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小皇帝養成計劃

字數:5921   加入書籤

A+A-


    “王朝興替,世事無常。
    李自成原本也不過是一個郵差,
    卻在明末亂世中崛起,
    成為了推翻大明王朝的重要力量。
    他率領的農民起義軍,一路攻城掠地,最終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明朝滅亡。
    李自成的成功,固然有其順應民心、順應時勢的一麵,
    但也不可否認,
    明朝末年的腐敗和內亂,已經將這個王朝推向了崩潰的邊緣。”
    朱棣眉頭一挑,然後對朱由檢說道:“派人暗中去捉拿李自成,尤其是幹郵差的。”
    朱由檢微微點頭,表示心中明了。
    蘇治繼續講解道,
    “孝莊希望女真人進入中原。
    但是,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不願背井離鄉,
    更不願去到那既陌生又充滿敵意的他鄉去。
    麵對這種情況,
    孝莊再次展現出了她的果敢與決斷。
    她以身作則,親自帶領著年幼的順治帝,
    走在了這支浩浩蕩蕩的大軍的最前列,
    以實際行動來引領和鼓舞著整個國家。
    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大清帝國建立起來了。
    坐在紫禁城皇位上的是六歲的順治帝,
    但真正掌控國家大局、治國安邦的卻是他背後的那位孝莊皇太後。”
    “孝莊太後竭盡全力輔佐順治皇帝,
    助其平定群雄、整治吏治,
    也使國家得到了休養生息,人民能夠安居樂業。
    之後,孝莊太後準備還政給順治,退居幕後。
    然而,順治皇帝並沒有繼承到其父親皇太極的王霸之氣,反而繼承了他老爹的癡情之心。
    當時,順治皇帝的寵妻董鄂妃生下皇四子,順治帝欣喜若狂地宣布:‘皇四子乃朕第一子’。
    不幸的是,這個‘皇太子’並沒有活多久,董鄂妃也隨後病逝。
    董鄂妃的離世使順治皇帝一蹶不振,
    最終染上天花而死,死時年僅二十四歲。
    順治死後,八歲的小玄燁即位,即康熙大帝,
    孝莊便再次晉級成了太皇太後。”
    “小玄燁繼位時,
    有大臣上疏請孝莊臨朝垂簾聽政,卻遭到了孝莊的拒絕。
    她放手讓年幼的孫子親政,自己則在他身後全力護佑。”
    “康熙年間的一係列重大事件,背後都有孝莊的支持。”
    “在康熙即位之初,
    四大輔臣之一的鼇拜,
    仗著自己曾經救過皇太極的命,且手握兵權,根本不把康熙這個小皇帝放在眼裏。
    他廣結黨羽,排除異己,
    甚至在康熙麵前也飛揚跋扈,完全不把皇帝當回事。
    康熙雖然對鼇拜的行為感到不滿,
    但也無可奈何,
    因為鼇拜的黨羽遍布朝野,而且他還掌握著京城的衛戍兵權,
    如果康熙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一場政變。”
    “在這種情況下,孝莊文皇後站了出來,利用自己的政治智慧和影響力,幫助康熙穩定了局勢。
    她先是讓康熙對鼇拜加官晉爵,以麻痹鼇拜,讓他放鬆警惕。
    然後又讓康熙在宮中召集了一些少年侍衛,讓他們每天練習摔跤。
    鼇拜以為這些少年侍衛隻是為了消遣,不以為意。
    然而,在孝莊文皇後的授意下,
    康熙卻逐漸將這些少年侍衛,培養成了自己的親信。
    並最終在一次朝政中,康熙命令這些少年侍衛將鼇拜擒住,鼇拜的黨羽也被一網打盡。”
    “鼇拜被擒之後,孝莊文皇後又幫助康熙平定了‘三藩之亂’。
    ‘三藩之亂’是指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發起的一場叛亂。
    他們不滿康熙的削藩政策,於是起兵反抗。
