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天津肅貪
字數:5735 加入書籤
在崇禎四年的六月中旬,禦舟“安平號”徐徐駛入天津三岔河口。
晨霧繚繞之際,天津市長馮元彪帶領文武官員在碼頭肅立,額頭緊貼著冰涼的青石板。
"臣天津市長馮元彪,恭迎陛下聖駕!"
崇禎皇帝並未立即登岸,而是立於船首,凝視著河麵上穿梭不息的漕船。
突然間,張福臻指著一艘正在卸貨的官船:
"該船吃水異常。"
閻應元眯眼審視:
"張大人所言極是,此船本應空載返航,卻吃水近尺,船底定有夾層。"
崇禎皇帝以文言文冷然一笑,這才邁步下船。
馮元彪剛欲上前攙扶,卻被東方不敗橫身阻攔。
皇帝的玄色披風劃過碼頭的晨霧,留下一串清晰的足跡。
“陛下及眾位大人一路勞頓,臣已在行宮安排了宴席,請陛下暫歇片刻!”
“不必了,直接去長蘆鹽場!”
待到皇帝抵達長蘆鹽場之時。
鹽課司大使趙德全慌忙出迎,官帽亦戴得歪斜。
"陛下,這邊請......"
崇禎徑直走向鹽倉,突然抽出長劍刺入鹽堆。
劍尖拔出時,竟帶出黑色泥沙。
"好一個"雪花鹽"!"
崇禎皇帝抓起一把鹽,
"三成泥沙,五成潮氣,這便是每年上繳戶部的官鹽嗎?"
趙德全撲通跪地:
“陛下,這主要是因為近日連續的陰雨天氣……”
“胡言亂語!“
崇禎一腳踹翻了鹽筐,露出了下方的木板暗格,
“朕定要探明,真正的官鹽究竟隱藏於何處!”
閻應元上前揭開暗格,發現一條隱秘的暗道,直通向河邊的私鹽碼頭。
此時,正有苦力在往船上搬運潔白的鹽包,麻袋上赫然印著“長蘆貢鹽”的朱紅官印。
“你們可真是朕的忠良之臣啊!”
“閻應元,立即派專人徹查此事!”
當晚,天津府衙後堂燈火輝煌,十二盞羊角燈將賬房照亮得如同白晝。
崇禎命人將十年來的鹽稅賬冊全部搬來,三十餘箱卷宗堆滿了大廳,散發出歲月積澱的墨香與黴味。
“陛下,這是今年最新的鹽引清冊。”
馮元彪呈上了一本裝幀精美、金絲絹麵的賬本,在燈光下熠熠生輝。
崇禎皇帝卻未接過,反而從箱底抽出了一本泛黃的舊賬:
“朕先看看萬曆四十五年的。”
王在晉在一旁輕聲“咦”了一下:
“異乎尋常,此冊線裝孔距與其他冊不同。”
他熟練地撚開紙頁,對著燈光展示:
“陛下請看,這些賬頁的簾紋方向各異,顯然是後來重新裝訂的。”
馮元彪額頭上沁出了細密的汗珠:
"陛下,此文題或因歲月侵蝕,導致修補......"
"修補?"
崇禎帝冷笑一聲,突然從衣袖中取出放大鏡,
"那麽,此墨跡又該如何解釋?"
在鏡片的聚焦下,賬冊上“叁萬引”字跡顯現出曾被刮除的痕跡,新墨所蓋舊字仍依稀可辨昔日筆跡之走勢。
更為蹊蹺的是,紙張背麵的墨跡滲透竟與正麵數額不相符合。
"取堿水來。"崇禎帝突然發令。
國安探員隨即呈上堿水盆,崇禎帝親自將賬冊一角浸入。
片刻之後,水麵泛起一層淡藍色——
這是新墨中常使用的靛青染料,而舊墨則絕不會褪色。
"妙計"洗賬"!"崇禎帝拍案而起,
"雖欲刮去原字重書,卻難逃墨色深淺,歲月無情,真相難掩!"
