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張嫣肅貪

字數:6815   加入書籤

A+A-


    在乾清宮的清晨,當第五聲晨鍾悠揚地響起時,懿安皇後張嫣已經端坐在養心殿中,開始處理著繁雜的公務。
    她身著一襲樸素的鳳袍,發髻上僅插著一支晶瑩剔透的白玉鳳釵,而她麵前的案幾上則堆滿了厚重的奏章,顯得格外莊重。
    “娘娘,這是北直隸各市縣送來的秋糧奏銷冊。”
    司禮監太監王永祚恭敬地躬身呈上了一摞厚厚的賬本。
    張嫣隨手翻開一本,指尖在一頁上輕輕停留:
    “保定去歲報災,減免糧賦三成,為何今年倉廩反而多出兩萬石?”
    王永祚的額頭開始滲出細密的汗珠:
    “這……或許是計算有誤……”
    “傳財政部主事來見本宮。”
    張嫣合上賬冊,聲音平靜而堅定:
    “再命鞏永固暗中查訪保定糧倉。”
    “讓監察委派出調查組,全麵調查京畿地區的相關情況。”
    三日之後,國安部千戶張道浚快馬加鞭地返回京城,他的袖中藏著一把黴變的穀粒。
    “臣啟奏娘娘,”
    張道浚跪在丹墀下,
    “保定常平倉外實內虛。表麵上堆滿了糧袋,但內裏卻是沙土充數。臣暗中跟蹤運糧車,發現真正的糧食都被運往城外的私宅。”
    張嫣捏碎一粒穀子,黴粉沾在了她的指尖:
    “私宅主人是誰?”
    “保定知府周鼎的外宅……”
    話音未落,忽然有女官急匆匆地報告:
    “娘娘!刑部右侍郎崔祝修在殿外求見,說有要事稟奏!”
    張嫣與張道浚對視一眼,輕聲說道:
    “你先退下。”
    崔祝修捧著奏疏,言辭懇切:
    “娘娘明鑒,近日有刁民誣告官員,恐傷朝廷體統……”
    “崔侍郎所指,可是保定災民聯名上告之事?”
    張嫣打斷他,從案頭取出一份血書:
    “這上麵三百個手印,也是刁民所為?”
    崔祝修臉色微變:
    “娘娘深居宮中,恐被小人蒙蔽……”
    “是嗎?”
    張嫣突然拍案,震得茶盞叮當作響:
    “那請崔侍郎解釋,為何你侄兒崔鐸在涿州的田莊,今年免了稅?”
    崔祝修撲通跪地,官帽都歪斜了:
    “臣……臣……”
    “退下吧。”
    張嫣冷冷地說:
    “明日早朝,本宮要親自過問此事。”
    次日五更,奉天殿燈火輝煌。
    早朝開始的時候。
    張嫣早已站到龍椅旁,直接麵對著群臣。
    “北直隸八市,有五個謊報災情。”
    她命人抬出了十幾個麻袋:
    “這是從各地糧倉取來的‘官糧’,諸位大人不妨看看。”
    麻袋傾倒,沙石與黴穀嘩啦啦地堆成了一座小山。
    都察院左都禦史曹思誠突然出列:
    “娘娘,臣有本奏!”
    他呈上的密折裏,詳細記錄著:
    河間府虛報馬政損耗,貪汙草料銀五萬兩
    真定府私征“剿餉”,百姓賣兒鬻女
    順天府衙役勒索商戶,發明“門頭稅”、“地皮錢”等二十七種苛捐
    張嫣看完,目光銳利如刀,掃過在場的眾臣:
    “好一個‘首善之區’!傳旨:”
    即刻鎖拿保定知府周鼎、河間同知趙德全
    戶部暫停北直隸所有稅賦,重造魚鱗冊
    設登聞鼓於午門外,百姓可直訴冤情
    詔獄深處,周鼎隔著鐵柵欄嘶吼:
    “我乃朝廷三品大員!沒有聖旨,誰敢動我!”
    “本宮代天子監國,這就是聖旨。”
    張嫣的聲音從陰影中傳來。
    她一身縞素,仿佛是送葬的裝扮:
    “周大人可知,保定餓死的百姓,連裹屍的草席都沒有?”
    周鼎突然狂笑:
    “娘娘以為就我一人貪墨?這北直隸的官場,從根上就爛透了!”
    “那就連根拔起。”
    張嫣走上前,直麵周鼎,玉佩撞出清脆的聲響:
    “鞏永固,讓他把同黨都寫出來。”
    “周鼎斬立決,族人流放三千裏。”
    “娘娘,您雖然是監國,但是沒有陛下的旨意,您不能擅自處決朝廷三品大員。”
    周鼎依然大聲喊道:
    “本宮本有心放你家人一命,既然你堅持己見。”
