫狗蛋的雲羅少年指著模型問“徐爺爺,這犁能在石頭多的地裏用嗎?我們村的田埂總卡犁頭。”
    徐農官笑著點頭“問得好!所以要給犁頭加個‘鐵牙’,就像這樣……”他拿起刻刀,當場在模型上修改,引得孩子們陣陣驚呼。
    隔壁的陶藝教室裏,趙老根正教孩子們和陶土。他把雲羅的紅泥和瑞國的白泥按比例混合,揉成粉紫色的陶土“這叫‘雙花泥’,燒出來是淡紫色,上麵再刻上焰靈花和瑞雲紋,比寶石還好看。”
    阿豆學著趙老根的樣子揉泥,弄得滿手都是泥點,卻笑得格外開心。阿禾則細心地用竹刀在泥坯上刻花紋,她的焰靈花刻得栩栩如生,連孫師傅都忍不住稱讚“阿禾這手藝,將來能當師傅了。”
    織布教室裏更是熱鬧。王織娘和周娘並排坐在織機前,演示雙花錦的織法。王織娘踩著雲羅的踏板,周娘操控瑞國的提花機,兩人配合默契,金線銀線在經緯間穿梭,很快織出一朵半開的焰靈花,花瓣邊緣還縈繞著淡淡的瑞雲紋。
    “大家看好了,這經線要用雲羅的柞蠶絲,緯線摻瑞國的木棉線,織出來又軟又挺括。”王織娘一邊講解,一邊讓身邊的少女們上手嚐試。
    一個叫玲兒的瑞國少女學得最快,她指著織機上的花紋問“周師傅,這瑞雲紋能不能再彎一點?像天上的卷雲那樣。”
    周娘眼睛一亮“當然能!咱們織錦就是要跟著心意走,你試試這樣調整提花繩……”
    學堂的歡聲笑語傳到市集,錢老板的綢緞鋪前又排起了長隊。自從雙花繡坊開業,他特意留出半間鋪子展示新織的錦緞,其中“春燕穿花”“瑞雲映焰”等紋樣最受歡迎,不僅雲羅的姑娘們爭相購買,連瑞國都城的商戶都派人來訂貨。
    “錢大哥,這匹‘雙花錦’我要了!”一個雲羅婦人指著一匹淡紫色的錦緞,上麵用金線織著交纏的瑞雲和焰靈花,“給我女兒做嫁妝,既喜慶又體麵。”
    錢老板笑著打包“張嬸好眼光!這是阿禾姑娘設計的新花樣,全雲羅就這一匹,算您便宜點。”
    王織娘從裏間走出來,手裏拿著一件剛繡好的披風“錢大哥,把這個給瑞國的蘭妃娘娘送去。上麵的焰靈花用了新的染法,在陽光下會變色呢。”
    披風的裏子是瑞國的雲錦,麵子是雲羅的流雲錦,邊緣繡著一圈會隨光線變色的銀線瑞雲紋,看得人嘖嘖稱奇。錢老板小心翼翼地接過“我這就讓人送去,保證讓娘娘們眼前一亮。”
    瑞國都城的後宮裏,蘭妃正和柳妃欣賞剛送來的披風。陽光透過窗欞照在披風上,銀線瑞雲紋果然泛起七彩光暈,襯得焰靈花像活過來一樣。
    “這手藝真是神了!”蘭妃撫摸著披風的質地,“比宮裏的織錦更有靈氣,王織娘和周娘真是巧奪天工。”
    柳妃笑著說“我已經讓人去訂了十匹雙花錦,打算給各宮姐妹做夏季的常服。對了,蘇婉姐姐說要在瑞國也開一家雙花繡坊分店,讓都城的姑娘們也學學這新織法。”
    蘇婉走進來,手裏拿著一封敖風的信“剛收到雲羅的信,百工學堂的孩子們進步很快,徐農官說有個叫狗蛋的少年,改良了播種機的漏鬥,能節省不少種子呢。”
    “這可真是好消息!”蘭妃笑道,“等秋收時,咱們派些宮女去雲羅學學,把雙花錦的織法和新農具的用法都學回來。”
    禦書房裏,林羽正看著林風送來的貿易清單。雙花錦的出口量比上月翻了一倍,瑞國的鐵製品和農具在雲羅也供不應求,賬本上的數字節節攀升,透著一派繁榮景象。
    “陛下,雲羅的百工學堂還缺些筆墨紙硯和五金材料。”林風匯報道,“敖風督查希望能從瑞國調撥一批,臣已經讓人準備好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林羽點頭“再加些醫書和藥材,讓太醫院派個擅長兒科的太醫去坐診,孩子們的健康最重要。”他翻到清單的最後一頁,看到“雙花繡坊擬在瑞國開設十家分店”的條目,眼中閃過笑意,“錢老板和王織娘倒是有魄力,讓戶部給他們批些低息貸款,支持他們把生意做起來。”
    林風拱手道“臣這就去辦。對了,臣聽說雲羅的孩子們開始學兩國文字了,敖風督查還編了本《雙語童謠》,孩子們唱著歌就把字認了。”
    “有心了。”林羽拿起桌上的《雙語童謠》,翻開一看,裏麵的童謠都帶著濃濃的生活氣息——“瑞雲鬆,焰靈花,同住一個家;你織布,我種田,日子美如畫”,讀來朗朗上口。
    雲羅的百工學堂裏,放學的鍾聲響起,孩子們背著布包,手裏拿著各自的作品——陶土小罐、木刻犁頭、繡著簡單花紋的帕子,嘰嘰喳喳地往外走。阿豆舉著他的焰靈花陶罐,向敖風炫耀“敖風哥哥你看,孫師傅說我做得好!”
