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雙邦醫館傳仁術,藥圃共生續良方

字數:3920   加入書籤

A+A-


    瑞國都城的初夏,惠風和暢,城西的“雙邦醫館”前鑼鼓喧天。這座由林羽親自題寫匾額的醫館,青瓦白牆,既有瑞國建築的規整,又帶著雲羅吊腳樓的靈動,門前的空地上,瑞國的百姓送來青竹搭起涼棚,雲羅的鄉親搬來焰靈花盆栽滿廊下,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陳老哥,你看這問診台,按你說的做成雲羅的長條案,兩邊能坐醫者,中間容病人,果然方便。”李修遠穿著一身嶄新的醫袍,正和陳鬆檢查館內陳設。診案是雲羅硬木打造,刻著纏枝焰靈花紋;旁邊的藥櫃則是瑞國樣式,抽屜上用兩國文字標注著藥名,“金銀青翹”“焰靈當歸”等合璧藥材的名字格外顯眼。
    陳鬆摸著診案邊緣,點頭道“李老弟這藥櫃也做得地道,抽屜裏的分層板用瑞國的薄鐵片隔開,防潮又結實。對了,咱們的‘雙邦藥圃’選在哪處了?青翹草喜陰,金銀花愛陽,得找個半陰半陽的坡地才好。”
    李修遠指向醫館後院“早就選好了!後院那片坡地,左邊種雲羅的青翹草、焰靈根,右邊種瑞國的金銀花、當歸,中間留條小路,兩邊的草藥能互相傳粉,說不定能長出新藥材呢。”
    兩人正說著,一個熟悉的身影提著藥籃走進來,是張奶奶。她籃子裏裝著剛采的新鮮艾葉,笑著說“兩位神醫,我給醫館送些艾條,驅蚊辟邪最管用。這可是瑞國的艾草,混著雲羅的薄荷曬的,煙少味香。”
    “張奶奶有心了。”陳鬆接過藥籃,“快請坐,我給您把把脈,看看上次的咳喘好利索了沒。”
    張奶奶剛坐下,門外就傳來一陣喧嘩。原來是李大叔背著一個雲羅少年匆匆趕來,少年發著高燒,臉色通紅,李大叔急得滿頭大汗“李院判,陳神醫,快看看狗剩!昨天還好好的,今天一早就燒得說胡話,跟上次時疫的樣子有點像!”
    陳鬆立刻上前,先用雲羅診法摸了摸少年的額頭和後頸,又讓李修遠號脈。李修遠凝神片刻,眉頭舒展“不是時疫,是風熱感冒夾濕,比尋常感冒重些,但好治。”
    “那就好,那就好。”李大叔鬆了口氣,抹了把汗。
    陳鬆取來青翹草和金銀花,對旁邊的學徒說“用瑞國的蒸餾法煮藥,取頭道蒸餾液,再加一勺雲羅的焰靈花蜜,給孩子服下。我再用刮痧板給他刮刮肘窩,散散濕毒。”
    學徒們手腳麻利地準備著,瑞國的小徒弟負責燒蒸餾器,雲羅的藥童忙著搗藥,配合得默契十足。不過半個時辰,少年的燒就退了不少,能開口說話了,李大叔千恩萬謝,非要留下剛摘的新菜當謝禮。
    醫館的熱鬧傳到後宮,蘇婉正和蘭妃、柳妃翻看《雙邦藥錄》的定稿。蘭妃指著其中一頁“婦人調養方”,笑道“這方子用瑞國的阿膠配雲羅的焰靈花膏,既能補血又能安神,我讓人給各宮姐妹都備了些。”
    柳妃拿起一張藥圃的圖紙,上麵標注著各種草藥的種植位置,旁邊還畫著澆灌用的工具——瑞國的汲水車連接著雲羅的竹水管,構思巧妙。“這藥圃的灌溉法子真妙,”她讚歎道,“既省人力又能把兩邊的草藥都澆透,李院判和陳神醫真是心思縝密。”
    蘇婉點頭“我已經讓人從禦花園的藥圃裏選了些珍貴的藥材苗,送去雙邦藥圃,讓他們試試能不能和雲羅的草藥嫁接。對了,聽說醫館缺些給窮人抓藥的錢,咱們各宮湊些份例,設個‘惠民藥箱’,讓看不起病的百姓也能拿藥。”
    蘭妃和柳妃齊聲應好,蘭妃當即讓人取來五十兩銀子,柳妃則讓人送來幾匹上好的綢緞,打算拿去市集變賣,換成藥材錢。
    禦書房裏,林羽正和周明博士討論在聯韻學堂增設“醫藥課”的事。見蘇婉進來,他放下奏折笑道“正說要請陳鬆和李修遠去學堂講課,讓孩子們從小就懂些醫理,你就來了。”
    “陛下和我想到一處去了。”蘇婉將“惠民藥箱”的想法告訴林羽,“孩子們學些基礎醫術,既能照顧自己,也能幫鄰裏,是好事。”
