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把象棋送給韓信

字數:3927   加入書籤

A+A-


    一路上有各地分號的接應,趙杏兒很順利抵達陳縣。
    楚王韓信穿著常服,帶著一隊隨身的侍衛,和誠記陳縣分號的掌櫃有一起在十裏亭外迎接趙杏兒商隊。提前收到電報的趙杏兒非常惶恐,距離長亭很遠,就下車來徒步前行。
    “兵學後進韓信恭迎趙杏兒先生。”頭戴遠行冠,身穿士人袍服的韓信躬身行禮。
    趙杏兒緊走幾步,深深行禮:“楚王親迎,豈敢!”
    “今天這裏沒有楚王,隻有長城大學的弟子和誠記商行的諸君……”韓信灑脫一笑。還不到三十歲的韓信,脫掉軍裝和王袍,自有一股青春的自然之氣,趙杏兒恍惚之中覺得又回到了長城大學的校園。雖然這個學生的年齡比自己還大幾歲。
    “這使不得……”趙杏兒連連說。
    “趙先生為楚地教化和商事發展而來,乃是楚地的貴賓。韓信在長城大學求學多年,也曾旁聽過趙先生的課,執弟子禮是應該的,就是公孫先生在這裏也會是這樣說。”韓信笑著說。
    韓信對趙杏兒執弟子禮這事,很快通過電報傳到張誠手裏,張誠出神的看著這張字條,愣了很久。當晚張誠去蒙恬家裏吃燒烤,端著酒杯就在那裏發愣,蒙恬叫了好幾聲,張誠才從失神中醒過來。
    “怎麽了,杏兒走了才幾天,就開始想老婆了?你們不是每天都發電報傳紙條?”蒙恬打趣說。
    張誠訕笑著,說了韓信迎接趙先生的事情。
    “嗯,怎麽樣,咱們的弟子還不錯吧?雖然已經做到了王,還是對先生恭敬有加。”蒙恬感慨著。
    “您說,韓信算我們自己人嗎?”張誠問。
    “韓信算不算我們自己人?”這個問題,蒙恬也有點懵。
    “什麽叫自己人?”蒙恬問。
    “就是……”張誠一時也說不出來。
    “走上功名這條路,就不能再用學派來羈絆了,你說韓非和李斯算不算是同路人呢?”蒙恬問。
    孫臏和龐涓、李斯和韓非,這都是同門相殺的例子,也開了很壞的頭。
    一個學派的發揚,固然需要有開宗立派的哲人,也要有能進入朝堂身居高位的權臣。荀門的名氣,是韓非著述豐厚和李斯權傾天下的結果,但是李斯還是殺害了韓非。
    “那麽如果韓信有難處,我們幫不幫呢?”
    “趙杏兒不是帶了學院的高才和商行的能手去幫助他了嗎?”蒙恬說。
    “韓信封楚王,這算什麽難處。”張誠搖搖頭。
    “那還有什麽難處?楚王啊!漢王之下最大的封爵了,能有什麽難處?”蒙恬問。
    張誠搖搖頭,繼續拿起火盆邊上烘烤的一塊餅子,撒了點鹽巴在上麵。
    韓信的麻煩大著呢。之前會覺得韓信隻不過是這個時代的一個曆史人物,但是這幾年多多少少的接觸,越來越覺得韓信其實就是長城大學出去的一個弟子,而韓信在陳縣以弟子禮迎接趙杏兒,這就更加強化了這種師生關係。
    所以韓信後麵即將來到的麻煩,自己就不介入嗎?
    先生無力插手弟子的人生,這話也說得過去,比如孔子就無法改寫子路被殺的悲劇,也不能出賣自己的座駕幫助顏回買一口好棺材。也都沒人說孔子無情。後世也有同門師生戰場對決殺的你死我活的各種事件,當事人隻不過在寫回憶錄的時候有一點歎息,但是當時動起手來的時候,可也都沒有一個人手軟過。
    但是,張誠就不是那種漠視生死,無視自己人身陷絕地的性格。
