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你們不談我們找定北侯

字數:4949   加入書籤

A+A-


    翌日清晨,金陵城籠罩在一層薄薄的、帶著寒意的霧氣之中。
    昨夜的笙歌仿佛被這清冷的空氣滌蕩一空,隻留下權謀算計在暗處繼續發酵。
    一輛看似普通卻用料極為紮實的青幔馬車,碾過濕漉漉的青石板路,悄無聲息地停在了那處幽靜宅院的門前。
    車簾掀開,宇文弘率先下車,他今日換了一身略顯正式的深青色常服;
    臉上帶著一絲刻意營造的、混合著疲憊與興奮的神色,仿佛一夜之間為促成此事殫精竭慮。
    緊跟在他身後的,正是被他連夜拉來的司馬藩。
    司馬藩身著緋色便袍,雖無官服在身,但久居上位的氣度仍在;
    隻是眉宇間積壓著揮之不去的陰鬱和焦慮,手裏緊緊攥著一卷明黃色的絹帛。
    兩人在神色警惕的仆從引導下,快步穿過庭院,徑直走入內廳。
    近衛文墨和九條悟早已起身,正襟危坐在廳中。
    他們並未穿著昨日那般奢華的商人服飾,而是換上了更能代表其身份的、紋飾古樸莊重的扶桑公家禮服;
    神情嚴肅,不見絲毫酒宴上的隨和,顯然已做好了正式交涉的準備。
    廳內氣氛凝重,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無聲的較量意味。
    不等寒暄,司馬藩似乎急於證明自己的能量與事情的進展;
    他深吸一口氣,上前一步,將手中那卷明黃絹帛高高舉起,聲音帶著一種刻意拔高的莊重“兩位尊使!幸不辱命!陛下聖恩浩蕩,已準允所請!
    這便是你們期待的旨意,生意,可以開始了!”
    他的話語在寂靜的廳堂中回蕩,帶著一種一錘定音的意味,仿佛天大的難題已被他輕易解決。
    然而,預想中的激動與感恩並未出現。
    近衛文墨緩緩起身,動作從容不迫。
    他並未去接那卷聖旨,而是先微微躬身;
    行了一個無可挑剔的禮節,然後才伸出雙手,極其謹慎地從司馬藩手中接過那卷沉甸甸的絹帛。
    他的動作更像是在查驗一件重要物品,而非接收一份來自上國的恩賜。
    他小心翼翼地展開聖旨,目光如鷹隼般逐字掃過其上精工繡製的楷書文字。
    他的眉頭越皺越緊,臉上的疑惑之色逐漸取代了最初的嚴肅。
    良久,他抬起頭,目光銳利地看向司馬藩和一旁看似平靜的宇文弘,聲音平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質疑
    “司馬大人,於桑。
    恕我愚鈍,這份聖旨之上,通篇隻見‘欽差總督江南沿海通商事務兼理防海兵備’之職銜,以及整頓海防、管理貿易之權責。然而,”
    他刻意停頓了一下,加重了語氣,“關乎我扶桑國名,關乎重啟朝貢、恢複邦交之字樣,為何隻字未提?
    請問,設立此職,與我扶桑所求之正式通商、重建邦交,有何直接關聯?”
    他的問題一針見血,直接刺破了司馬藩和宇文弘試圖營造的模糊局麵。
    宇文弘心中暗罵一聲“東瀛矮子不好騙”,臉上卻立刻堆起圓滑的笑容,趕忙上前打圓場,試圖用言語模糊焦點“近衛閣下,您真是心細如發。
    然則,凡事都需講究個循序漸進,欲速則不達啊。
    此等關乎兩國百年交往之大事,牽扯甚廣,豈能一蹴而就?
    陛下設立此職,授予專斷之權,已是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這便是我朝最大的誠意體現!
    具體的通商之事,日後自有這位欽差大臣也就是本人與貴方細細磋商嘛。”
    九條悟在一旁聽著,此刻也按捺不住;
    他雖不如近衛文墨心思縝密,但也聽出了其中的不對勁。
    他粗聲粗氣地開口,話語直接了許多“於桑,我們同意循序漸進!
