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潛修儒苑悟真章
字數:4042 加入書籤
月華如水,王星與一些投緣的學子聚於溪邊亭閣,或品茗夜話,或賞月論詩。這些學子中,有沉穩睿智的年輕翰林,有才華橫溢的大學士,也有朝氣蓬勃、滿懷理想的進士、舉人。王星思想活泛,天馬行空,又因混元道體之故,對萬法萬道都有超乎常人的親和力與理解力。
他雖不專修儒道,但言談間往往能旁征博引,從道門無為談到佛門慈悲,再契合儒家仁政,視角獨特,見解精深,時常能發人所未發,令人眼前一亮。加之他實力超絕卻毫無架子,性格爽朗真誠,很快便在學子中贏得了極高的人氣,結交了不少好友。
這其中,與趙明誠的交往尤為頻繁。趙明誠身為禮部尚書之子,書院核心學子,不僅學識淵博,更難得的是性情正直熱忱,待人真誠,對學問、對修行都抱有極大的熱情。但他也有儒生常見的特質——有些固執,認死理,一旦認定某事,便很難輕易改變看法。
王星與他相交,時常一起品鑒金石古物,討論詩詞文章,亦或探討修行心得。王星發現,趙明誠身上那精純的浩然正氣,並非僅僅靠修煉得來,更是其內心秉持正道、言行合一的自然外顯。他談及理想時眼中閃爍的光彩,對待學問時一絲不苟的嚴謹,都讓王星暗自讚歎。\"明誠兄對金石之學的研究,當真令人佩服。\"某日月夜,王星把玩著一方古硯讚歎道。
趙明誠謙和一笑:\"星兄過獎了。不過是些微末技藝,比不得星兄對大道感悟之深。\"這是一個真正沉浸在儒家修持中的君子。
幾次深入交談下來,王星發現趙明誠對李清照那位名動天下的才女劍仙,僅限於聽聞其詩才與劍術之名。月光下,二人對坐亭中,趙明誠手持茶盞,語氣中帶著純粹的欣賞:\"易安居士詩劍雙絕,堪稱當代奇女子。隻可惜一直無緣得見。\"他的眼神清澈,並無半分男女之情的繾綣或異樣。這更讓王星確信那\"姻緣紅線\"的詭異。
看著趙明誠毫無所覺、依舊潛心學問、偶爾還會就某個道法問題向自己虛心請教的模樣,王星心中那份\"棒打鴛鴦\"的計劃,變得愈發沉重和棘手。與趙明誠接觸越多,了解越深,便越覺得此人品行無可指摘。
若他真是那幕後黑手操控的傀儡倒也罷了,可種種跡象表明,他對此事極可能一無所知,同樣是受害者。對一個正直君子行此手段,非王星所願。更何況,兩人已算得上朋友,對朋友下手,更是難上加難。\"這事……越發不好辦了。\"王星偶爾獨處時,會無奈地揉揉眉心,望著窗外搖曳的竹影出神。
至於李清照姻緣紅線本身,王星的探查卻陷入了瓶頸。鑒之法則雖神妙,能清晰看到那根若有若無、連接趙明誠與未知遠方的紅色絲線,但其上縈繞的因果迷霧重重,以他目前之能,竟難以追溯源頭,更看不透其背後牽扯的更深層次的布局。那紅線仿佛直接根植於某種更高層麵的規則之中,被強大的力量遮蔽了天機。
\"涉及大能博弈,果然沒那麽簡單。\"王星並未氣餒,若這等謀劃能被他幾天看穿,反倒不正常了。他決定調整策略,擴大探查範圍——趙明誠的師長、同窗、親友,乃至其家族背景,都可能找到蛛絲馬跡。而這,就需要動用些非常手段了。他那神鬼莫測的變化之術,正好派上用場。
雖然姻緣主線進展不大,但這一個多月的沉浸式交流學習,王星對儒家經典義理、修行體係的了解,可謂一日千裏,進步神速。
他係統地了解了儒修的境界劃分,從養浩然氣的童生、秀才,到文氣外顯、言出法隨的舉人、進士,再到文宮初成、可調動一方文氣的翰林、大儒,直至如陸九淵這般心念與天地文脈相合、幾近\"吾心即宇宙\"的鴻儒之境。每一個境界的提升,不僅需要法力的積累,更重心性的磨礪、道理的通達以及對\"仁義\"等核心觀念的踐行。
他親眼見到一位進士境的儒修,麵對一株即將枯死的古樹,誦讀《孟子》中\"斧斤以時入山林\"的篇章,引動溫和的生機之力,竟使古樹抽發新芽;也曾見一位大儒,對一桀驁不馴的妖將厲聲嗬斥\"爾俸爾祿,民脂民膏\",言出法隨,化作金色枷鎖,令那妖將修為瞬間被壓製大半,麵露惶恐悔恨之色。那浩然大氣的磅礴力量,那以理念和意誌引動天地法則的神奇方式,都讓王星大開眼界。