    敖風接過陶罐,仔細看了看“確實不錯,就是罐口有點歪,明天讓孫師傅教你怎麽修。”他轉身對徐農官說,“徐老,今日辛苦您了,我讓人備了新米粥,咱們一起嚐嚐。”
    飯堂裏,工匠們和孩子們圍坐在一起,喝著新米粥,吃著鹹菜,氣氛熱鬧得像一家人。趙老根給徐農官盛粥時,忽然想起什麽“對了,敖風督查,瑞國的吳師傅說要送一批新的打鐵工具來,還說要教孩子們做‘雙花剪刀’——一邊刻焰靈花,一邊刻瑞雲紋,又好看又好用。”
    “太好了!”敖風笑道,“我這就回信感謝他,順便問問瑞國的染匠什麽時候能來,阿禾她們都等著學新染法呢。”
    夜色漸濃,學堂的燈還亮著。敖風坐在燈下,整理著孩子們的作業,每一份都認真批注。窗外的雨已經停了,月光透過窗欞照在桌上,照亮他寫下的“精益求精”四個字。他想起林羽的囑托,想起孩子們求知的眼神,忽然覺得,所謂的傳承,不僅是手藝的延續,更是人心的聯結——當雲羅的孩子會用瑞國的工具,瑞國的少年能唱雲羅的歌謠,兩國的界限,早就融化在日複一日的相處裏了。
    雙花繡坊的燈也亮著。王織娘和周娘正在趕製一批銷往瑞國的錦緞,織機的哢嗒聲在夜裏格外清晰。周娘看著織出的花紋,忽然笑道“等這批貨賣了,咱們給學堂捐些錢,建個新的織布教室吧,讓更多孩子能學手藝。”
    王織娘點頭“我也是這麽想的。阿禾說她想學瑞國的‘堆繡’,等新教室建好了,就請蘭妃娘娘宮裏的繡娘來教。”
    瑞國都城的深夜,蘇婉還在翻看雙花繡坊的圖樣。蘭妃和柳妃湊過來,指著一張“龍鳳呈祥”的花樣說“這個好!龍用雲羅的盤金繡,鳳用瑞國的絨線繡,肯定能成為大婚的爆款。”
    蘇婉笑著點頭“我已經讓人把圖樣送去給工部了,讓他們在新造的龍舟上也刻上這紋樣,等龍舟節的時候,讓瑞國和雲羅的百姓都看看。”
    窗外的月光灑進宮殿,照亮了桌上的《雙語童謠》。林羽走進來,拿起童謠輕聲念道“你打犁,我織布,共種一塊田;你釀蜜,我做糕,同過一個年……”
    蘇婉靠在他肩頭,輕聲道“陛下,你看,孩子們都懂的道理,其實最簡單。”
    林羽握住她的手,眼中滿是溫柔“是啊,最簡單的,往往也最長久。百工學堂育的是新才,雙花繡坊引的是新潮,說到底,都是讓日子越來越好。”
    雲羅的百工學堂裏,阿豆的焰靈花陶罐被擺在陳列架上,旁邊是瑞國女孩玲兒做的瑞雲紋木梳,兩種物件挨在一起,竟有種說不出的和諧。學堂的鍾聲在清晨再次響起,孩子們的琅琅書聲穿過雨霧,與雙花繡坊的織機聲、市集的叫賣聲交織在一起,匯成一曲屬於新時代的歌謠。
    屬於林羽與三千嬪妃的故事,在這充滿希望的暮春裏繼續鋪展。而瑞國與雲羅的土地上,百工學堂的孩子們正在茁壯成長,雙花繡坊的錦緞正流向千家萬戶——這些年輕的生命與精美的手藝,正共同編織著一個更包容、更繁榮的未來,讓和平的種子在歲月裏深深紮根,綻放出最絢爛的花朵。
    喜歡穿越做皇帝,體驗三千嬪妃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做皇帝,體驗三千嬪妃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