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恭王府秘境取第5枚真印
字數:6016 加入書籤
億萬年的風霜將恭王府碾作鬼域。
張無用靴底剛踏上蝠池邊的青磚,磚縫間突然滲出粘稠黑血。那些鑄成蝙蝠形狀的銅錢紋地磚“哢哢”翻動,露出背麵密密麻麻的咒文——竟是嘉慶帝親筆朱批的和珅二十條死罪,每條罪狀末尾都釘著根青銅釘,釘尾血線交織成一張巨網!
“哥,是噬運陣!“張無咎劍鋒疾掃,斬斷三根血線。斷裂處噴出的卻不是鮮血,而是裹著焦臭的紙灰——灰燼中浮出《推背圖》殘頁:“蝠池納福日,權傾天下時“。紙頁突然自燃,火光中映出和珅虛影。這位乾隆朝巨貪脖頸掛著九霄印碎片,正將嘉慶帝的魂魄釘入藏寶樓的西洋鍾!
“幻象?“張無用瞳孔驟縮。虛影中的西洋鍾突然倒轉,齒輪咬合聲化作淒厲鬼嘯。蝠池幹涸的池底轟然塌陷,三百枚鏽蝕銅錢破土而出,每枚“嘉慶通寶“背麵都爬滿血眼蝙蝠!
“吱——“
蝙蝠振翅聲撕破死寂。這些本該象征福運的瑞獸,此刻翅膜上卻浮著《四庫全書》禁毀目錄。張無咎揮劍斬落一隻,蝙蝠屍體炸開的黑血竟在空中凝成血字:“蝠池納福實噬運,九霄印碎飼混沌“。
“破!“張無用甩出鎮龍璽砸向池心。
玉璽觸地的刹那,整座蝠池突然泛起青光。池底浮現北鬥七星圖,但本該鎮守陣眼的北極星位,卻被半枚染血的九霄印碎片取代!碎片折射的光束穿透幻象,照出更駭人的真相——當代遊客們投擲在蝠池的硬幣,正化作銅鏽爬滿他們的身體,將活人生生煉成運傀!
“哥,看銅錢紋!“張無咎劍尖挑起塊地磚。磚麵蝙蝠浮雕的眼珠突然轉動,瞳孔裏映出藏寶樓頂的西洋鍾——鍾擺竟是和珅被賜死的白綾所化,每擺動一次,就有道遊客的魂魄被吸入鍾內!
異變陡生!
池底北鬥七星圖突然倒轉,化作七殺噬運陣。陣中鑽出七具青銅棺槨,棺蓋刻著嘉慶帝密旨:“和珅二十罪,實為九霄印反噬之兆“。最中央的棺槨轟然炸裂,和珅焦屍破棺而出,腐爛的掌心托著被銅綠侵蝕的碎片:“此印非印乃吾主混沌之瞳“
焦屍突然暴起,脖頸懸掛的碎片迸發血光。張無用引鎮龍璽格擋,兩印相撞的衝擊波掀翻所有地磚。磚下露出由《大清會典》書頁鋪就的祭壇,壇心赫然刻著:“蝠池納福日,樓蘭飛天時“
第五秘境·第二節:藏寶樓詭鍾
銅錢紋地磚的震顫尚未平息,藏寶樓內突然傳出鍾鳴——不是悠揚的報時聲,而是鈍刀刮骨般的刺耳銳響!張無用一腳踹開楠木門扇的刹那,瞳孔驟縮:樓內一百零八座西洋自鳴鍾全部倒轉,齒輪咬合聲竟化作了乾隆禦筆《十全老人痛悔詩》的誦經調!
“哥,鍾擺上有東西!“張無咎劍鋒挑起最前排的鎏金琺琅鍾。鍾擺突然活過來般扭曲,末端墜著的銅球裂開,露出半張嘉慶帝的臉——那張臉正被無數銅鏽絲線縫在鍾擺上,隨著擺動發出非人的慘叫!
“是魂魄釘殺術!“張無用翻掌亮出鎮龍璽。璽光掃過鍾麵的刹那,所有鍾表同時炸裂,張無咎旋身揮劍,斬落的齒輪碎片卻在半空重組,拚成和珅的焦屍——它腐爛的掌心裏,正托著被銅綠侵蝕的九霄印碎片!
“此印非印“焦屍喉嚨裏擠出鏽鐵摩擦般的聲響,“乃吾主混沌之瞳“話音未落,銅綠突然暴漲,將整座藏寶樓染成慘綠色。牆壁滲出腥臭黏液,那些鑲著瑪瑙的百寶閣突然張開獠牙,化作三百張巨口咬來!
“破!“張無用將鎮龍璽砸向焦屍。
“鐺——“
金屬相擊的巨響中,焦屍轟然潰散。潰散的銅綠卻在空中凝成《嘉慶四年抄家清單》,每行字跡都滲出黑血:“查抄翡翠朝珠一百零八串西洋自鳴鍾八十二座“清單突然自燃,火中浮現血字警告:“秘戲圖現,劫數難逃“。
異變陡生!
