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整頓漕運
字數:6939 加入書籤
黎明破曉之際,漕運總督府內燈火輝煌。
河道總督楊一鵬身披朝露,虔誠地跪立於碼頭之上,凝視著晨霧中緩緩而來的龍舟旗幟,喉結上下起伏。
"臣漕運總督楊一鵬恭迎聖駕......"
"免了。"
崇禎皇帝未待其行禮完畢即躍下跳板,鹿皮靴輕踏濕滑的青石地麵,
"朕的漕糧何在?"
楊一鵬驚訝地抬頭,正巧迎上皇帝睫毛上掛著晨露的銳利目光。
"陛下所言,是指今年北運的......"
"今年三月應到的四百萬石漕糧!"
崇禎突然抄起碼頭賬冊投向水麵,"撲通"聲巨響,
"時至六月,漕糧仍未送達!"
“立即帶朕前往倉庫一探究竟。”
清江浦西倉外,新任戶部侍郎蔣德璟正指揮人員開啟倉門。
發黴的穀粒如洪流般湧出,伴隨著碩大的老鼠落在眾人腳下。
"情況堪憂。"
崇禎用佩劍挑起變質的稻穀,
"楊總督,這便是能存放三年的"幹廒"嗎?"
楊一鵬慌忙跪下:
"定是近日連綿的陰雨......"
"胡言!"
漕運把總趙大勇突然衝出人群,
"陛下!這些糧去年十月便已黴變!楊大人逼迫我們以陳糧充新糧,每石克扣三錢銀兩......"
"押下去!"
楊一鵬厲聲命令。
"且慢。"
崇禎劍尖抵住楊一鵬咽喉,
"讓他說完。"
在深夜的淮安府,汪慶功府邸內,十二家船幫首領圍繞著西洋自鳴鍾,氣氛凝重,默不作聲。
"各位無需擔憂。
汪慶功輕輕轉動翡翠扳指,
"我們的漕船遭遇火災,損失超過六成......"
"朝廷絕無可能查驗出來,是嗎?”
在暗影中,閻應元率領國安部特工突襲而至,
當繡春刀觸及脖頸之際,汪慶功高聲呼喊:
"我要麵見皇上!我有密奏!"
在行轅大堂上,汪慶功顫抖著呈上供狀:
"楊一鵬縱容家奴私設‘水兌銀’,每船抽取五兩......"
"僅此而已?"
崇禎皇帝拈弄著從汪宅搜出的和田玉鎮紙,
"那麽,讓朕來陳述——
他突然將玉鎮紙折斷,
"去年,你們利用‘沉船’之名私售漕糧達八十萬石!"
在一片寂靜之中,蔣德璟手捧賬冊驚叫:
"陛下!這夾層中記錄著賄賂京官的......"
"念吧!"
"兵部侍郎張鳳翔收受銀兩六千兩,禮部......"
"足夠了。
崇禎皇帝起身時,玉佩叮當作響,
"楊一鵬將受淩遲之刑,汪慶功立即處決,涉及此案的官員——
他一腳踢翻案幾,
"一律押解進京!"
翌日晨曦初現,崇禎帝身著便裝,佇立於漕船甲板之上。
資深舵工李三接過皇帝遞予的炊餅,卻因敬畏之情溢於言表,婉拒道:
"萬歲爺,此舉折煞小人了......"
"老丈,請安心食用此物。”
崇禎帝堅持相贈,
"請向朕詳述‘漕耗’之事。”
李三含淚拆開黴變的炊餅,
"每石正糧需額外征收八鬥‘耗米’,然而楊大戶家的家奴仍需‘淋尖踢斛’......"
他突然撩起衣襟,露出胸前那交錯的鞭痕,
"無法完成任務者,將受到嚴厲的‘漕棍’懲罰!"
崇禎帝手指深陷船舷木縫之中,以至於木刺穿透皮肉,竟渾然不覺其痛。
黎明時分,淮安碼頭迎來了一位尊貴的客人——崇禎皇帝。
他親自登上了漕船“天字叁拾柒號”,開啟了此次巡查的序幕。
隨著船身輕微的搖晃,船板發出吱呀作響的聲音,財政部侍郎蔣德璟立即上前關切地提醒:
"陛下,此船為平底淺船,吃水僅二尺,可順利通過呂梁洪的急流險灘。"
崇禎皇帝以腳探試船板的間隙,
"然而,《漕船誌》記載,標準漕船應選用杉木材質,此船為何使用鬆木?"
老船工情急之下跪地稟報:
"萬歲爺英明!杉木已被楊總督替換,鬆木遇水易膨脹,行至德州恐將......"
