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倩女幽魂,般若禪寺
字數:4308 加入書籤
第004章:倩女幽魂,般若禪寺
次日清晨,太陽接近出來,大清早就有幾個軍士手持木棍,呼呼喝喝地來巷子裏驅趕人群。
醒過來的黃三與其他人一樣,公平地挨了兩棍子後,便在軍士的有意驅趕下,緩緩向城門口蠕動。
等挪到了城門口,黑暗剛好散去,太陽也東升,於是城門在吆喝聲裏大開,軍士們止步留下,而其餘人,包括黃三在內,則依舊朝著南邊而去。
黃三也不知道去哪,或者該去哪,他隻是和很多人一樣,順著別人的方向往前走。至於前麵有什麽,會遇到什麽這都是之後的事,而不是眼下。
眼下,他們都是往南走。
如此在沙海中走了約摸二十多裏,黃三跟隨眾人來到一處山崖下。
此時,山崖下搭了五個草棚,其中空了三間,隻有兩間草棚有和尚在發放吃食。
所謂的吃食是一小碗小米粥、一些鹹菜和一張巴掌大的麵餅。
依照先前的慣例,這些東西每個人都可以上前領上一份。
黃三和其他人一樣,排隊領了小米粥、鹹菜和麵餅,站在一旁吸吸溜溜地吃完後,便在和尚的指揮下,背著領來的竹簍,到山上去背石頭。
和尚們要在山崖開鑿千佛洞,供養千佛,那鑿下來的石頭自然不可能就扔在洞前。
而敦煌城,無論是城池修繕,還是建房修路,也都需要這些碎石,所以黃三等人便需要將這些裝滿石頭的竹簍,背到敦煌城去。
至於報酬,就是他們剛吃過的小米粥、鹹菜和麵餅。
吃食隻有一頓,但是黃三等人卻要往返兩趟,因為他們身上背的竹簍屬於各個寺廟的廟產,用完了自然要還回去。
至於說不還,全程監工的和尚可不是客氣的。他們縱然不過1級沙彌,但也不是一群苦力所能挑釁的。
要走二十裏地還背簍,這樣確實麻煩。不僅對於黃三等人,對和尚來說,其實也是如此。
但是,和尚們仍然是這樣操作。
究其原因,也不過是,隻有這樣黃三這樣的民夫也才能消化完吃食,浪費完一天的光景,從而保證他們明天還會出現在千佛洞。
奴役別人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而和尚們明顯很擅長這門學問。
行屍走肉般地在敦煌混了半個月,就在黃三忍受不住,想要做點什麽以改變處境之時,一直負責發放吃食的般若寺大和尚智空在黃三吃完小米粥、鹹菜和麵餅後,便在兩個小沙彌的陪同下向著黃三走了過來。
走到黃三近前,形如匠人,膚色粗糙的大和尚智空,很是和顏悅色地對黃三雙手合十施了一禮:“施主有禮了。”
狼吞虎咽的黃三猝不及防下趕緊慌亂地雙手合十回禮。
兩人見過禮,大和尚智空上下打量了黃三一番,開口詢問道:“我看施主神采氣度,不像凡人,不知有何難處,淪落至此?”
黃三也知道,大和尚智空無緣無故不會來查戶口,於是故作猶豫一番,而後方才曆經心路掙紮般支支吾吾地答道:“某姓張,祖籍河東,家中排名第三,故而大家都喊我一聲張三郎。”
大和尚智空疑問:“哦,姓張,可是河東張氏?”
黃三麵露難色:“慚愧,慚愧,算是遠親。”
大和尚智空似乎明白了黃三的意思:“施主既然是大戶出身,卻是不知為何如此落魄?”
黃三聞言,又支支吾吾了一會兒,方才小聲回複:“不敢誆瞞大師,隻因我不幸陷入賊手,又為賊人脅迫……任了偽職……使祖宗蒙羞……這才逃命至此……”
大和尚智空瞧見黃三窘迫,也就信了黃三幾分,於是心滿意足地表明了自己的意圖:“阿彌陀佛,紅塵苦海,多災多難……貧僧見施主慧根不淺,可願入我佛門,做個佛子?”