    在叛亂初期,三藩的軍隊節節勝利,康熙的軍隊則節節敗退。
    在這種情況下,孝莊文皇後又一次站了出來。
    她鼓勵康熙不要放棄,要堅定信心,同時她又向康熙推薦了一些有能力的將領,讓他們去平定叛亂。
    在孝莊文皇後的支持下,康熙最終平定了三藩之亂,鞏固了自己的統治。”
    “三藩之亂平定後,蒙古察哈爾部布爾尼又趁機叛亂。
    康熙打算故技重施,
    尋一個理由將布爾尼召進京城,然後將其抓起來。
    但布爾尼比他的父汗阿布鼐有心機,
    並沒有按照康熙安排的那樣做,而是將朝廷送信的使臣直接扣下了。
    布爾尼起兵叛亂,
    此時的京城已經無兵可用,都在前線對戰三藩。
    康熙也很著急,便向自己的祖母請教。
    而孝莊則給康熙推薦了一個人——圖海。
    有了將軍,還缺少兵。
    圖海將京城八旗子弟的家奴都召集起來,組成了一支軍隊。
    圖海很清楚這支部隊的缺陷,
    便以金銀財寶為誘餌,
    告訴這些家奴察哈爾王的金銀財寶數不勝數,
    若是能大敗察哈爾王,便將其中的一大部分拿出來分給他們。
    沒想到此招果然奏效,圖海很快便平定了察哈爾叛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布爾尼起兵失敗後,康熙下旨將囚禁在盛京的阿布鼐絞殺。”
    “孝莊文皇後在康熙年間的一係列重大事件中,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她的識人之能、政治智慧和影響力,
    為康熙的統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也為清朝的繁榮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可以說,康熙最終能成為一代大帝,孝莊功不可沒。”
    “孝莊手握無上權力,
    卻能夠給孫子康熙一份純粹的親情,
    這在封建社會的宮廷中是相當難得的。
    評價一個人,要看他身邊的人。
    在孝莊的影響下,侍奉她一生的蘇麻喇姑也是一位令人敬重的老人。
    康熙感念奶奶對自己的愛護,對孝莊也倍盡孝道。
    他親政後,凡重大事件,都會去請示孝莊。
    遇到孝莊出遊,康熙便會親自下馬扶輦。
    孝莊晚年病危在床,康熙帝曾經三十五個晝夜衣不解帶地服侍在側。
    甚至親自到天壇祈禱,‘請減己壽以益太皇太後’。”
    “康熙二十六年 1688 年),
    孝莊太皇太後去世,享年七十五歲。
    有孝順的孫子陪在身邊,她走得並不遺憾。
    孝莊太皇太後去世後,
    康熙並未按慣例全國舉哀,
    她的棺槨也未下葬,而是一直停在暫安殿內。
    這一停就是三十多年,直至雍正朝時才下葬,而且葬在清東陵的風水牆外。
    按照當年康熙對外宣稱的,這是遵孝莊彌留時的遺言:
    ‘太宗文皇帝梓宮安放已久,不可為我輕動。
    況我心戀汝父皇及汝,不忍遠去。
    務於孝陵近地擇吉安厝,則我心無憾矣。’
    康熙沒有給孝莊下葬,
    其中不僅有他對奶奶難以割舍的情義,
    還因為他不願意孝莊受到世人的猜疑和褻瀆,這可能和她傳說下嫁給多爾袞有關。”
    康熙帝玄燁看到這兒,眼眶頓時紅了,心中充滿了悲傷。
    因為孝莊現在已經七十四歲,馬上就要七十五歲了。
    這也就意味著,孝莊已經命不久矣,
    她即將離開這個世界,離開她深愛的孫子和國家。
    康熙回首望向孝莊,聲音低沉而嘶啞的喊了一聲:“祖母……”
    孝莊卻反過來安慰起了康熙皇帝,道:
    “小玄燁啊,你會成為大清最好的皇帝,別哭哦。”
    康熙的眼淚,終於止不住,流了下來。
    喜歡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請大家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