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扶蘇忙起來了

字數:2892   加入書籤

A+A-


    如今發報機已經下發到商行所有分號,有了發報機,果如趙杏兒所言,調動起天下的商貨更加方便,韓信在齊地征集麻袋,商行夥計們用發報機發送消息,齊地的分號直接就可以湊齊大將軍所需,調撥這批麻袋所需的時間比過去少了一半還多。這樣的戰場物資調動,也是蒙恬以前未曾想過的。
    戰場上的信息傳遞的更快,韓信攻打齊國的全部過程,跟著韓信身後的商行都每日通過電報發送出來,誠記商行對齊國戰事的了解,比劉邦在滎陽知道的還要快還要全麵。不僅僅韓信身後有這樣一支商隊,實際上在楚國、漢國還有天下各個諸侯國,都有誠記的分號,甚至遠在九江國臨江國,也都有商隊和發報機。誠記過去主要依靠總行出品物資運通天下,有了電報,各個分號之間用電報互通有無,物資調撥的半徑更短、所需要的時間更短,各個分號都因此獲利豐厚。
    錢財大半都換成了在各地的礦山、荒地、無主的田地。雖然眼下這些礦山荒地還無法開發,但是張誠說,戰爭一定會結束,眼下是荒地礦山最便宜的時候,等到戰爭結束,這些地方都可以開辟出來,就給張村多了永遠的財富。
    “新朝不認賬怎麽辦?”也有人提出質疑。
    “礦山總要開采、荒地總要開墾,隻要眼下拿到地契,最起碼就有了一個證明,以後開墾起來,我們的能力夠強就行。至於新朝要什麽條件,我們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再談!”張誠淡淡笑著說。
    電報機就是張誠蒙恬的千裏眼順風耳,在張村有個電訊室,每天把接收到的各地電訊譯成文字,呈送給教務處的大佬們,身在張村教務處的幾個人,對天下的局勢比任何一個人了解的都更多。
    趙杏兒關注的還是各地商業訊息,張誠扶蘇關注的是各個諸侯國的人事變動和政策調整,蒙恬最關心的則是各地戰事和軍隊調動。有些本來是高度機密的東西,在教務處大佬麵前,如同一個赤裸裸的舞娘一樣,一覽無餘。
    “信息太多了。”張誠看著手中一疊報文,抱怨著。
    這個時代的地方信息還主要是通過地方官上報的文件匯總。信息已經經過地方一級篩選,放在一個相對標準的框架中進行比較,無論是橫向比較還是縱向比較,信息本身是高度秩序化的。當然缺點是這類匯報存在著相當多主觀判斷。信息也不是很及時。
    報文匯總的問題就是事無巨細,都是呈送到張村的教務處,數據量更大、更瑣碎,數據之間缺少直接的關係,更缺少郡縣長官處置的方案。
    這種碎片匯總,對所有人都是挑戰。
    要從一缸米中發現問題,遠遠比從一缸饅頭中發現問題更困難。
    需要一個團隊對所有這些信息進行分類、梳理、再形成報告,才能讓人更直觀的發現規律和問題。
    這個任務交給了商學係和法學係的團隊去處理。
    “眼下需要處理的文件,比父皇當初一天處理的文件要多得多……”扶蘇抱怨著。
    “陛下所看到的文牘,也是經過禦史分類篩選,張蒼大人整理判斷,然後李斯丞相再審核一遍,按照輕重緩急分類以後再呈送鹹陽宮的……”張誠在旁邊說。皇帝不可能處理全天下的事務,能呈送到皇帝麵前的信息,已經經過了整個朝廷的預先篩選、提出應對方案。到始皇帝手中的時候,更多需要的是對下級的官員方案做一個決斷。
    郡縣差不多要半個月到一個月才有一份報告送到鹹陽,雖然天下有三十六郡,但是最終送到始皇帝手中的文件仍然是有限的。
    眼下一天收到的信息,已經超過了過去一個月的數量。張村又沒有九卿分擔負責各項事務,研判這些信息的工作量就極大。
    而且九卿的經驗、業務能力、政務處理能力要遠遠超過商學院法學院的這些學生。官僚體係固然有低效率的問題,但是也有專業度高的優勢。
    “皇子,吃得消嗎?”張誠看到每日沉浸在這些信息整理之中的扶蘇,有些擔憂,扶蘇最近的臉色越發不好,張村一城之地,城主需要做的決策並不太多,哪怕加上扶蘇需要親自審核民事糾紛和主持大量的司法事務,過去都還是在人的能力範圍之內,眼下扶蘇要介入這麽大的信息梳理和分析工作,壓力太大了。
    好處是,扶蘇漸漸的從失去父親、家庭的哀傷與麻木中恢複出來。大量的工作讓人忙碌,讓人忘記自己的哀傷。
    “還好。我現在隻需要分析這些,並不需要親自去做什麽管理,這些諸侯國和郡縣的信息傳上來,我們隻要看懂它,不需要下達命令管理這些郡縣,也就沒那麽辛苦。現在越來越覺得父皇是個了不起的人,就隻是體力和處置政務的能力就無人可及啊!”扶蘇回答。
    “皇子還是需要保重身體,身體是第一位的。”張誠拍了拍扶蘇的手臂。“日常還是應該多運動,和蒙恬一起練習一下槍棒,身體再壯實一些。”張誠樂見扶蘇逐漸恢複了信心,能夠更多的專注在具體的事務上。
    “帶著學生們做一些研究報告、提出一些解決方案,雖然也像是紙上談兵,但是總好過渾渾噩噩過日子。”扶蘇笑著說。
    這些報告包括“齊國戰後治理恢複方案”、“漢中人口恢複計劃”、“戰爭中的後勤和和平時的稅收”等等。法學院係原本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法條的梳理、戰國末期各國法律體係的對比、秦法改良等方麵的討論,有了全國電報係統,法學院係視野更開闊,關注的事務也更加宏大。法學和行政的融合也更多了。
    “發現一些好苗子,如果以後能進入郡縣的基層崗位,他們的起點會很高。戰爭總要結束,需要很多人去地方管理,我們的人去地方,能給這個國家帶來更多的改變。”扶蘇這樣說。
    喜歡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請大家收藏:()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