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投降【四】
字數:4513 加入書籤
答案很快便揭曉———原來此時在前線交戰的薩巴特軍,是由親臨戰場的總指揮官直接指揮的部隊。
這位指揮官擁有自行判斷是否進攻的充分權限,因此在占領馬什代爾後,尚未接到本部【已發布無條件投降聲明,立即停止進軍】的電報前便已率軍出擊了。
於是不幸的是,由於我們全速追趕的緣故,此刻已經超出了軍議團的通信極限距離。
就這樣,無條件投降的情報未能傳達到最前線,
“.......喂,讓他們突破這裏可不妙吧!?”
軍議團軍隊終於逼近了通往首都的最後一道關卡。
隻要突破此處就能直取首都———他們已兵臨穆鬆要塞城下。
——————
穆鬆要塞是一座作為首都門戶而設計的小型要塞。
雖然其作為軍事要塞的規模不及馬什代爾,但由於建造在險峻山道的隘口處,依然能發揮相當堅固的防禦功能。
若要進軍首都,雖非不能繞道森林避開這座要塞,但行軍速度將大幅下降。
若要以大軍進攻,終究還是不得不攻陷這座要塞。
反之隻要突破這座要塞,之後便能毫無阻礙地直抵奧斯丁首都“溫州”。
換言之,穆鬆要塞正是奧斯丁名副其實的最後壁壘。
一旦此處被突破,讓專精炮擊的現代魔導師部隊包圍首都,恐怕不出數日都城就會化為焦土。
“少校,我們該怎麽辦?”
“......我們已是無條件投降之身。就算對方失誤燒毀城市,我們也沒資格抱怨。”
“所以您是打算就這樣袖手旁觀看著首都被焚毀嗎?”
“我沒這麽說。”
倫威爾少校望著不肯停止進軍的敵軍,陷入苦惱。
此刻正猶豫是否該將所有殘餘戰力留在穆鬆要塞進行阻擊。
這個抉擇令他躊躇不決。
“我認為應該打一仗讓他們冷靜下來。”
“若進行阻擊,會被視為仍有繼續戰爭的意圖。那樣反而會招致城市焚毀之禍。”
最令倫威爾少校困擾的正是這點。
即便為守護首都,在無條件投降後采取戰鬥行動,很可能被懷疑投降誠意。
若因自己多此一舉導致戰爭延續,那就本末倒置了。
“可敵軍不也在我們無條件投降後繼續進攻嗎?雖然他們用信鴿聯絡,但顯然中央指揮部根本沒協調好吧?”
“.......”
“那敗退的我們出現配合失誤,又有什麽不合理呢?”
與消極的少校形成鮮明對比,加爾巴克小隊長力主迎擊。
我們這邊通訊設備也有問題,就裝作沒理解無條件投降的意思,主張迎擊吧。
“無條件投降不就是為了避免首都遭襲嗎?要是就這樣放他們通過,還不如不投降。”
“.......”
“然後等戰後,少校閣下負起責任被處決不就得了。”
“你這家夥,還是一如既往地胡言亂語。”
倫威爾少校早已做好了戰後被處決的心理準備。
既然如此,再多兩三條罪狀也無所謂。
反正是要被處決的倫威爾少校負責,就該選擇交戰。
———這就是加爾巴克小隊長的建議。
“那些已經逼近首都的家夥們,必將會成為最先攻入首都的部隊。如果我們在這裏迎戰,他們怎麽可能不把怒火發泄到市民身上?遷怒於市民是必然的。”
“那種事,讓敵人痛快取勝不就行了。關鍵在於———隻要讓他們采取戰鬥行動來拖延時間就夠了吧。”
加爾巴克小隊長提議的戰術是:
“招募敢死隊員,用幾十人應戰。當然會被打得體無完膚,但正因如此才好。薩巴特軍也能痛快殲滅可恨的我們,心情舒暢吧?”
“.......”
“隻要把這些家夥當棄子,我方就不會有重大傷亡。沒有理由不實施。”
這可謂是所謂的“舍身誘敵”戰術。
更是所謂的,【殿軍敢死隊】戰術,就如同蜥蜴斷尾求生一般,是以少數決死部隊殿後、為主力爭取脫逃時間的無奈之策。
而殿軍戰術也確實有效。
“但誰會願意幹這種差事?”
不過這種戰術的前提是———必須存在足夠數量甘願赴死也要戰鬥到底的壯士。
“就算是我,也開不了口命令部下【去死】啊。"
“啊,那完全沒問題。”
麵對倫威爾少校的詰問,加爾巴克小隊長氣定神閑地答道:
“現在開始招募誌願者就行。依我看,至少能集結幾十號人。”
........
若能從這裏突圍,戰爭就結束了。
就能從這地獄般的戰場活著回去。
但若加入殿軍部隊,基本注定有去無回。
不被允許取勝,隻為爭取須臾時間,注定要被敵軍碾碎的使命。
誰會自願接下這種任務?
“......好吧,既然你這麽說了,那就試試看吧。”
倫威爾少校采納了加爾巴克小隊長的建議,開始募集敢死隊員。
他表示若真能湊夠人數,就采用加爾巴克小隊長的作戰方案。
但若募集失敗———就老老實實放棄要塞撤退。
“......小隊長。說實話我不認為這種條件下會有士兵響應。”
“怎麽圖裏,你這家夥不打算來嗎?”
“我認為自己難當此任。”
“哈,也是。多你一個新兵衛生兵也沒差別。”
我實在無法想象會有幾十個這樣的傻子存在。
完全不明白加爾巴克小隊長閣下憑什麽如此篤定。
我甚至確信———根本不會有人應征。
————————
“以下為54名。”
然而,現實卻是———
他們被編入的,是一支不允許生還、不允許勝利,僅僅為了赴死而組建的敢死隊。
“我自願加入穆鬆要塞防衛部隊。”
超過50名誌願兵湧到了倫威爾少校麵前。
“......加爾巴克,連你也?”
“沒錯,是的,”
為了保護更多人而犧牲少數,這在戰爭中是常有的事。
但每個人心裏都該有個念頭:“隻要抽中下下簽的,不是自己就好。”
但我從未想過,竟會有這麽多主動來領下下簽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