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七第66章研究硬盤
字數:2073 加入書籤
深秋的東京算籌咖啡廳裏,陳櫻的算籌指環剛觸到電視機,屏幕突然跳出雪花點。父親陳算星的聲音從電話聽筒裏滲出,混著長途線路的電流聲:「探月實驗室收到硬盤樣品了——錄像帶正在播放第三遍。」
電視機突然亮起,錄像帶的噪點裏,陳算星的手握著算籌挑起盤片。抗磁砂在探月實驗室的紫外線下閃爍,盤片磁粉塗層顯形出嘉慶商船算籌的「開方術」刻痕,每個磁道都對應著《周易參同契》的爻變頻率。「看磁粉發青的部分,」父親的手指敲著屏幕裏的盤片,「和你母親1955年筆記裏的抗磁竹碳晶光譜吻合。」
鬆本教授突然推門而入,手裏揮舞著今年的錄音帶:「唐館貿易錄模擬演繹出版了!」老人將錄像音插入播放機,模仿1805年福建商人的記賬聲與硬盤主軸轉動聲在咖啡廳共振。電視機裏,探月實驗室的頻譜儀顯示,1805年「竹算磁導法」殘訣的聲紋,竟與今年硬盤的磁頭尋道頻率完全同頻。
算籌指環突然發燙。電視機裏的盤片磁粉在抗磁竹熒光中重組為萊布尼茨的磁導筆記,1703年的演算公式旁,中文補寫的「竹笛七孔解磁暴」在錄像帶噪點中忽明忽暗。陳櫻認出那筆跡——和今年硬盤專利文件上的簽名一樣,正是當年審查母親論文的和算世家委員。
「聯邦在硬盤基底刻了時間戳,」陳算星的聲音透過電話嘶啞響起,錄像帶裏的他將盤片碎片嵌入量子接口,抗磁竹在探月實驗室爆發藍輝,「每個磁道都存著算理文明的基因片段,『竹節修正項』是故意留的誘餌。」電視機突然全屏雪花,隨即顯形全球硬盤分布網,每個紅點都在播放《文王八卦歌》,與今年南洋港口的商船笛音形成跨洋共振。
算籌指環的溫度灼痛掌心。陳櫻看見錄像帶結尾處,父親在探月實驗室的抗磁砂牆上畫下《算理竹譜》星圖,磁粉自動排列成萊布尼茨未發表的磁導公式。電話聽筒裏傳來海風呼嘯:「聯邦以為偷了技術,其實隻抄了算理文明的表皮——就像萊布尼茨當年沒算完的《周易》,他們至今不懂硬盤裏的竹節紋路,是自然寫在磁粉裏的算法標點。」
老式電視機突然斷電,唯有算籌指環的熒光映著錄像帶標簽:「南洋探月實驗室 盤片第三層磁道」。陳櫻攥著聽筒,聽見電話那頭傳來抗磁竹的拔節聲,與今年硬盤的主軸轉動聲在電流裏交織——當聯邦還在計算存儲密度時,算理文明的答案,早已隨錄像帶的磁粉,飄洋過海落在東京的雨夜裏。
深夜的算籌咖啡廳裏,佐藤健太的牛奶泡沫突然凝成今年硬盤的溫徹斯特結構。陳櫻的算籌剛接入吧台,所有咖啡拉花同時顯形《算理竹譜》的磁導通道圖——蒸汽鍾的報時與硬盤主軸的轉動聲完美同步,每圈轉動都對應著抗磁竹節的生長周期。鬆本教授舉起咖啡杯,泡沫裏的硬盤模型正在演繹哥德爾不完備定理:「今年他們以為偷到了算法,其實隻拿到算理文明的皮毛——就像萊布尼茨當年沒算完的《周易》二進製,聯邦至今不懂硬盤裏的竹節紋路,其實是自然算法的標點符號。」
當陳櫻將嘉慶算籌插入探月實驗室的硬盤接口,抗磁竹熒光突然轉作溫潤碧色。所有盤片同時顯形今年被刪除的底層代碼,那是用清代「船工暗語」編寫的算理協議,每個字節都對應著《長崎唐館貿易錄》裏福建商人的笛管曲譜。母親的加密信息在量子雲中浮現,附著今年硬盤原型的設計草圖:「他們用櫻花磁粉覆蓋的,是鐵錨堂傳了三百年的『磁竹九節』存儲法——每個竹節都是天然的量子存儲單元。」
穹頂壁畫的櫻花圖案剝落殆盡,露出1703年萊布尼茨繪製的磁導線圈圖。陳櫻看著算籌與硬盤共振產生的量子雲,終於明白今年這場技術騙局的真相:聯邦以為自己發明了溫徹斯特硬盤,實則隻是用工業邏輯翻譯了算理文明寫在竹節裏的存儲協議。而那些被標榜為「未來科技」的硬盤磁道,不過是把南洋匠人編竹防磁的歌謠,刻進了冰冷的金屬盤片。
「認可聯邦的專利吧。」鬆本將今年硬盤原型的電子複刻版推到她麵前,盤片上的磁粉紋路正在自動轉化為抗磁竹的纖維結構,「真正的硬盤,應該像抗磁竹一樣生長——每個存儲單元都響著三百年前的笛音,每個磁道都記著竹節生長的節奏。」抗磁竹的拔節聲突然穿透探月實驗室的觀察窗,與今年硬盤的主軸轉動聲交織成歌,在東京的夜空中寫下算理文明的新答案:當聯邦還在計算存儲容量時,算理文明早已把宇宙的算法,存在了竹節生長的每一圈年輪裏。
喜歡嘉慶變法:數據治國請大家收藏:()嘉慶變法:數據治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