這股力量,源於內心對\"仁義禮智信\"等大道真理的堅信與踐行,源於\"為生民立命\"的宏大願力,養的是胸中一點不滅的靈光,修的是一身不屈的錚錚鐵骨。它至大至剛,充塞天地,不假外求,卻又能與天地間的正氣長河共鳴,爆發出無窮威力。其\"言出法隨\"並非強行扭曲規則,而是以自身堅信之\"道理\",引動天地間相應的\"法則\"共振呼應,從而實現種種不可思議之神通。
這種修行理念,與道門淬煉金丹元神感應天地、佛門明心見性覺悟真如截然不同,給予王星極大的啟發。
夜幕低垂,靜觀軒內燭火通明。王星盤坐於蒲團之上,心神沉入紫府。身後,三千丈混沌元神緩緩睜開雙眸,周身七百二十個混沌道文如同周天星辰般明滅閃爍。元神掌心,落寶金錢依舊沉寂,全力汲取著混沌蓮子散逸的神秘氣息修複自身。混元界的天道法輪在王星意念驅動下徐徐轉動,界內三千大道法則絲線交織生輝。
王星開始嚐試將月餘所悟的儒門精義引入自身的《混沌衍天道》中。他並非要轉修浩然正氣,而是取其\"神\",融其\"意\"。
他觀想那數百學子齊聲誦讀聖賢書的場景,那匯聚的精神洪流,那種萬眾一心、篤信真理所產生的磅礴力量,被混沌道文吸收演化,融入他對\"音律法則\"、\"精神法則\"的理解中,使其更加凝練浩大。
他回味與陸九淵論\"本心\"時的感悟,那種\"宇宙便是吾心\"的無限自信與擴張性,被混沌道文拆解吸收,滋養著他元神的核心,令其\"混沌衍天\"的意誌更加堅定純粹,帶動空間法則、心念法則的領悟更深一層。
他解析\"言出法隨\"的奧秘,那以自身道理引動天地法則共鳴的模式,被混沌道文模擬推演,融入他對\"因果法則\"、\"契約法則\"從落寶金錢處得來靈感)的理解,使得他對法則的運用更加靈活多變,不再局限於固定的神通招式,更添一種\"口含天憲,言法隨行\"的莫測意味。
他甚至將儒門\"格物致知\"的嚴謹、\"知行合一\"的篤實、\"浩然剛直\"的意誌,都化作養料,投入混沌法則所化的熔爐之中,與原有的道、截、佛諸般感悟一起淬煉、融合。
漸漸地,王星周身氣息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原本返璞歸真、內斂至極的道韻中,漸漸多了一份中正平和、昂揚向上的精神特質,仿佛有無形的文華之光在他體表流轉。紫府元神愈發凝實,眸中混沌生滅的景象裏,竟偶爾有微小的金色文字一閃而逝。
體內太乙中期的法力原本如奔騰的大江,此刻卻仿佛被注入了一種更加堅韌、更加剛直的\"骨架\",奔騰之勢未減,卻更加沉穩凝練,後勁十足!
轟!不知不覺間,那太乙中期的瓶頸竟被這股新生的、融合了儒門精義的力量衝擊得鬆動起來,法力開始向著更高峰攀升!
王星猛然驚醒,立刻強行壓製。修為提升固然可喜,但他深知根基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這融合新知的關頭,更需要時間沉澱打磨,將儒門精義徹底消化,完美融入混沌衍天道,而非單純法力的增長。
他深吸一口氣,周身澎湃的氣息如同潮水般緩緩退去,重新歸於深不可測的平靜。唯有眼底深處,那睿智通透的光芒,比以往更勝。
\"儒門大道,果然有其獨到之處……這一月潛修,獲益匪淺。\"王星緩緩睜開眼,嘴角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雖然主要目標尚未達成,但這份意外的收獲,已讓他的底蘊更加深厚,前路更加寬廣。
他知道,這番儒苑潛修,收獲之巨,遠超預期。這不僅是為探查做準備,更是自身道途上一次重要的積澱與升華。
窗外月色如水,竹影搖曳,仿佛也在為他的領悟而歡欣。
有詩為證:
白鹿苑中潛修客,論道談玄結善緣。
浩然正氣滌神魂,聖賢文章啟洞天。
鑒法難窺紅線秘,誠友更添行事艱。
混沌衍道納百川,根基深鑄待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