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第97章湘軍複盤
字數:1728 加入書籤
鹹豐七年十二月廿三,宿州城外的湘軍「求是算學館」飄著鋼水味。僧格林沁的算籌炮殘部拖著斷輪炮車入城,炮架上的防磁竹篾已燒得焦黑,士兵腰間掛著用算籌改刻的匕首——那是戰敗時從火中搶出的最後信物。僧王路過湘軍鐵匠營,看見匠人用磁石分揀鐵砂,忽然想起崇厚臨終前的遺訓:「撚軍磁石吸鐵,鐵製兵器反成累贅。」四年前壽州戰場,撚軍在沙丘暗布磁粉,崇厚部鐵製兵器集體失靈,被迫改用竹矛竹槍,卻因竹器易燃反成火攻靶子。此刻匠人手中的磁石,正是當年撚軍「引雷陣」的致命武器。湘軍副將遞來熱粥,碗底墊著《楚勇算尺使用手冊》,扉頁夾著崇厚部《磁石戰損報告》:「鹹豐四年十月,撚軍於渦河彎道撒布磁粉,我部鐵器皆被吸附,被迫棄鐵用竹,致火銃卡殼率激增62。」
曾國藩幕僚掀開算學館地窖,二十架「楚勇算尺」在煤油燈下泛著冷光——竹製尺身嵌著黃銅齒輪,刻度間填滿江南蜂蠟防潮。「每架算尺可推演三十種戰場環境,」算學吏轉動齒輪,尺身彈出渦河彎道模型,「左帥曾用此還原撚軍『磁粉惑敵』真相:其所謂『引雷』實為磁粉吸附鐵屑,與天氣無關。」牆上掛著皖北磁礦分布圖,紅色標注顯示撚軍三年前已耗盡當地磁石。旁邊是被俘撚軍匠人的供詞:「四年十月,我部於沙丘埋磁粉殘片,誘使崇厚部換竹器,實為火攻伏筆。」僧王攥緊算籌——原來崇厚「棄鐵用竹」的決策,從一開始就是撚軍設下的技術陷阱。匠人展示湘軍炮管截麵:「低硫鋼含硫量千分之三,水火不侵。」算學吏調出《壽州兵器損耗表》:「崇厚部竹矛浸硫磺後燃點降至150c,而撚軍硫火球爆炸溫度達800c,竹製兵器反成燃料。」
卯時,曾國藩密信至宿州:「僧王若信得過湘軍算學,可將八旗炮隊交由曾國荃改製。」僧格林沁盯著信末「算學無滿漢」的朱砂批注,窗外寒風呼嘯,竟與四年冬渦河的磁粉揚塵聲重疊。湘軍算學館用沙盤推演壽州敗局:「撚軍先以磁粉製造『鐵器失靈』假象,再誘我部集中丟棄鐵器,最後以火攻聚殲。」算學吏撒出鐵粉模擬磁粉,用強光照射顯示「雷煙」實為鐵屑反光,僧王驚覺——當年所謂「磁石顯靈」,不過是撚軍利用光學原理的欺詐。突然傳來槍響,一名湘軍匠人被擊斃,懷中掉出刻著「北鬥七星」的竹片——那是撚軍「磁石陣」的通訊符號。算學館搜出密信:「火德星君降凡,可化湘軍鐵尺」,落款星圖與撚軍《簡編》中的「磁粉撒布陣圖」完全一致。
申時,僧王登上湘軍「威遠號」炮船,看見甲板上的「算學炮2.0」——炮架改用低硫鋼,瞄準鏡嵌著從英艦繳獲的光學鏡片。曾國荃的信從景德鎮傳來:「已用算尺算出撚軍『草人縱火隊』路徑,其戰術內核仍是『磁粉誘敵—火攻聚殲』的變種。」算學吏展示從流民手中繳獲的紅薯算籌,上麵刻著與撚軍《簡編》相同的「磁粉撒布密度表」:「撚軍仍試圖用鬆脂混鐵屑偽造磁痕,但皖北無磁,其詐術已難奏效。」巴圖魯偷偷在湘軍炮架上係上八旗「避邪紅繩」,卻被算學吏換成刻著「磁場強度公式」的金屬銘牌。僧王摸著腰間的鐵錨紋算籌,想起崇厚臨終前的悔恨:「吾非敗於磁石,乃敗於不知人心可算。」
亥時,宿州算學館的算籌聲突然密集如鼓。湘軍截獲太平軍密信:「渦河冰裂日,草泥覆鐵衣」。算學吏對照《皖北氣候算表》,驚覺明日正是冬至後冰麵承重力最低的「一九第七日」——與撚軍四年前首次使用磁石戰術的節氣完全重合。僧格林沁的滿文算表與湘軍算尺並列鋪展,共同推演撚軍「冰麵火攻」路徑。巴圖魯用「八旗密語」算籌敲擊節奏,竟與撚軍「磁粉陣」鼓點形成頻率共振,令湘軍算學吏立即啟動防磁預警。算學館連夜趕製「鐵砂阻火帶」,每袋重量精確至湘軍算尺三尺刻度。僧王望著匠人往鐵砂袋裏混入生石灰,忽然想起崇厚部竹製炮架在火攻中崩解的慘狀——如今湘軍以熱力學公式計算防火帶間距,早已超越撚軍當年的欺詐性戰術。
喜歡嘉慶變法:數據治國請大家收藏:()嘉慶變法:數據治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