中央的鎏金座鍾突然裂開,鍾擺化作青銅鎖鏈纏住張無咎腳踝。鏈上掛滿銅錢,每枚“嘉慶通寶“背麵都刻著遊客的臉——正是當代那些往蝠池投幣的遊人!他們的身體正在鍾內被銅鏽侵蝕,眼珠變成齒輪,發出機械的求救聲:“救喀嚓命“
“哥,鍾裏有東西!“張無咎劍斬鎖鏈,鏈斷處噴出的銅鏽如活物般蔓延。張無用引璽光劈向主鍾,鍾麵炸裂的刹那,露出內壁陰刻的星圖——本該標注北極星的位置,赫然是樓蘭古城的輪廓!
第五秘境·第三節:秘戲圖噬魂
藏寶樓的銅鏽尚未散盡,錫晉齋的楠木隔斷突然震顫。那些浮雕的《秘戲圖》男女眼珠轉動,春宮屏風上的交纏人影竟滲出黑血,將整間屋子染成暗紅色。張無用指尖剛觸到鎏金牡丹紋,浮雕中的美人突然探出半截身子,朱唇咬向他咽喉!
“是活傀!“張無咎劍鋒橫斬,美人脖頸斷裂處噴出的不是鮮血,而是裹著銅綠的碎齒輪。斷首在地麵滾動,化作和珅寵妾的焦屍頭顱:“侯爺以秘戲飼印百年爾等安敢破局“話音未落,所有屏風浮雕同時剝離,三百具赤裸的青銅傀儡拔地而起,關節摩擦聲竟是嘉慶帝賜死和珅時的白綾撕裂聲!
“色即是空!“傀儡們齊聲誦咒,指尖射出沾滿春藥的青銅絲。張無用疾退三步,後背撞上多寶閣——閣內陳列的翡翠白菜突然炸開,菜葉化作鋒利刀片,葉脈上刻著“嘉慶四年正月十八“,正是和珅被抄家的忌日!
“破穢!“張無用咬破指尖,以血在鎮龍璽上畫“斬穢符“。符光炸裂的刹那,秘戲圖褪去豔色,露出底層陰刻的《四庫全書》禁毀目錄:“九霄印錄·卷五·錫晉齋“。字跡突然扭曲,重組為和珅絕筆:“印碎五枚日,當赴樓蘭城“。
異變陡生!
青銅傀儡胸腔突然裂開,每具體內都跳出隻金眼蟾蜍。蟾蜍背上的疙瘩炸開,噴出粘稠毒霧——霧中浮現當年景象:和珅在錫晉齋密室,用秘戲傀儡吸取嘉慶帝的龍氣!那些傀儡的關節處,赫然嵌著從蝠池吞噬的“嘉慶通寶“!
“哥,看天花板!“張無咎劍指梁間。
藻井中央的蟠龍突然睜眼,龍須垂落纏住鎮龍璽。龍口大張吐出三百張人皮,每張都畫著敦煌飛天舞姿——但飛天的琵琶弦竟是由嘉慶帝的白綾絞成!人皮裹住青銅傀儡,化作活生生的舞姬陣列,指尖絲弦割向兄弟二人要害。
“斷!“張無用引璽光劈向藻井。
蟠龍炸裂的瞬間,所有傀儡僵立不動。它們的眉心同時裂開,露出半枚染血的銅錢——正是藏寶樓西洋鍾內消失的“運傀之核“!銅錢落地成灰,灰燼中浮出樓蘭古城的幻影,城門匾額上血書:“第六印飼瀚海妖“
第五秘境·第四節:戲樓皮影劫
秘戲傀儡的殘肢尚未落地,大戲樓內突然響起密集的鼓點。台前垂落的猩紅幕布無風自動,露出後方懸浮的九霄印碎片——卻被三百張人皮影死死纏繞。那些皮影薄如蟬翼,在虛空中演繹的竟是嘉慶四年正月十八,和珅被賜白綾的死亡場景!
“哥,看白綾!“張無咎劍鋒劈開幕布。
戲台上空飄蕩的白綾突然活過來,末端係著的不是和珅脖頸,而是當代遊客被銅鏽侵蝕的軀體!那些活人皮影的眼珠化作齒輪,機械地重複著嘉慶帝的口諭:“賜爾全屍謝主隆恩“,每說一字,白綾便收緊一分,將遊客的慘叫聲勒成齒輪轉動的“哢哢“異響!
“破!“張無用甩出鎮龍璽砸向戲台。
玉璽觸地的刹那,所有皮影突然調轉方向。和珅受刑的場景竟變成張氏兄弟在紫禁城地宮奪印的畫麵,白綾如毒蛇般纏向張無用的咽喉!更駭人的是,皮影手中的“聖旨“突然滲出黑血,血珠落地凝成血字:“九霄印碎,當飼天下主“。
異變陡生!
