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唐玄宗的困惑:楊貴妃到底有多美?

字數:5591   加入書籤

A+A-


    “當時,
    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因母妃受到唐玄宗的冷落而感到不滿,
    三人時常聚在一起抱怨。
    武惠妃得知此事後,
    便趁機在唐玄宗麵前哭訴,誣陷太子三人要加害她們母子。
    唐玄宗聽後大怒,欲廢黜太子。
    首輔宰相張九齡及眾多大臣紛紛上書反對廢太子,
    力勸唐玄宗不要聽信婦人之言。
    唐玄宗雖然憤怒,但也無法拿出確鑿的證據來定罪太子三人,隻能暫時忍住怒氣。”
    “在這關鍵時刻,
    剛躋身宰相之列的李林甫卻保持沉默。
    他不敢在明麵上得罪張九齡和太子,於是在朝會結束後,他私下裏對宦官說:‘家事何必與外人商量。’
    李林甫此舉,是想效仿當初李積應對李治關於‘廢王立武’一事的回答,
    委婉表達對唐玄宗的支持,
    這也是唐玄宗之所以喜歡李林甫的原因所在,因為他太善解人意了。”
    看到這兒時,
    李隆基的內心反而逐漸平靜下來,
    思緒也變得清晰有序。
    “隻要朕能先一步鏟除李林甫這個朝中的奸佞,”他心中暗自思量,“那麽未來的路,豈不就能平坦許多?”
    想到這兒,李隆基立馬大聲喝問道:
    “李林甫此刻身在何處?
    在座的諸位,可有誰知曉他的行蹤?”
    話音未落,宰相姚崇便躬身回答道:“啟稟陛下,李林甫現任職於太子中允。”
    太子臉色一變,心道:“糟糕!我怎麽不知道有這麽一個人?”
    “很好!”李隆基點點頭,對姚崇說道:“即刻將李林甫拿下,打入天牢,聽候發落!”
    “臣,領旨!”姚崇毫不遲疑地應道。
    緊接著,李隆基似乎又想起了什麽,補充道:
    “哦對了,還有那個楊國忠,也一並關入大牢吧!”
    “臣,遵命!”
    做完這件事情後,李隆基感覺心裏好受多了。
    隻可惜沒人知道安祿山是誰,
    要是連他也一並提前處理了,那大唐江山的未來,也就穩了。
    視頻繼續播放,
    “二、沉迷女色,誤國誤民”
    “唐玄宗在位後期,對楊貴妃的癡迷達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他把大量的國家資源用於滿足楊貴妃的需求,
    甚至在長安城修建華清池,以供二人遊玩。”
    “這種沉溺女色的行為,為國家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唐玄宗李隆基整日與楊貴妃廝混在一起,
    對朝政的關心越來越少,
    許多重要國事被耽誤。
    同時,為了維持楊貴妃的奢侈生活,
    唐玄宗不斷加重百姓的賦稅和勞役負擔,
    導致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朝中大臣對唐玄宗的荒淫行為也感到不滿和擔憂,紛紛上書進諫。
    但唐玄宗已經深陷溫柔鄉中,無法自拔,他對這些忠言逆耳置之不理。
    最終,唐玄宗的沉迷女色和荒廢朝政引發了安史之亂。
    這場長達八年的戰亂給唐朝帶來了巨大的破壞,國家元氣大傷,從此一蹶不振。
    可以說,唐玄宗的荒淫誤國不僅害了自己,更害了國家和百姓。”
    “因為沉迷女色而荒廢政事的帝王並不少,
    古有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而烽火戲諸侯,
    最終身死國亡,
    淪為天下笑柄。
    漢有成帝劉驁,專寵趙飛燕、趙合德姐妹,
    不理朝政,最終酒色侵骨,
    在趙合德的懷抱中中風暴死。
    李隆基沉迷女色並非特例,而是較為普遍的問題。”
    當看到“漢成帝劉驁”的時候,
    漢家三位傑出帝王劉邦、劉徹、劉秀,
    頓時齊齊心中咯噔一聲,
    心中暗道:“不好!我大漢皇帝要上昏君榜了!”
    不過現在視頻還在繼續盤點李隆基的過失,
    “三、貪圖享受,驕奢淫逸”
    “開元之後的天寶年間,唐玄宗李隆基開始逐漸偏離了正軌。
    他開始沉溺於驕奢淫逸的生活中,揮霍無度,
    對後宮的賞賜如流水般不計其數。
    而戶部郎中王鉷為迎合君心,
    ‘歲貢額外錢百億萬,貯於內庫,以供宮中宴賜’,
    並且還告訴唐玄宗:‘此皆不出於租庸調,無預經費。’
    但這些‘額外錢’究竟是從哪兒來的,想必大家心中其實都明白。”
    “與此同時,
    楊國忠為謀私利,欺瞞李隆基說:糧倉豐滿。
    而李隆基竟輕信其言,未加核實。
    楊國忠則趁機將糧食換成布帛財物,進獻給李隆基。
    使得李隆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大肆賞賜揮霍。
    這種荒唐的行為讓人痛心疾首,
    因為那些被揮霍的財物原本是國家的儲備糧食,是百姓的救命之糧啊!”
    “更為離譜的是,
    為了討楊貴妃的歡心,李隆基竟然動用七百多人為她專門製作衣服。
    為了滿足她的口腹之欲,李隆基甚至下令開辟了從嶺南到長安的幾千裏貢道,以確保荔枝能夠及時運送到長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種勞民傷財的舉動簡直令人發指!”
    這楊貴妃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令李隆基一陣頭疼。
    他輕揉著額頭,口中喃喃自語:
    “這楊貴妃究竟有何等魅力?竟然能讓朕如此五迷三道、神魂顛倒?”
    “可惜視頻裏沒看到她的樣貌……”
    這還沒完,蘇治還在繼續盤點李隆基的過失,
    “四、識人不明,忽視軍備”
    “李隆基在位後期,忽視了國防建設的重要性。
    他削減軍費開支、減少軍隊數量、放鬆對邊疆的防禦和治理。
    這導致唐朝的國防力量嚴重削弱,邊疆地區頻繁遭受外敵入侵和騷擾。
    吐蕃等外族勢力趁機侵占唐朝領土,給國家安全帶來了嚴重威脅。”
    “當然,最具毀滅性的災難,當然還是——安史之亂!”
    “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
    安祿山起兵南下,一路勢如破竹,天下震動!”
    “此時,已近七十高齡的唐玄宗李隆基,其實第一時間就收到了安祿山造反的消息,可他卻對此置若罔聞。
    在朝堂之上,他甚至還輕蔑的笑道:‘安祿山這小胖子,豈敢反朕?’
    正是因為這種自負與狂傲,
    使得這場本有機會在初期便被遏製的叛亂,
    最終演變成了動搖大唐繁盛根基的浩劫!”
    “直至戰報如雪片般飛來,
    直到敵軍鐵蹄聲聲逼近,
    李隆基才如夢初醒:‘安祿山這小胖子,他還真反啊!’”
    “麵對叛亂危機,李隆基匆忙開始應對。
    他一開始的做法是正確的,啟用了封常清與高仙芝鎮守洛陽。
    這兩位將領號稱帝國雙壁,有著很強的軍事能力。
    但無奈洛陽城中守軍匱乏,封常清與高仙芝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他們知道,洛陽守軍根本不是安祿山的對手。
    於是他們二人決定死守潼關,以期在防守中尋求轉機。”
    喜歡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請大家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