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是天才,也是孤獨的政治家

字數:5614   加入書籤

A+A-


    “大明柱石!”
    “救時宰相!”
    蘇治的話,讓朱元璋和朱棣振奮不已,
    “我大明文人,竟也有如此人物!!”
    “不知這張居正,又將有著怎樣的風采!!”
    “張居正是大明朝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更是被譽為大明時期最出色的內閣首輔。
    但他的一生卻充滿了爭議。
    有人稱讚他為明朝的功勳卓著,延長了明朝的國祚。
    也有人批評他私德有虧,貪汙腐敗,獨斷專行,生活奢侈無度,甚至陰謀加害政敵。
    然而,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誰又能做到完美無缺呢?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張居正的功過是非,以還原一個真實而立體的曆史人物。”
    【曆史十大名相第九位:大明柱石,張居正!】
    視頻標題出現後,蘇治開始繼續解說道:
    “張居正,字叔大,號太嶽,又名張白圭。
    因出生於湖廣江陵,所以也被稱作張江陵。
    張居正出身寒微,
    其先祖張關保曾參加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
    並因立下軍功而被授予歸州長寧所守禦之職,世襲千戶。
    至其曾祖張誠,以別支由歸州遷往江陵,
    雖然家族仍然保留軍籍,
    但張誠之子張鎮,後來成為了荊州遼王府的護衛軍。”
    “竟然是追隨咱打天下的兄弟的後代!”朱元璋聞言,雙眼一亮,然後高聲問道:“張關保誰認識?”
    朱元璋話語剛落,徐達便站了出來。
    他大聲回道:“皇上,臣以前有個兵,就叫張關保!
    他曾跟隨臣平定江南,後來累積戰功授歸州長寧所世襲千戶,入了湖廣的軍籍!
    蘇先生說的張居正的先祖,應該就是他了!”
    “好!”朱元璋大笑一聲,說道:“給他家多送點糧食、書籍,一定要讓他們把張居正培養的更好!”
    “臣,遵旨!”徐達拱手退下。
    視頻繼續播放,
    “明朝軍籍管理十分嚴格,不得隨意更改。
    軍人地位相對較為低下,
    護衛軍又是軍中最低賤的職務。
    所以,張家遷到江陵後,其實還是處於社會的底層,經濟方麵也比較拮據。
    對於這一點,
    張居正本人也很坦率的說道:‘先世單寒,非閥閱衣冠之舊。’
    雖然家境普通,
    但張居正的長輩卻講道義、愛助人,稱道於鄉裏。
    這種家風,對張居正的成長,也是起著非常積極的影響的。”
    “對張居正來講,
    長輩們的期望並沒有成為他前進路上的負擔。
    相反,他在學習的道路上一路高歌猛進,展現出了非凡的天賦。
    他兩歲便能說話識字,
    五歲便進入學堂,
    十歲已通曉六經大義,
    十二歲便考中秀才,
    十六歲成為舉人,
    二十三歲更是考中進士。
    此後便踏入了長達二十多年的仕途,開啟了他那非凡和充滿爭議的一生。”
    看到張居正這如同開掛般的一生,
    許多百姓忍不住驚歎道:
    “十二歲成秀才,十六歲為舉人,二十三歲便中進士!真是舉世罕見的神童!”
    “隔壁老王考了一輩子還是個秀才,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誰說不是呢,我鄰居的親戚的二大爺,現在都已經五十多歲了,還是個沒什麽出息的窮酸秀才。”
    “真的不能比啊!”
    “……”
    “完了……第十名和第九名都沒了,難不成我大清朝竟然沒有名相上榜?”乾隆帝弘曆,忍不住哀歎了一聲。
    蘇治繼續解說道,
    “嘉靖十六年1537年),
    年僅十三歲的張居正首次參加鄉試,
    便得到了湖廣巡撫顧璘的青睞。
    顧璘稱讚他為‘國器’,說他有將相之才。
    為了表達自己對這位少年的看重,
    顧璘甚至還解下腰間的犀帶贈予他,
    言行間無不充滿對張居正的愛護和期望。”
    “要知道,那時候的張居正還隻是個十三歲的少年。
    別說張居正了,換做其他學子陡然得到大領導的誇讚,怕是誰都會飄飄然吧?
    想來顧璘也擔憂如此天才少年會滿足於這點成績,不思進取,
    於是他特意對主管鄉試的官員說:
    ‘餘以為莫若老其才,他日所就,當益不可知耳。’
    意思是要多磨練磨練張居正的性子,
    不要讓他過早成功,而驕傲自滿。
    因為這番話,
    原本十拿九穩的張居正,在那一年的鄉試中落榜了。
    一直等到三年後,他才重新考中舉人。”
    “對於此番因顧璘一番話而落榜,
    張居正卻並未心生怨恨,
    反而對顧璘的知遇之恩感激不已。
    晚年時,他回憶起這段經曆,仍然感慨萬分:
    ‘仆自以幼童,豈敢妄意今日,然感公之知,思以死報,中心藏之,未嚐感忘。’”
    “如果說落榜對未成年的張居正隻是起了告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麽其祖父張鎮之死,則讓他學會了警覺。
    張居正因為少年神童,名聲在外,
    竟然引來了同齡人,第六代遼王的嫉妒。
    後來在張居正登科後,
    其祖張鎮被遼王特召至王府,最終因過量飲酒而喪命。
    這一件事,也讓張居正明白了人心的複雜和殘酷。”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
    張居正以二十三歲的年紀,成功考中進士,並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
    這是一項極高的榮譽。
    因為庶吉士,通常是從二、三甲進士中挑選出的年輕且才華橫溢的人,
    他們是最有機會成為皇帝近臣的人,
    同時,也是明朝內閣輔臣的重要來源。
    當時朝中大臣,大多喜好談論詩文,
    張居正卻對此不以為然,因為他知道,治國之道並不在詩詞之中。
    所以,
    張居正也很少與他的同僚交談,
    他隻是默默鑽研典章古籍和探求治國興邦之道。”
    武則天看到這些,忍不住向身旁的狄仁傑問道:“狄國老,你說朕重視詩詞文章,是真的錯了?”
    狄仁傑並沒給武則天留麵子,直言不諱的說道:
    “回陛下!詩詞文章固然能陶冶情操,培養氣質,但在治理國家方麵,確實不能過分倚重。
    張居正的做法,正是體現了一個政治家應有的務實與遠見。”
    武則天微微頷首,說道:“朕,明白了。”
    “張居正剛入翰林院時,內閣首輔夏言和嚴嵩之間的政治鬥爭正日趨激烈。
    這場鬥爭在次年達到了高潮。
    夏言因嚴嵩的陷害而入獄,
    最終慘遭處決,
    成為明朝有史以來第一位被公開處決的首輔大臣。
    嚴嵩隨之繼任首輔之位,
    嘉靖朝,
    從此正式進入了嚴嵩專權的黑暗時期。”
    喜歡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請大家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