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還煽情了!
字數:3284 加入書籤
歐冶子淵發明的時鍾,雖然一開始被認為是一個無用之物,但是經過這麽多年的迭代,加上張村在精密製造上不斷進步,時鍾現在已經能使用了。
張蒼雖然已經離開了張村,但是張蒼主持的天文觀測項目並沒有中斷、張蒼啟動的曆法製定小組的工作,也仍然在繼續。張蒼曾經規劃將鹹陽始皇帝禦座下麵的子午線設定為本初子午線,但是因為眼下不具有測量這條子午線位置的條件,長城大學的天文曆法工作小組已經把經過張村大學校長辦公室的子午線設定為最新的本初子午線。
通過每日正午12時、晚9時、晚12時的張村人民廣播電台全國報時,統一了遍布天下的時間。也根據這個報時和相應的天文觀測,跟隨商行在各地遊學的長城大學弟子們,利用簡易的測量公式,確定了各個分號所在位置的經度和緯度。這些經緯位置通過電報發送回張村,測繪組開始繪製一張巨大的網格地圖。
雖然還不能獲得各地詳細的地形圖,但是至少通過這些城市坐標,張村已經有了一張數據化的天下輿圖。如果有更多人力更多時間更多投入,早晚有一天,能繪製出一套標準的天下地圖。
“報時係統的妙用就在這裏了,甚至船行在海上,都可以通過廣播係統報時,來繪製出非常精確的海圖。有了海圖,船可以去這個世界任何地方而不會迷路。”張誠看著這張網格化的巨幅輿圖說。蒙恬在旁邊摸著絡腮胡的下巴直點頭。
測繪組現在拿到的地圖,以上郡、九原郡的最為詳細。據說韓信在東征路上也繪製了大量的地圖,但是那些地圖張村是拿不到的。軍中對地圖高度保密,絕對不可能泄露到外麵來,韓信手中的那些地圖,甚至都不會分享給劉邦和其它友軍使用。
“韓信還是我們非常出色的學生啊!”張誠感慨著。韓信大軍背後,有一個上千人的誠記商隊提供各種支持,也在收割著占領區的物資。但是韓信這個人非常敏感,所以商行也並沒有在韓信身邊安插細作和情報人員,來自齊國一線的信息,都還隻是盡商行的本分,主要內容還是市場信息、從軍中聽來的各種消息——有公開消息也有小道流言,但是軍事機密之類的,並沒有觸及。
即使是這樣,通過齊國的商號發回來的信息,也足以勾勒出韓信在軍事行動和治理地方兩方麵的進展和能力了。隨著商隊為齊王提供後勤服務,也換來了在占領區的巨大利益。商行在齊國很多城市都開設有分號,甚至已經開始調配匠師前往齊地開設工坊,就近為當地提供商品了。
商行在臨淄還開設了一所學堂,這所誠記子弟校,以商行在當地的員工子女為主要招生對象,兼顧當地有誌求學的少年,教學完全采用了張村的課本和教學體係,也已經初具規模了,學校開學的時候,齊王韓信還親自到場剪彩和致辭。齊國一些中高層將領和官員的子女,也就近入學,開始學習張村的學問。
“張村的學問在齊地開花了。”聽到這條消息,張誠對公孫尼子說。公孫尼子亦喜亦悲。歡喜的是張村的教育思想得以傳回齊地,悲傷的則是齊地早已經不是自己青年時生活的齊地了。
“跟隨齊王的腳步發展商行,似乎是一種很有效的模式……我們是不是應該擴大這種模式?”許拙問。
“和諸侯王走的太近、和軍方走的太近、利益交叉太多,會不會有什麽問題?”張誠問。“這條路上,最著名的就是呂不韋,呂不韋和朝廷之間的關係太密切,最終不僅僅自己丟了性命,呂氏的商行也煙消雲散了。”
許拙陷入了深思。
“這事您還是要請教一下老掌櫃。至於我……我更希望商行能多少獨立一些,不要和官府、朝廷、軍隊、王侯有太密切的關係和糾纏。至於誠記和齊王之間,按照我們之前在張村談的,更多是一個合同關係——他需要什麽,我們供應什麽,等價交換的原則拿到我們的回報。這樣就好。如果我們成了齊王的爪牙或者附庸,我擔心早晚有一天會被吃掉。”
“商人如果老老實實做生意,秦律對商行也是有很好的保護的。但是如果商行覬覦朝臣的權勢,撈過界了,秦律也罷、朝廷也罷,都會有所反應。”扶蘇說。
這類事情,趙杏兒很少發表意見,到目前為止,趙杏兒還沒有真正離開過高奴縣,雖然對財務工作非常精深、在商行發展上也經常參與決策甚至直接可以決定很多事情,但是涉及到大策略的時候,趙杏兒深感自己有所欠缺,所以這個時候常常隻扮演一個書記員的角色,更多專注於執行。
“那也要有秦律才行,這未來的天下,不知道秦律還能保留多少。”張誠撓撓頭,不和你們扯了,我去上直播。
留聲機還沒有被發明出來,張村人民廣播電台的節目還都是直播。在公孫尼子堅持下,廣播電台的直播內容以空中課堂為主。要求每日必須要保持兩個小時以上的空中講座,以確保分散在外的長城大學弟子們能夠和張村本校的教學進度保持一致。當然,隨著收音機進入各地的豪門和名士家中,廣播電台也是傳播張村學術的好平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大家好,我是張誠,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最新一期長城學報的主要內容……”張誠坐在直播間裏,翻開一本帶有油墨香的學報,開始念誦主要論文的內容提要,同時也包括張誠本人對這些論文的理解和點評。
半個小時很快過去,張誠放下學報,拿起身邊的吉他。
“下一節課是扶蘇教授的《秦律基本思想》,但是在扶蘇教授開始之前還有幾分鍾時間,我有一首歌,送給遠行在外的長城大學的同學們……這首歌的名字叫《送別》,我用這首歌祝願遠在異鄉的同學們,平安健康。希望你們早日完成本次遊學,回到我們的校園相聚……”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廣播電台的信號並不算很好,很多地方的收音都還有電子噪音和信號的斷續。但是這首彈唱響起後,聚在收音機旁邊的同學們都停下了手中的筆記,靜靜傾聽張誠的歌唱。很多人聽著聽著就落下淚來。
在直播間外麵的技術人員和等候進入直播間的扶蘇,也濕了眼眶。
在校長辦公室裏的公孫尼子聽著收音機的公孫尼子,悵然若失。
在自己家中的蒙恬聽了收音機中張誠的歌聲,失神許久,忽然罵了一句:“媽的,還煽情了!”
喜歡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請大家收藏:()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