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投降【七】

字數:4553   加入書籤

A+A-


    【拒絕無條件投降,是收受企業賄賂的政府高官所為。】
    即“因停戰太過突然,製造武器彈藥的企業出麵幹預”的傳言。
    當時薩巴特聯邦國民被課以重稅,財產全數充作兵器軍備。
    因此這場戰爭雖令國民怨聲載道,但對經營軍用物資的企業而言,卻是宛如獎金般的【戰時特需泡沫期】。
    由於敵軍兵力近乎奧斯丁兩倍,物資生產永遠供不應求。
    企業生產的所有商品都能被政府用公款收購。
    正因當時局勢如此"美味",在這般暴利驅使下,企業們為應對持續不斷地十年的長期戰爭不斷擴建生產線。
    然而,由於希爾芙攻勢,東西戰爭突然走向終結。
    對企業而言,他們投入巨資整備的生產線若突然失去需求就麻煩了。
    戰爭這場狂歡結束了,企業們預計將麵臨收入銳減。
    於是有傳言說———這些企業或許賄賂了當局,要求【至少讓我們清空現有庫存前繼續戰爭】。
    這就是那個漆黑的傳聞。
    此外還有另一種說法:是希爾芙·諾娃希望延續戰爭。
    傳言她提出荒謬建議:【我們招致太多怨恨了,應該通過減少人口來防止奧斯丁國民叛亂】,軍方聽從了這一主張。
    不過本人堅決否認此事。
    況且當時的她不過是布魯斯塔夫將軍的附屬品,根本沒有那種權力。
    這說法恐怕是後人基於對她的印象,覺得【像是希爾芙會提出的主意】而衍生出來的。
    無論如何,當年薩巴特政府為何做出這種決定,真相仍被黑暗籠罩。
    但若【收受企業賄賂延續戰爭】的傳聞屬實,那將是何等冷酷傲慢的決定———
    他們默許對奧斯丁民眾的屠殺,隻為中飽私囊。
    這絕對不可饒恕。
    “啊,我看見了。”
    此時的溫城,已經沒有什麽像樣的戰鬥力了。
    正規軍加上我們這些殘兵敗將也不足五百人。
    雖然從馬什代爾運出了武器彈藥,但其中會用槍的人幾乎沒有。
    “來殺我們的惡魔大軍......看得見了———”
    對於溫城的市民們來說。
    遠遠望見薩巴特聯邦正規軍鋪天蓋地逼近的光景,該是何等恐怖。
    “無路可逃,逃到哪裏都一樣.......”
    “想向那些惡魔報仇雪恨的,站出來!”
    “至少要爭取時間讓婦孺逃走!”
    市民中也有勇敢挺身而出的人。
    他們拿起運來的武器彈藥,向我們這些殘兵學習使用方法。
    “要死就一起死!”
    “等敵人來了,就把房子燒掉!”
    也有對一切絕望,打算全家自殺的家庭。
    他們想在最後的時刻,相擁在充滿快樂回憶的家中。
    “逃吧,逃到天涯海角———”
    “能帶走的都帶走,一定要活下去!”
    還有許多人漫無目的地想要逃往遠方。
    他們眼中浮現出深重的絕望,發瘋似地狂奔而去。
    在這般喧囂之中,我卻連一步都邁不出去。
    總覺得整個人恍恍惚惚,仿佛置身於一場虛實難辨的夢境。
    “喂小鬼,發什麽呆!”
    這時我才意識到,羅德裏一直在用力搖晃著我的肩膀。
    “現在可不是犯傻的時候啊!”
    想必當時的我,臉上一定寫滿了不堪吧。
    隻能瞪大雙眼,任憑思緒停滯,呆望著步步逼近的薩巴特士兵。
    —————————
    希爾芙·諾娃無疑是這場東西戰爭的主角之一。
    這位打破長期戰線僵局、幾乎為薩巴特帶來全麵勝利的少女,堪稱推動曆史的天才也不為過。
    倘若戰爭在此刻終結,她本應被後世譽為救國英雄。
    然而現實卻是,在後世的史書中,西爾芙的名字總是與“某個男人”相提並論。
    她所獲得的最終評價是———“史上最愚劣的庸將”。
    誠然,她此後確實犯下了諸多致命錯誤。
    但必須承認,正是由於被拿來與那個男人比較,她的評價才被大幅貶低。
    換言之———或許可以說,“隻怪她的對手太過耀眼”。
    僅憑一己之力撼動曆史的事例屢見不鮮。
    正如希爾芙所證明的那樣,那些能推動時代巨輪的天才總會在世界各地以某種概率誕生。
    然而這些天才大多因不被庸眾理解而終生埋沒。
    正因為無人能懂,他們的才華得不到賞識,最終帶著未竟之誌,走完人生。
    希爾芙·諾娃之所以能登上曆史舞台,完全得益於諸多偶然的疊加———
    她的父親布魯斯塔夫恰巧是薩巴特軍中的實權人物,又恰好具備賞識女兒才能的器量。
    因此能站上曆史聚光燈下的天才,實在是鳳毛麟角。
    那些不夠幸運的天才們,最終隻會作為怪人被世俗的塵埃掩埋。
    ————而在這個時代,其實還存在著另一位不幸的天才。
    時間回溯到我們逃亡至溫城的前一日—————
    由於情報傳遞存在時間差,薩巴特軍正是在此刻宣布拒絕無條件投降並重啟進攻。
    薩巴特聯邦將過剩的武器彈藥毫不吝惜地傾注到所有戰線......
    然而就在全麵攻勢即將展開之際......
    “請求入室許可。”
    “來了嗎。”
    但在攻勢發起的約十天前。
    南部戰線指揮部曾傳喚過一名男性校官。
    “初次見麵,亨利中校閣下。”
    “辛苦了,伯恩——”
    他的名字是伯恩·瓦羅少尉。
    這位名叫伯恩的軍官,以尚可的成績從軍校畢業後,曾被允許作為見習參謀軍官工作。
    然而因【某個理由】在一年前被打上【參謀失格】的烙印,被貶為文職人員。
    那個所謂的理由———
    竟是因為他在一年前就提出了與希爾芙·諾娃完全相同的【全戰線多點同時突破作戰】方案,結果被認定為缺乏現實作戰規劃能力的參謀軍官。
    伯恩在文書工作方麵還算勝任,因此這一年來他始終作為幕後人員,在南部戰線處理各種雜務。
    然而兩周前———
    當聽聞希爾芙·諾娃的多點突破戰略導致奧斯丁軍全軍覆沒的消息後,時任南部戰線指揮官的亨利中校突然想起了伯恩,慌忙將他召至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