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著書

字數:3997   加入書籤

A+A-


    那他這個四品,和三品,二品,一品,又有什麽本質區別?
    這一次朝辯之後第二天,恒郡王太妃身穿二品將軍戎裝,上表要求進殿聽政。
    她的理由是這樣,“臣隻是嫁人了,這二品將軍職位可從來沒有罷免,依律還是可以上殿聽政。”
    很多大臣翻遍了大越律,內務府聖旨存根,都沒找到拒絕杜瀾卿上殿聽政的理由。不過,杜瀾卿是武將,依律也是不可以參與國策討論,除非邊疆戰亂,基本上她都不可以發言。
    杜瀾卿也沒有意見,也不是天天上殿,隔三差五點個卯,提醒百官,還有她這個二品女將存在。
    有她在前麵一比,那七八品,八九品的不入流女官,就再也沒人瞧得上眼了。
    兩個月後,太學院又多了兩個老年女夫子,和一個青年女醫官。女校區擴大招生,舉凡十至十五歲民間少女,皆可入學。
    資質普通的在造紙工坊,印刷工坊半工讀,認全字之後可以留下做工。
    資質好的完成基礎教育,就可以報醫學科,或者法學科,身體素質好的也可以學武,年滿十五歲報金羽衛做女巡差。
    五月裏末,容棠坐鎮富新莊,親眼看著將近二百畝冬麥收割,由他和唐扶雲共同設計改裝的冬麥脫粒設備投入使用,麥粒脫幹淨,麥杆送進了太學院附屬造紙工坊。
    這段時間,高至遠聽從容棠的建議,用各種原料打漿造紙,經過無數次配比試驗,終於造出了輕薄柔韌,不洇墨水的紙張,就是和傳統書畫紙相比,品質差了很多。
    容棠親自試過,雖不完美,卻已經能夠書寫,且價格便宜很多,可以試推廣。
    印刷工坊那邊,也已經初具規模,各科先生自主編寫的啟蒙書已經就位,隨時能開印。
    新蒙書采用黑墨活字印刷,和彩墨插畫雕版印刷相結合的技術完成,尤其是醫學科,需要加入大量藥材原型,既各種植物鮮活的影象,也因此,太學院又多了一個插畫師職業,目前是招收的民間畫師,以工筆寫實為主。
    第一批樣書印出來,昭翎拿了一套給宣寧帝看,宣寧帝翻過之後大加讚揚,“不錯,這太學院讓你管的有聲有色,步入正軌了。”
    都能獨立印書了,越來越接近國子監模式。
    “父皇猜猜,這書本多少錢一冊?”
    宣寧帝雖沒自己采買過東西,自小也是知道紙貴而書貴。
    “這怎麽也得三五兩銀子吧?”
    他看的是一本初級醫書,大量彩色插畫,工匠的費用也不便宜。
    何大伴在一旁道:“哎呦,老奴買過一本畫本子,像這樣有插畫的,還是黑白插畫,都要十兩銀子呢。這是醫書,不外傳的,五十兩都買不到。”
    宣寧帝喟歎,“這麽貴,學員人手一冊,得多少銀子?”
    “棠表弟說,醫術是用來救人的,不能以掙銀子多少來論。隻是眼下還屬於試驗階段,這樣的一本,算給學員一百文,賣到外麵去,二百文,不然工坊支應不開。不過往後會越來越便宜的。”
    宣寧帝大為震驚,“才一百文,還能再便宜?”
    “當然了,像這本全是字的蒙書,隻要二十文。父皇,你來給每一本書寫個序吧!”
    宣寧帝更震驚,“朕來寫序?”
    “那有什麽奇怪,父皇是名譽山長,當然要寫序。蕭山長也在寫了,日後這些書本大量流傳大越各地,父皇的名諱將為千秋萬世所知。”
    著書立說,青史留名,是每一個古人刻在骨血裏的執著。宣寧帝沒有多好的文采,就想有生之年,創一個盛世出來,將自己的年號留在大越史冊上。
    直到這一刻,他才感覺自己對太學院沒有多少貢獻,在書本上留名,都感覺不好意思。
    “這不大好吧?朕也沒放多少心思在太學院?”
    昭翎牢記棠表弟的叮囑,馬屁拍的恰到好處,“父皇可不能這麽說,您做為帝王,不反對,就是支持。太學院能順利運行,依仗的就是您的默許。現在這套書本利國利民,父皇做為名譽山長,署個名字天經地義,最好蓋上您的私印,告訴天下臣民,您做為大越帝王,為基層教育操碎了心。”
    搞的宣寧帝十分愧疚,不過,這序是要寫的,為了做實他對太學院的貢獻,忍痛說,“今年新宿州那邊的甜菜收益,撥一半給太學院印書吧!”
    何大伴無語,甜菜剛出了苗,還沒跡象表明就一定有收益,這給許出去了。
    又半個月,新的樣書出來,每一本宣寧帝都寫了序,他在前,蕭破軍在後,書皮封麵署名前半部分是大越太學院,下半部分是各學科編寫教材的老師名字。
    文學科是蕭破雲主編。
    工學科是司馬信主編。
    醫學科分兩個部分,莫神醫一本,張破軍一本。
    數學科是唐甜甜主編,崔敏舒輔編。
    其他各科都有主編人,就是每一本上,沒有提到容棠一個字。
    勘驗無誤之後,開始大量印刷。
    這件事悄眯眯的,沒有引起外界注意,因為所有的風頭,都被金羽衛搶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自淩家姐妹朝堂亮相後,多家武將之女或強烈要求,或由父親同意,加入了金羽衛女子組,無他,刷存在。
    上京貴女圈子風向,有一部分轉型為颯女郎,絲毫不偽裝自己,上馬提刀,下馬揮毫,與嬌嬌柔柔的內宅女兒形成反差對比。
    而她們追逐效仿的目標,就是以杜瀾卿,昭翎公主為首的頂尖貴女,不願意壓製本性屈居後院了,要走到人前展示自己。
    還有一些,效仿太學院女學官們,日常寫個詩詞,也共同編個詩冊,獨占一頁,各自署上自己名字,配個插畫,簡介生平,送去太學院印刷工坊出書,往外一散,虛榮感爆棚。
    東城開了一家女子書社,專門收錄女性詩詞。
    南城又開了兩家女醫館,也掛上太學院附屬女醫牌匾。
    各行業都有女子開始冒頭,你不笑話我,我也不笑話你,大家一樣。
    秋日,當富新莊甜菜和糖高粱開始采收盈利的時候,離京大半年,探查瘟疫之源的淮王派了快馬回報,再有月餘,就該回來了。
    與快馬一起趕回來的還有張破軍一行。
    在這大半年裏,他們一共送回來三封信,除了報平安,沒什麽有用信息。
    其實不用他們報,江南各府也時有加急公文往來,除了水患,並沒有提及大麵積瘟疫,想來沒有發生,或者發生過,沒有大麵積散播開來。
    風塵仆仆的一行,僅僅是在伯府洗了一把臉,吃過一餐飯,又急急忙忙趕往太學院,參加新學期開學典禮。
    經過了大半年的宣傳,大越遠處的人也知道了上京太學院的存在,千裏而來的學子成百上千。
    喜歡十品大裏正請大家收藏:()十品大裏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