    林羽點頭“就這麽辦。讓工部給學堂做些簡易的藥箱,裏麵放些常用藥和《雙邦藥錄》的簡本,再請陳鬆和李修遠每月去講一次課,教孩子們辨認草藥、處理外傷。”他拿起一份奏折,“對了,雲羅的藥農們聽說雙邦藥圃缺種子,送來了不少雲羅特有的草藥種,朕打算讓林風派人護送,順便看看他們的藥田管理法子。”
    雙邦醫館的後院藥圃裏,陳鬆和李修正帶著學徒們播種。陳鬆教大家如何給青翹草培土,他的動作緩慢卻精準“這草的根須淺,土不能壓太實,要像給嬰兒蓋被子那樣輕。”
    李修遠則示範著瑞國的條播法種金銀花“行距要留一尺,株距五寸,這樣通風好,不容易生病蟲害。等長到半人高,再用雲羅的竹架搭棚,讓藤蔓爬上去,既能多結果,又方便采摘。”
    一個叫小石頭的雲羅學徒學著條播,種子撒得不均勻,瑞國的學徒婉兒笑著幫他調整“你看,像撒瑞國的麥粒那樣,手要晃得勻些,種子才能排得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小石頭臉一紅,小聲道“我……我在家種過焰靈根,都是一窩窩撒的,沒試過條播。”
    陳鬆在一旁笑道“這就是合璧的好處啊,學著用瑞國的法子種雲羅的草,說不定長得更好。等秋收了,咱們用雲羅的法子把草藥曬幹,再用瑞國的瓷瓶儲存,保證藥效不失。”
    藥圃邊的涼棚下,張奶奶帶著幾個婦人在製藥膏。她們將瑞國的蜂蠟和雲羅的焰靈花油放在一起熬,再加入金銀花汁,熬成的藥膏既能治燙傷,又能潤皮膚,裝在雙花泥做的小罐裏,看著就喜人。
    “這藥膏抹在手上,比瑞國的香膏還滋潤。”一個瑞國婦人拿起一罐,對著陽光看,膏體透亮,帶著淡淡的花香。
    張奶奶笑著說“我加了些瑞國的薄荷油,夏天用著還涼快。等做好了,給醫館的學徒們每人送一罐,他們天天搗藥,手上容易磨破皮。”
    傍晚時分,醫館快打烊了,陳鬆和李修遠坐在藥圃邊的石凳上,看著夕陽灑在綠油油的草藥上,心裏滿是欣慰。陳鬆遞給李修遠一個陶碗,裏麵盛著新釀的“草藥茶”,用金銀花、青翹草和焰靈花蜜泡的,清熱解暑。
    “嚐嚐?這茶用你說的蒸餾法提過,苦味少了很多。”陳鬆笑道。
    李修遠喝了一口,眼睛一亮“好茶!比太醫院的涼茶爽口。咱們把這茶的方子也加到《雙邦藥錄》裏,讓百姓夏天都能喝上。”他望著藥圃,忽然道,“陳老哥,等這季草藥收了,咱們編本《雙邦藥膳食譜》吧,把能當菜吃的草藥都寫進去,比如金銀花炒雞蛋、青翹草燉排骨,既好吃又治病。”
    陳鬆拍著大腿“好主意!我家老婆子最會做雲羅的草藥粥,讓她來教瑞國的廚子,保證好吃又養生。”
    兩人相視一笑,茶碗碰在一起,發出清脆的聲響,像兩顆醫者仁心在共鳴。
    後宮的夜宴上,林羽舉起酒杯,對眾嬪妃道“雙邦醫館和藥圃,不僅是治病救人的地方,更是兩國百姓交心的地方。醫者無國界,人心亦無隔閡,朕敬這仁心仁術,敬這共生共榮!”
    “敬共生共榮!”眾人舉杯響應,窗外的月光灑進殿內,與燭火交相輝映,溫暖而安寧。
    雙邦醫館的燈還亮著,陳鬆和李修遠在燈下整理藥方,藥櫃上的“惠民藥箱”裏已經裝滿了藥材,旁邊放著孩子們送來的感謝信,字跡稚嫩卻真摯。屬於林羽與三千嬪妃的故事,在這淡淡的草藥香裏繼續書寫。而瑞國與雲羅的土地上,醫館的藥香、藥圃的綠意、孩子們的讀書聲交織在一起,匯成了一曲關於健康與希望的歌謠。這歌謠裏,有醫者的仁心,有百姓的互助,更有兩國人民在歲月裏沉澱的深厚情誼,像雙邦藥圃裏的草藥一樣,根係相連,枝葉相依,在和平的陽光下,蓬勃生長,生生不息。
    喜歡穿越做皇帝,體驗三千嬪妃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做皇帝,體驗三千嬪妃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