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明孝陵祭祖
字數:5243 加入書籤
處理完南京的事情的事情之後,皇帝下旨,祭拜明孝陵
祭前三日,崇禎移居齋宮,著素服,不飲酒、不食葷、不近女色。
每日辰時,由禮部侍郎捧《洪武禮製》誦讀齋戒條例。
祭前一日,尚膳監進素膳十二道,崇禎僅用清粥一盂。
祭祀當天的五更時分,神宮監太監已將祭器陳列完畢:
享殿正中設太祖神位,覆明黃雲龍緞
供案上陳設:太羹、和羹、黍、稷、稻、粱各一籩
兩側列:爵三、鉶二、簠簋各二
殿外丹墀設燎爐,高六尺,專供焚帛
寅時三刻,崇禎著十二章袞冕出宮:
前導:錦衣衛大漢將軍二百人,執金瓜、斧鉞
中列:教坊司樂工奏《中和韶樂》
後隨:文武百官著祭服,按品級持象牙笏
途經朝陽門時,南京市長率耆老跪獻三牢牛、羊、豬),崇禎親自驗看犧牲毛色。
日出清晨,南京紫金山。
薄霧繚繞,鬆柏森然。
至下馬坊,崇禎降輦步行。
崇禎皇帝身著十二章袞冕,腰佩玉圭,在禮部官員的引導下,緩步踏上明孝陵神道。
神道兩側:
石象生披紅綢,軍校持戟肅立。
文武百官分列左右,錦衣衛、禦林軍持戟而立,肅穆無聲。
每過一裏,鴻臚寺官唱讚:
"趨——"
至欞星門,崇禎整冠束帶,由讚引官導引
副總理張福臻高唱:
"跪——"
崇禎雙膝跪於享殿前,三叩首。
殿內供奉太祖朱元璋畫像,威嚴凜然,仿佛穿越兩百餘年,仍注視著這位後世子孫。
"不肖子孫朱由檢,謹告太祖高皇帝在天之靈。"
崇禎聲音低沉而堅定,
"今國事艱難,內憂外患,然孫兒必承太祖遺誌,肅清吏治,重振大明。"
他雙手奉上祭文,由司禮監太監王承恩接過,焚於鼎中。
青煙嫋嫋,隨風升騰,似與太祖之靈相接。
禮畢,崇禎起身,環視群臣,緩緩道:
"太祖以布衣提三尺劍,驅除胡虜,恢複中華。今朕登基三載,雖誅魏閹、平流寇,然天下未靖,朕豈敢懈怠?"
眾臣俯首:"陛下聖明!"
三日後,禦駕離南京,北上鳳陽。
龍輦前後,三千禦林軍護衛,旌旗獵獵。
沿途百姓跪伏道旁,山呼萬歲。
崇禎命人撤去鑾駕華蓋,以示簡樸。
行至滁州,忽有快馬飛報:
"陛下!鳳陽知府奏報,皇陵享殿年久失修,恐有損毀,請暫緩行程!"
崇禎眉頭一皺:
"朕三日前才命人查驗,何來損毀?"
閻應元低聲道:
"陛下,鳳陽知府劉榮乃東林餘黨,此番恐有詐。"
崇禎冷笑:
"傳旨,加速行進,朕倒要看看,誰敢阻朕祭祖!"
五日後,禦駕抵鳳陽。
鳳陽乃太祖故裏,皇陵規模宏大,但此時享殿前卻雜草叢生,殿門漆色斑駁,顯是多年無人打理。
崇禎麵色陰沉,問鳳陽知府劉榮:
"劉愛卿,朕每年撥銀修繕皇陵,錢都花到哪去了?"
劉榮跪地顫抖:
"陛下明鑒,近年天災頻仍,錢糧皆用於賑災......"
"放屁!"
崇禎厲聲打斷,
"朕查過戶部賬冊,鳳陽修陵銀兩從未短缺!閻應元!"
"臣在!"
"帶人去劉榮府上,給朕搜!"
半個時辰後,國安部回報。
閻應元呈上一本賬冊:
"陛下,劉榮府中抄出白銀二十萬兩,田契千頃,另有......"
他頓了頓,
"皇陵專用的金絲楠木三十根,竟被他私藏家中,充作梁柱!"
崇禎怒極反笑:
"好一個清官!連祖宗陵木都敢貪!"
劉榮癱軟在地:
"陛下饒命!臣......臣隻是一時糊塗......"
"一時糊塗?"
崇禎一腳踹翻他,
"太祖陵寢荒廢,你卻在府中享樂!來人!拖出去,淩遲處死!夷三族!"
“閻應元,你安排專人到鳳陽,給朕好好的查查,看看還有誰!”
“心思打到了祖陵,欺天了!”
“無論是誰,一概夷三族!”
次日,崇禎親自主持祖陵祭禮。
鳳陽皇陵享殿已被連夜清掃,煥然一新。
崇禎換了一身素服,未戴冕冠,以示哀思。
他跪在享殿前,望著太祖父母的靈位,沉聲道:
"不肖子孫朱由檢,謹告仁祖淳皇帝、淳皇後在天之靈。今吏治腐敗,致祖宗陵寢蒙塵,孫兒之罪也!"
言罷,他重重叩首,額抵青磚,久久不起。
張福臻和王在晉見狀,低聲勸道:
"陛下,保重龍體......"
崇禎緩緩抬頭,眼中含淚:
"朕非為私情而悲,實因天下糜爛至此,愧對祖宗!"
他起身,轉向隨行百官:
"今日起,鳳陽皇陵設守陵軍五百,由中都留守司直管。凡貪墨陵銀、怠慢祭祀者,誅九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祭禮畢,禦駕啟程返京。
行至淮河畔,崇禎獨立船頭,望著滔滔河水,對身旁的徐光啟道:
"徐卿,朕此番南巡,誅貪官、整吏治、開學堂、建船廠,看似雷厲風行,然天下積弊已深,非一朝一夕可改。"
徐光啟躬身:
"陛下聖明。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
"朕都知道,但是朕等不及那麽久了,不破不立!"
崇禎斬釘截鐵,
"太祖當年若顧忌重重,何來大明三百年基業?朕寧可背負暴君之名,也要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陛下所言甚是!亂世當用重典!”
張福臻在皇帝身側,開口說道;
“雖然目前國內局勢平穩,但是建奴未滅,隨時都有可能攻我大明。攘外必先安內,在和建奴決戰之前,要掃平國內所有的牛鬼蛇神。”
“張大人所言甚是,臣也是持此看法,且需要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持續打擊,方可穩定局勢。”
夕陽西下,龍舟破浪而行。
崇禎的身影在餘暉中拉長,仿佛與兩百年前的太祖隔空相望。
“傳旨,去淮安!”
皇帝一行奔向淮安,在那裏又是一次人頭滾滾!
注:本章節所有流程均參照《大明集禮》《明實錄》等史料記載,這是創作以來,最難寫的一章。實在是因為皇帝的祭祀流程複雜,我翻了大量的資料才敢下筆。)
喜歡愛情江山朕都要請大家收藏:()愛情江山朕都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