崇禎皇帝冷笑一聲,突然抽出佩劍,劍尖刺入船板三寸深,
"果真未加煮蠟處理!即刻傳令:所有新造漕船必須使用經過蒸煮處理的江西杉木,船板厚度不得低於一寸二分!"
在檢查“兌運法”的執行情況時,崇禎皇帝隨手拿起一把稻穀,任其自然流下:
"此稻穀濕度不符規定。據《天工開物》所載,漕糧需曝曬七日,此批糧食最多僅曝曬了兩天。"
漕丁們麵麵相覷,一時無言。老倉頭鼓起勇氣說道:
"皇爺,現今我們均采用"插簽法"來檢驗糧食的幹濕程度。"
他取出三寸長的鐵簽插入糧袋,
"若簽頭無潮氣,則表明糧食幹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崇禎皇帝接過鐵簽,果斷將其折斷,
"如此短的鐵簽,無法真正檢驗出糧食內部的濕度!即刻傳旨:改用"雙套席"法儲存糧食,內層使用透氣的葦席,外層包裹防水的油布。同時,製作"驗糧銅鬥",每石糧食必須經過銅鬥而不粘連方為合格!"
崇禎皇帝一行人抵達清江浦閘口進行巡視,
他凝視著那渾濁的河水,不禁問道:
"為何尚未開啟閘門?"
河道官員誠懇陳述:
"啟奏陛下,近期黃河突發倒灌現象,導致泥沙大量淤積於閘槽......"
"胡言亂語!"
張福臻隨即搶奪竹篙並將其插入河中,
“瞧此篙痕!顯然是你們為索取"過閘費"而故意拖延工期!”
轉而向工部主事指出:
"憶及潘季馴所著《河防一覽》所述,閘底應鋪設蜊灰即牡蠣燒製的石灰)以防止淤積?"
"張大人博學多才!"
工部主事大感震驚,
"然而近年來均采用普通石灰......"
"那麽立即改用水泥澆築!"
崇禎皇帝怒氣衝衝地推開閘門機關,
"若再有閘官受賄被朕發現,必將其家族盡數處死!"
巡視至淮泗交匯處,崇禎皇帝指著岸邊歪斜的“水則碑”測量水位的石碑):
"《漕河圖誌》規定每十裏設置一座,此處為何缺失數座?"
隨行官員冷汗直流。
崇禎皇帝未待回答,即刻命令:
"調集河南征伐所得的棗木樁,每根長達三丈,用"羊角碾"將其夯實入河底。同時設置"混江龍"即清淤鐵耙)十台,確保每日疏通河道,不得有絲毫懈怠!"
突然又指向遠處:
"那艘船是何物?"
"啟奏陛下,那是"漂沒船"......"
官員們一時語塞。
"哼,難道是專門製造偽沉船的?"
崇禎皇帝冷笑,
"來人!將船上"水密艙"全部拆解檢查!"
第三日清晨,淮安府衙前,新立的“漕運新政鐵碑”在晨曦中閃耀著莊嚴的青輝。
崇禎皇帝在公眾麵前鄭重宣布:
"一廢止‘淋尖踢斛’,推行標準斛;"
"二禁止‘水兌銀’,設立河道禦史,進行專項督查;"
"三招募漕丁萬人,確保每月二兩現銀發放!"
在人群的熱烈歡呼聲中,蔣德璟輕聲詢問:
"陛下,關於資金......"
"已沒收的贓銀足以支撐三年。"
崇禎皇帝拭去鐵碑上自己的倒影,
"若資金再有短缺,朕將親自帶領國安部人員前往江南鹽商家宴請!"
龍舟啟程之際,突然有漕丁狂奔報告:
"陛下!楊一鵬餘黨在清口閘蓄意沉船阻塞航道!"
崇禎皇帝反而麵露笑容:
"好啊,好的很呢!"
他解下玉帶鉤投進運河:
"傳令:調集海軍戰船十艘,為朕開辟一條直達天際的航道!"
夕陽西下,當第一縷黑煙升起時,崇禎皇帝正在艙內審閱紅批。
朱砂滴落在“漕運總督”新任人選的名字上,鮮豔如血。
夕陽下,新立的“漕運鐵規”碑前,崇禎皇帝將一袋稻穀交付給資深漕丁:
"銘記,今後每船載糧不得超過四百石,逆水日行三十裏,順水六十裏。若有再次克扣......"
"小人牢記在心!"
資深漕丁指著碑文朗讀:
""違者斬首,贓銀償命"!"
崇禎皇帝點頭,目光投向運河上密布的帆影。
首批整改的漕船正升起嶄新的“天子督運”旗幟,在獵獵作響中,隱約可聞漕丁們新編的號子:
"聖天子哎——除漕弊呀!"
"清如水哎——照青天呀!"
喜歡愛情江山朕都要請大家收藏:()愛情江山朕都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