戲樓藻井的蟠龍突然探爪,龍鱗片片剝落,露出內藏的西洋鍾齒輪。齒輪咬合聲化作《十全老人痛悔詩》的變調,震得整座戲樓劇烈搖晃。張無咎劍斬白綾,斷開的布條竟在空中重組——這次演繹的竟是當代場景:遊客們在蝠池投幣的瞬間,硬幣化作銅鏽爬上心髒!
“幕後有人!“張無用引璽光劈開側幕。
血光飛濺中,露出後台操控皮影的焦屍——那竟是和珅最得寵的三姨太!她十指係著血線,線頭延伸至藏寶樓西洋鍾內的銅鏽人俑。焦屍脖頸掛著半枚翡翠朝珠,珠麵刻著嘉慶帝密旨:“賜爾全屍,實為飼印“。
“斷!“張無咎劍光如電,斬斷血線。
人俑炸裂的刹那,三姨太焦屍突然暴起。她撕開胸腔,肋骨間赫然嵌著塊青銅羅盤——盤麵星圖殘缺處,正是樓蘭古城的方位!焦屍喉管裏擠出鏽鐵摩擦般的聲音:“黃沙深處有城名樓蘭“,話音未落,整具屍身突然自燃,灰燼中浮出第五枚九霄印碎片的真身!
第五秘境·第五節:金蟾吞月局
戲樓坍塌的煙塵尚未散盡,蝠池幹涸的池底突然泛起血光。那尊蹲守池畔的金蟾石雕睜開猩紅獨目,口中含著的銅錢早已化作九霄印碎片,表麵爬滿血管般的銅綠紋路。張無用掌心鎮龍璽突然滾燙——這是混沌即將蘇醒的征兆!
“哥,蟾口有東西!“張無咎劍鋒刺向金蟾獨目。
石雕突然活過來,蟾舌如鋼鞭橫掃。舌苔上密布的倒刺竟是嘉慶帝禦筆朱批:“和珅二十罪,當飼金蟾腹“。張無用閃避間靴底擦過池磚,青磚上浮現《推背圖》殘句:“金蟾吞月日,權傾天下時“,每個字都在滲出粘稠黑血。
異變驟起!
金蟾背部疙瘩突然炸裂,噴出腥臭毒霧。霧中浮現嘉慶四年正月場景:和珅被白綾勒斃的瞬間,脖頸懸掛的九霄印碎片突然反噬,將嘉慶帝的三魂七魄吸入蟾口!此刻蟾腹鼓動如雷,傳出嘉慶殘魂的嘶吼:“朕以真龍鎮印百年終成混沌傀儡“
“破!“張無用引璽光劈向蟾腹。
金蟾轟然炸裂,碎石如雨。地磚塌陷處露出由《大清會典》書頁鋪就的祭壇,壇心鎖著的第五枚真印碎片,竟被和珅的翡翠朝珠纏繞——每顆珠子都嵌著位內閣學士的魂魄,他們的喉骨被銅鏽絲線縫合成誦經聲:“九印歸一,混沌開眼“。
“斷!“張無咎劍挑朝珠。
珠子崩散的刹那,三百道魂魄突然凝成嘉慶帝虛影。他龍袍下擺滲出黑血,掌心血書:“速毀樓蘭城第六印飼瀚海妖“。虛影炸成血雨,祭壇中央浮出青銅羅盤——盤麵星圖殘缺處,正是敦煌藏經洞壁畫上的樓蘭古城!
第五秘境·第六節:權傾天下塚
鎮龍璽吞噬第五枚碎片的刹那,恭王府所有建築轟然倒懸。琉璃瓦化作血雨傾盆,那些雕梁畫棟的亭台樓閣竟扭曲成三百具青銅棺槨,棺蓋上刻著和珅親筆:“九霄印碎日,權傾天下時“。
“哥,地底有東西!“張無咎劍劈開裂的地磚。塌陷處露出和珅的真身塚——金絲楠木棺槨通體由九霄印碎片熔鑄,棺麵陰刻的《四庫全書》總目早已被血鏽侵蝕,重組為混沌讖語:“六印聚瀚海,黃沙葬真龍“。棺內突然傳出指甲抓撓聲,仿佛有東西要破棺而出!
“退!“張無用甩出鎮龍璽鎮壓。
棺蓋炸裂的瞬間,腐臭黑霧噴湧如瀑。霧中浮現和珅的屍身——他脖頸掛著翡翠朝珠,每顆珠子都嵌著位內閣學士的魂魄,而胸腔竟被掏空成匣,內藏半塊青銅羅盤!羅盤指針瘋狂旋轉,最終定格在西北方向,盤麵浮出樓蘭古城的星圖虛影。
異變陡生!
棺槨突然坍縮成流沙漩渦,將兄弟二人卷入地底。黃沙灌耳的刹那,他們看見由《永樂大典》殘頁鋪就的階梯,頁腳血書:“下通九幽,上達淩霄“。階梯盡頭懸浮一盞人皮宮燈——燈罩竟是光緒帝的龍袍殘片,燈焰裏跳動著敦煌飛天的幻影!
“第六印在“張無用抓向宮燈,燈焰突然炸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