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青史遺蹤
字數:2997 加入書籤
·青史遺蹤
一)
後梁開平三年的盛夏,終南山腳遭遇百年大旱。老獵戶孫五為尋水源鑽進一處荒廢山洞,火把照見石壁上的刻痕時,驚得跪倒在地——整麵洞壁刻滿栩栩如生的壁畫:白衣女子撫琴引鹿,月下少年化形結發,還有萬箭穿心時淚落成雨的瞬間。
"找到了!"隨行的少年突然驚呼。他指著角落裏的石龕,裏頭供著支白玉短笛,笛身纏繞的金絲仍泛著微光。孫五剛觸碰笛子,洞外突然雷聲大作,久違的甘霖傾盆而下。
二)
雨幕中,少年發現石壁最深處藏著幅特殊刻畫:女子乘鹿駕雲遠去,留下的空庭裏站著個玉角孩童,手中捧著對青玉梳。梳齒間纏繞著兩縷發絲,一銀白一鴉青,在石刻上竟顯出真實的柔光。
"快看日期!"孫五抹去壁角的苔蘚,露出"天佑四年"的字樣——那已是二十年前的舊曆。雨水衝刷下,更多刻痕顯現出來,記載著柳氏女與鹿仙的完整傳說,末尾還附了首《鹿鳴》曲譜。
三)
村裏最老的瞎子李聽到笛聲,枯瘦的手指突然劇烈顫抖。他摸索著從床底取出個積滿灰塵的木盒,裏頭靜靜躺著半塊月牙玉——正是當年青嬋留給陸昭的信物。
"那丫頭臨走時..."老人渾濁的眼裏淌下淚來,"把這玉塞給我孫兒治病..."他顫巍巍指向窗外聽鹿別院的廢墟,"結果當夜就..."
村民們順著望去,赫然看見雨中的廢墟上空浮現出海市蜃樓:白衣女子正將發間玉簪別在孩童額間,而銀發男子跪地痛哭,鹿角寸寸斷裂。
四)
孫五帶著白玉短笛下山時,遇到個遊方道士。那道人一見笛子就變了臉色,從袖中抖出麵銅鏡——竟是玄都觀那麵前塵鏡!
鏡中映出的不是當下景象,而是二十年前的聽鹿別院:青嬋躺在病榻上,心口金紋正緩緩消散。陸昭將新生鹿角抵在她眉心,自己卻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衰老下去。
"共生契反噬..."道士歎息著指向鏡中一角。隻見個玉角孩童被阿霜牽著,懵懂地望向父母。他額間玉簪突然發光,將兩道魂魄吸入簪中。
五)
村裏開始流傳奇事:每逢幹旱,隻要在聽鹿別院遺址上彈奏《鹿鳴》曲,必有甘霖降臨。有次幾個頑童不信邪,故意砸毀了村民新建的小祭壇,結果當晚家家戶戶都夢見個玉角孩童站在床前,手中梅枝輕掃過他們額頭。
次日清晨,砸壇的孩子全都高燒不退,直到家人捧著靈芝到廢墟前磕頭認錯,才見一道銀光掠過,孩童們額上浮現出淡淡的鹿角紋,熱症頓消。
六)
開平五年,朝廷派欽天監來查訪異象。官員們剛挖開別院地基,就掘出口冰棺。棺中躺著對相擁的璧人,男子銀發鹿角,女子眉間朱砂,宛如生時。更奇的是,他們懷中抱著對青玉梳,梳齒間纏繞的發絲仍泛著金光。
"快看棺底!"有人驚呼。冰棺下方刻著密密麻麻的小字,記載著靈鹿族修煉秘法,末尾卻寫道:"得我傳承者,需立誓守護終南山生靈,違誓者當受萬箭穿心之苦。"
七)
當夜暴雨如注,欽天監眾人被困山中。為首的官員貪念大起,偷偷折返想盜取冰棺,卻見棺前立著個玉角少年,模樣與壁畫中的孩童一般無二。
"父親母親不喜被打擾。"少年聲音空靈,手中梅枝輕點地麵。官員驚恐地發現自己的手腳正逐漸木質化,最終化作株人形梅樹,紮根在別院廢墟前。
雨停後,冰棺與少年都已不見,唯有人形梅樹開出滿枝紅蕊,香氣傳遍十裏八鄉。村民們在樹下立了塊碑,刻著"鹿仙夫婦合葬之處"。
八)
又過了十年,終南山下來了個遊學士子。他在碑前彈了曲《鹿鳴》,突然有位銀發道人現身,贈他支白玉簪。士子細看發現,簪頭月牙玉中竟封著片小小的護心鱗。
"這是..."士子剛開口,道人已化作白鹿躍入雲海。當晚他夢見自己成了柳明遠,正抱著外孫講述女兒幼時的趣事。醒來時懷中真的多了個錦囊,裏頭裝著幅畫:青嬋與陸昭乘鹿駕雲,身後跟著個玉角少年。
九)
大旱之年越發頻繁,鹿仙顯靈的傳說也越傳越廣。終南山腳的祠堂擴建了三次,供台上除了"鹿仙夫婦"的牌位,近年又添了"玉角童子"的神像。奇怪的是,無論香火多麽旺盛,神像手中的梅枝永遠鮮嫩如初。
有個雲遊僧人道破天機:"那哪是什麽梅枝,分明是當年崔琰被點化的右臂!"眾人細看,果然在梅枝底部發現隱約的"崔"字烙印。更駭人的是,每逢亂世將至,梅枝就會滲出暗紅汁液,宛如鮮血。
十)
千年後的終南山成了旅遊勝地。考古隊在聽鹿別院遺址下發掘出完整的石刻,其中記載的《鹿鳴》曲譜被複原演奏時,整個景區突然降下太陽雨。
導遊小姐指著玻璃展櫃裏的白玉短笛說:"這是鎮館之寶,每當幹旱..."話音未落,笛子突然自鳴一聲,驚得遊客紛紛拍照。隻有個戴鹿角發卡的小女孩注意到,展櫃玻璃上悄然浮現出兩個牽手的人影,轉眼又消散在陽光裏。
山間起霧了。霧氣中隱約傳來琴聲與鹿鳴,還有孩童清脆的笑。護林員說這是山風穿林的錯覺,可每個聽過的人都說,那笑聲裏帶著玉器相擊的清脆回音。
本卷終,下個故事更精彩
喜歡陰陽鬼嫁請大家收藏:()陰陽鬼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