馮元彪一時心神不定,正欲辯解,卻聽到庫房傳出一陣驚呼聲。
閻應元在檢查賬架時,意外發現隱藏著一套“陰陽賬”——
這是一套極其薄如蟬翼的宣紙賬本,隻有在光線照射下,才能清晰地辨認出夾層中真實的收支記錄。
"此......此為何物?"
財政部主事王承業手抖抖地翻閱其中一頁,
"每張鹽引實際重量暗中增加五斤,十年累積下來,竟然是......"
"竟是二十萬引私鹽的非法收入!"
崇禎突然注意到賬頁邊緣的燒灼痕跡,
"竟然還有賬目被焚毀?"
恰在此刻,國安探員押解著一位麵色蒼白的老賬房進入。
老人一見到這套“陰陽賬”,便雙腿發軟倒地:
"陛下,請饒恕!是小人被迫造假賬,真正的賬底稿......"
他顫抖著從懷中取出一本油紙包裹的冊子,
"都......都記錄在這裏......"
閻應元仔細審查看紙包內所載之物,發現扉頁上赫然書寫著《長蘆鹽場實征錄》,其字體工整,宛如蠅頭小楷。
其中一頁特別折角:
"崇禎二年十月,馮巡撫取走鹽引空白二百張,皆蓋官印......"
馮元彪突然躍起企圖奪取,卻被東方不敗以一腳將其踢翻。
在掙紮過程中,他腰間掉出一把精致的黃銅鑰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閻應元迅速反應,拾起鑰匙:
"陛下,此物似乎......"
"乃是銀庫鑰匙。"
張福臻把玩鑰匙,冷笑一聲,
"然而天津官庫的鑰匙,臣記得是鐵製的?"
當晚,國安部偵查人員依據線索,在馮元彪別院假山下發現一個密室。
密室內藏有十萬兩未經熔煉的官銀,以及數封與朝中官員往來的密信——
信紙均經過鹽水浸泡處理,遇熱即顯字跡。
崇禎將密信置於燭火之上輕烤,隨著字跡逐漸顯現,眼中寒意更甚:
"如此行徑,天理不容!"
“閻應元,依照名單拘捕相關人員,依法從嚴從重從快審理!”
翌日清晨,皇帝親率隊伍抵達天津衛武備倉外。
崇禎帝凝視著那塊光潔的門匾,眉頭緊鎖:
"去年方修繕完畢?"
守倉千總獻媚地回答:
"得益於陛下英明......"
崇禎帝突然抽出長劍,劈向門柱,木屑四濺中揭露了蛀空的芯子:
"你們就是如此"修繕"的?"
他轉而嚴厲命令,
"立即開倉!"
倉門開啟之際,一股刺鼻的黴味撲麵而來。
本應存放火藥的庫房卻堆滿了發黴的糧食,軍械架上所謂的刀槍,竟是用木片塗漆所偽裝的。
崇禎聲音顫抖,
"將士們在前線英勇奮戰,你們竟連最基本的武器裝備都要貪墨?"
三日後午時,天津校場人潮湧動。
崇禎帝屹立於高台之上,張福臻宣讀了詔令:
"天津市長馮元彪,貪墨鹽稅十八萬兩;"
"鹽課司大使趙德全,私自販賣官鹽十萬引;"
"漕運參將馬彪,虛報漕船損耗......"
每念及一位官員的名字,便有專門人員將其押至刑台。
當宣讀至"共斬首七十三人"時,民眾中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聲。
肅清貪腐之後,崇禎隨即宣布了相應的整改措施:
開放鹽倉以救濟貧民,
每日每人發放三錢食鹽
在衙門前樹立"廉政碑",鐫刻貪官的罪行以示警戒
離津那日,數萬百姓焚香跪送。
一個老鹽工高舉"海晏河清"的牌匾,聲嘶力竭地喊著"萬歲"。
河風驟起,吹得信紙獵獵作響,仿佛在為即將到來的風暴預警。
喜歡愛情江山朕都要請大家收藏:()愛情江山朕都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