    但循序漸進的的前提,是雙方都有誠意!
    既然陛下已有善意,那為何不現在就展現更大的誠意?
    比如,立刻依照藩屬國禮節,安排我等入住鴻臚寺,登記造冊,確立我等正式邦交使節的身份!
    這才是合乎禮法的、真正的誠意!
    敢問,這份旨意裏提到的‘總督江南沿海通商事務’,與我們扶桑使團的身份,又有何直接關係?”
    這番話如同重錘,敲在宇文弘和司馬藩的心頭。
    鴻臚寺?登記邦交使節身份?這倆鬼子懂行啊。
    這簡直是要把一切擺到明麵上,將私下暗箱操作變成公開的國事活動!
    這完全背離了他們的初衷。
    宇文弘幫扶桑牽線搭橋,根本目的並非為了扶桑和大魏的利益,而是為了借助這條白銀通道,作為自己重返大魏權力核心的晉身之階!
    他需要的是可控的、隱秘的、能被他攥在手裏的利益交換,而不是幫助扶桑和大魏建立光明正大的正式邦交。
    那樣一來,功勞是大魏朝廷的,是鴻臚寺的,與他這個“於弘”有何關係?
    他隨時會被踢出局,如何能滿足他巨大的政治野心?
    公開恢複邦交,意味著要公然推翻神宗皇帝定下的祖訓!
    這口“數典忘祖”、“不孝不仁”的天大黑鍋,當今皇帝曹禎是絕對不願意背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看看他加稅聖旨上的措辭——“勉從廷議,暫累吾民一年”
    就能明白這位年輕皇帝的執政風格好處他要,聖名他也要,而罵名和責任,那都是“廷議所迫”。
    讓他親自下旨違背太爺爺的祖訓?簡直難於登天!
    宇文弘臉色微變,強笑著繼續周旋“九條先生誤會了!誤會了!
    這‘總督江南沿海通商事務’,正是陛下的權宜之計,高明之處啊!
    先讓生意做起來,讓雙方都得利,緩和氣氛,建立互信。
    至於直接恢複邦交、重開朝貢,如此重大國策,豈能不經過朝堂充分議政?
    那還需從長計議,還需時日啊……”
    近衛文墨聽著這蒼白無力的解釋,嘴角勾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
    他不再糾纏於職銜名稱,而是提出了一個更直接、更致命的要求“既然於桑言及需朝議決策,陛下聖斷。
    那我等便直接請求覲見天朝皇帝陛下!
    我等願當麵呈遞我國天皇陛下與將軍殿下的國書與誠意,親自向大魏皇帝陛下陳情,表達我扶桑願重修舊好之赤誠!”
    此言一出,司馬藩臉色瞬間煞白,幾乎失態地連連擺手“不可!萬萬不可!”
    見了皇帝?那還了得!
    那等於直接把皇帝陛下拉下水!公然玷汙皇上的聖名。
    這份密旨之所以連“扶桑”二字都不敢提,就是為了給皇帝留足退路和緩衝。
    如果真的讓這兩個扶桑人跑到皇帝麵前提出恢複邦交,那場麵將如何收拾?
    皇帝是答應還是不答應?
    答應則違背祖製,不答應則徹底斷絕這條路。
    無論哪種結果,都意味著他們此前所有的暗中操作徹底失敗,甚至可能引來滔天大禍!
    如果他們能有辦法讓皇帝直接接見扶桑使臣,又何必如此大費周章地繞這麽大一個圈子?
    雙方各執一詞,爭執不下,氣氛越來越僵。
    九條悟似乎失去了耐心,他猛地站起身,臉上帶著蠻橫與不耐煩的神色,拋出了昨夜兩人商量的殺手鐧“既然天朝如此為難,規矩繁多!
    那這筆生意不做也罷!我等即刻返回扶桑複命!
    聽說北疆那位定北侯爺,是個極愛做生意、極爽快的人物!
    一年幾百萬兩白銀的生意,相信他一定會非常感興趣!我們不如去找他談!”
    喜歡燕山血旗開局千戶所暴殺天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燕山血旗開局千戶所暴殺天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