    “夷三族!”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
    在菜市口地區連續懲處了十二名腐敗官員,彰顯了反腐鬥爭的堅定決心;
    依法沒收非法所得白銀一百八十萬兩,並將此款項全部用於救災工作,體現了國家財政的嚴格管理和高效使用;
    懿安皇後親臨戶部,主持重新核定了土地稅額,確保了稅收的公平性和準確性;
    在新任知縣到職之際,張嫣贈予每人一本《洪武寶訓》,寄語大家以周鼎為鑒,恪守清廉。
    皇帝在南京接獲北京的電報,獲悉張嫣在北京開展的反腐行動,深感欣慰。
    皇帝審視案頭的奏章,不禁感慨道:
    “太祖曾言‘官清則民安’,望各位以此為鑒。”
    皇帝模仿太祖,提出在長安門外設立“皮場廟”,以紀念張嫣的反腐功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秋風拂過宮牆,卷起了滿地的落葉,預示著這場由皇後發起的反腐風暴才剛剛拉開序幕。
    六月初九晨曦初現,一縷溫暖的晨風輕撫養心殿。
    懿安皇後張嫣正審閱著奏章,忽然間,國安部指揮同知鞏永固匆匆步入。
    "娘娘,宣府鎮緊急情報!"
    李若璉從隨身攜帶的文件中取出一封沾染鮮血的密信,
    "張家口守備王樸私自放行商隊出關,查實走私生鐵三千斤、硫磺五百斤!"
    張嫣的手指微微顫抖——這些均是朝廷嚴禁出口的軍事物資。
    她打開信箋,發現其中附帶一張草圖:
    長城隘口新近挖掘的暗道竟然與守備衙門後牆相連。
    "王樸是王承胤的侄子吧?"
    張嫣突然發問。
    “正是!”
    三天後,一支普通的商人隊伍頂著逐漸熾烈的風來到張家口。
    隊伍領頭的婦女戴著麵紗,麵紗下可見一雙鳳目柳眉。
    守關士兵準備查驗時,卻被一位滿臉疤痕的男子阻止:
    "睜大你的狗眼!這是太原府薛夫人的商隊!"
    士兵瞥見對方腰間的銅牌,立即賠笑放行。
    無人留意,婦女進入關口時,在城門磚上輕輕一抹,沾取了一層新刷的朱砂。
    當晚,張家口最大的“廣盛隆”商號後院燈火通明。
    真正的東家薛濂跪倒在地,麵前擺放著從地窖搜出的賬本:
    "娘娘明鑒,小人是被逼......"
    "每月初二、十六,商隊持兵部勘合出關。"
    張嫣翻閱賬本冷笑,
    "勘合編號與宣府鎮軍械庫丟失的完全一致呢。"
    突然間,窗外傳來梆子聲。
    鞏永固悄然進入:
    "王樸帶領親兵正向此地而來!"
    "薛東家好雅致啊!"
    王樸踢開院門,卻見廳內僅薛濂一人獨酌。
    "將軍來得正好......"
    薛濂話音未落,突然掀翻酒桌。
    隱藏在桌下的國安部探員突然躍起,繡春刀架在了王樸的脖子上。
    "你們敢......"
    王樸突然看清從屏風後轉出的身影,膝蓋一軟,
    "娘、娘娘?"
    張嫣撫摸著牆上掛著的《九邊圖》,輕聲說道:
    "王大人,你好威風呀!"
    王樸麵如死灰。
    此時鞏永固押解進一位瑟瑟發抖的書吏:
    "招了,暗道是王樸命人挖掘,每車貨物收取三十兩"過關錢"。"
    次日,張家口守備衙門成為臨時審理場所。
    張嫣下令當眾拆毀暗道,並從中起獲:
    尚未運走的佛郎機銃五門
    蓋有兵部印章的空白勘合十二張
    與蒙古諸部往來的密信,提及“以鐵換馬”的交易
    最致命的是本暗賬,記載著:
    王樸受賄金額:白銀八萬七千兩
    分潤給宣大總督張宗衡:三萬兩
    孝敬兵部衙門“冰敬炭敬”:每年五千兩
    "娘娘!"
    王樸突然掙脫束縛,指著賬本大聲吼叫,
    "這些銀子並非我一人所用!京裏......"
    回到養心殿的張嫣將國安部查實的名單靠近燭火,
    "這把火,該燒到朝堂上了。"
    火苗騰躍的瞬間,映照出梁柱上新掛的匾額——正是張家口百姓敬贈的“巾幗靖邊”四個大字。
    喜歡愛情江山朕都要請大家收藏:()愛情江山朕都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