黃三聞言愣了一會兒方才醒悟一般跪倒在地,痛哭流涕:“承蒙大師垂憐,張三願皈依門下,侍奉大師,侍奉佛祖……”
大和尚智空見黃三如此實抬舉,心中得意的同時,彎腰將黃三攙扶起來,給他拍了拍身上的灰塵後,便將雜事丟給兩個沙彌,自己領著黃三一路回了般若寺。
智空所在寺廟,是敦煌雷音寺下轄八十一寺之一,因主修《般若經》,故名般若寺。
至於智空,他是般若寺主持之下的三個主事之一,因為出家前是個遠近聞名的匠人,極善雕刻佛像,再加上本身修為也不差,修行不到三十年就已經是2級高功,所以一直被般若寺主持委以重任,專門負責般若寺的外事及禮佛等事。
換句話說,智空在般若寺,是個能說得上話的實權人物。故而,他想引薦黃三入寺修行,這事自然不可能有不成的道理。
與智空進了般若寺,又沐浴淨身三日,等到了吉日,黃三便與其他新招收弟子一道在大殿裏剃度出家。
負責給黃三剃度的是般若寺主持智障,一個八十來歲,形容枯槁的老僧。
之所以要他來剃度,便是借此檢驗入寺弟子的根骨,考驗入寺弟子的心性,也好以後做區別對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誰有可能將來光大般若寺,誰就多得幾分培養,這是很理所當然的事。
畢竟,寺廟可不是共產黨辦的學校,這裏從來沒有什麽公平,什麽公正,這裏既沒有公平的口號,也沒有公平的實質,是赤裸裸的看人下菜,嫌貧愛富。別的不說,如果不是黃三夠雞賊,給自己虛構了一個大姓的出身,沒準智空根本不會收他,哪怕他的確是資質不凡。
畢竟,天下資質不凡的人何其之多,人家憑什麽要高看你一眼?
過了主持的考驗,因為黃三乃是由智空引入門,依照慣例,黃三便被分給智空,拜智空為師。
智空對黃三很滿意,為了凸顯這個滿意,特意給黃三取了個法號,喚作“十善”,並將隨身攜帶的菩提念珠也一並贈予黃三。
菩提念珠隻是普通1級法器,不值得多說;但是“十善”的法號,卻是意義非凡。
所謂十善,佛家指的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嗔恚、不邪見這十種善行。
十善既是善行,也是戒律。
黃三雖然沒有修過佛,但也知道佛門戒律強大,一旦持戒,神通法術會威力倍增;而且持戒越多,威力越強!
智空給黃三取法號“十善”,無疑是對他寄予厚望!
因為對黃三厚望不小,所以自黃三入般若寺後,智空便對黃三真如衣缽弟子一般,凡有所請,無不應允;就連寺中派發給其他弟子的修行資糧,也被智空截留過半,盡數押寶在黃三身上。
黃三有此豐厚資源相助,再加上定國龍珠的增益,修行速度真就是一日千裏;哪怕黃三極力壓製修為,也隻花了十天光景便將般若寺傳承功法《般若經》入門,完成了百日築基,正式進入到錘煉肉身的煉精期,也就是1級沙彌。
不過,敦煌雷音寺傳承佛功與別處不同,其流派弟子,每修行一境,都要修煉一門神通作為承載法力之物。佛力如水,神通如瓶,瓶子越大,承載的法力便越是多!所以,選擇修煉的佛門神通於敦煌雷音寺一脈的弟子來說,無疑如同再造身軀,極為重要!
選擇在即,黃三並沒有行動。
對於自己的徒弟,智空的建議是希望黃三修習“天龍八部神通”。
天龍八部眾: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呼羅迦;每一部眾,都是一個佛門神通。
喜歡假如港綜世界變成了遊戲請大家收藏:()假如港綜世界變成了遊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