    可是韓信的結局啊,實在也是太複雜,幾乎是不可逆轉的,一次一次落入陷阱中,最後把自己丟在了絕境之中。
    而要幫助韓信,麵對的人,是劉邦、呂雉、蕭何這一幹巨頭,是這些咳嗽一聲就天下戰栗的大人物。
    張村的一個小村長,能改變什麽呢?
    張誠自失一歎。放下燒烤的簽子,說了一句:“飽了,我回去睡。”隻剩下蒙恬看著張誠的背影發呆。
    次日,居住在誠記陳縣商行的趙杏兒重新整理了妝容,更換了正式的禮服,攜帶禮品盒賬冊,前往楚王府拜見楚王韓信。
    端坐在幾案後的韓信,這一次穿戴著正式的王袍,頭戴冕旒,一排七串青玉吊墜懸掛半遮了眉眼,玄色的王袍毫無褶皺。腰間是寬闊的皮帶,佩一塊毫無雜色的羊脂玉佩,顯得器宇軒昂。
    趙杏兒位於下首幾案後端坐,隨行的分號掌櫃行禮,獻上趙杏兒從張村帶來的禮單和禮物。
    “楚王獲封,張村和誠記送上薄禮,不成敬意。”趙杏兒輕聲說。
    韓信翻閱了一下禮單。把成套的長城大學學報挑出來,放到幾案左側,表示之後要認真拜讀先生們的著作。又把一台收音機挑出來,擺放到幾案的右側,表示要時常傾聽長城大學的廣播,通過空中學堂傾聽先生們的教誨。
    “這個收音機,我在齊國的時候就看中了,從商行手裏搶了一個過來,隻要有時間,我就會收聽學校的廣播。不過趙先生帶來的這台,和那一台又有不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是新款,能調頻的,可以收聽多幾個電台,聲音質量也好了很多。”趙杏兒笑著說。
    “多幾個台?”韓信好奇。
    “張村台、長城大學台、過一陣可能還會有草原台,學生們和鄉民們都喜歡電台,已經有專人開始負責節目製作和播放了。”
    “若是朝廷也能有電台,信息瞬息可以傳遍天下就好了。”韓信說。
    “張誠他還沒打算把電台技術傳出來。”趙杏兒說。朝廷當然應該有自己的電台,但是朝廷辦的電台會是什麽樣子?張誠卻不能想象,也沒有興趣把電台技術貢獻給蕭何。眼下電台就還隻是張村自己在用的一個小玩意,給遠在外地漂泊的長城大學的學子們一個羈絆。
    “這是什麽?”韓信打開一個大漆的盒子。
    “張誠聽說楚王在行軍之中發明了象棋,也根據殿下的發明自己製作了一套,這次我出來的時候,張誠特別拿了這副象棋,說是送給楚王的禮物。”趙杏兒微笑,她也不知道張誠為什麽要送這樣一份禮物。
    象棋是韓信帶兵作戰之眾偶然發明的小玩具,平時也會拿來放鬆一下心情,有時候也會用象棋來給麾下的將軍講解一些用兵之法。隻不過韓信的象棋是非常早期的原始發明,棋盤、棋子、規則都和後世的象棋有些差異,張誠聽說韓信發明了象棋,就在張村也按照自己記憶,找人製作了全套的棋具。又請研究院的漆匠專門製作了這套非常昂貴的棋具,這次隨著趙杏兒的商隊,帶給了韓信。
    盒子打開,是方方正正的棋盤,32枚圓餅一樣的硬木棋子。烏黑的大漆棋盤上,用螺鈿鑲嵌描繪出格子,原色的硬木棋子,雕刻了將帥車馬相士炮卒的篆字,用黑紅兩色的大漆塗了刻字的筆畫。
    棋盤正中,是四個大字“楚河漢界”。
    韓信眯起眼來,問:“這個,怎麽玩?”
    喜歡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請大家收藏:()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