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論噴子的自我修養

字數:5500   加入書籤

A+A-


    “魏征加入太子李建成的陣營時,他已經四十多歲了。
    盡管他的前半生曆經坎坷,
    但自從成為太子府的官員後,他的人生終於開始漸入佳境。
    而且在太子府內,魏征很受李建成的重視。
    魏征給李建成提意見,李建成也都聽得進去。
    這使得魏征,得以在一個能夠充分展示其才華的平台上嶄露頭角。”
    “就在魏征加入太子府的同時,天下局勢又出現了新的變化。
    之前被李世民擊敗的竇建德,麾下有一名部將名叫劉黑闥,他再次舉兵造反了。
    由於李世民先前在擊敗竇建德時,采用了斬首戰術,沒有從根本上瓦解山東集團的勢力。
    因此,劉黑闥起兵後不久,
    便迅速席卷了河北、河南、山東等地,
    成為了李唐的心腹大患。”
    “為了應付劉黑闥的威脅,
    李淵再次派遣李世民,領兵去鎮壓劉黑闥的叛亂。
    但當李世民好不容易打垮了劉黑闥之後,劉黑闥卻逃往了突厥尋求庇護。
    而且,
    一旦李世民撤軍,
    劉黑闥就會帶著突厥的援兵回來,並且重新攻占大片領土。
    所以此時的劉黑闥,無疑已成為李唐的重大威脅。
    身為太子洗馬的魏征,此時卻看到了一些不一樣的問題。
    魏征是典型的山東士族,
    所以他很清楚,
    劉黑闥之所以能夠不停地卷土重來,
    真正原因其實在於山東士族集團的支持。
    隋朝時期,
    山東士族一直備受打壓,魏征的家族就是其中的受害者。
    如今好不容易等到朝代更迭,若繼續由關隴集團把持朝政,山東士族在新朝代仍將麵臨困境。
    正因如此,山東士族才選擇全力支持劉黑闥。”
    “要從根本上解決劉黑闥的問題,那就必須切斷山東士族對他的支持。
    但這也引出了另一個問題:作為唐軍統帥的李世民,難道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嗎?
    對此,存在兩種可能:
    一是李世民確實沒有意識到;
    二是他意識到了,但出於‘養寇自重’的考慮,他選擇了放水。
    因為隻要劉黑闥一直搗亂,
    李世民就能繼續領兵,
    才能積累到足夠的軍功,
    進而有機會去奪取李建成的太子之位。”
    “不論出於何種原因,
    但隻要李世民繼續領軍征討劉黑闥,對李建成顯然都是極為不利的情況。
    正是因為看清了這一點,
    魏征這才果斷地向李建成提出了建議,
    主張由李建成親自領兵,去征討劉黑闥。
    李建成采納了魏征的建議,
    並在抵達山東後積極與當地士族建立聯係,
    給予他們各種承諾拉攏分化,
    從而從根本上,鏟除了劉黑闥這一心腹大患。
    李建成能夠親自去征討劉黑闥,並成功解決這個大麻煩,魏征絕對是居於首功的。
    他的深謀遠慮和果敢決策,為李建成的成功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此後的幾年時間裏,
    隨著李唐逐漸統一天下,
    李建成與李世民的鬥爭,
    也從戰場轉向了朝堂。
    在這期間,
    魏征始終全心全意地輔佐李建成,
    為他出謀劃策,
    成為了太子手下不可或缺的核心智囊。
    如果說,在李世民陣營中,
    房玄齡和杜如晦是讓李建成最為頭疼的人物。
    那麽在李建成陣營裏,
    魏征,則無疑是李世民最為忌憚的對手。”
    “為了讓太子李建成順利繼承大統,
    魏征向太子提出了三條策略:
    首先,他建議李建成積極爭取領兵作戰的機會,以此提升自己的功績和聲譽,鞏固自己的地位。
    其次,魏征提議通過重金收買或調離京城和秦府等手段,削弱秦王府的人才儲備,從而削減李世民的勢力。
    最後,他敦促李建成要果斷行動,先下手為強,以確保在這場皇位爭奪戰中占據先機。
    簡而言之,
    魏征實際上就是在勸說李建成,盡早除掉李世民這個潛在的巨大威脅。
    然而,遺憾的是,李建成並未采納這一建議,
    他的猶豫不決和缺乏行動力最終使他失去了先機,
    被李世民搶占了優勢。”
    看到這兒,唐太宗李世民心有餘悸的喃喃自語道:
    “老魏確實是個難纏的對手。
    但凡當初大哥能稍微果斷一點,
    我恐怕就真的等不到玄武門之變的那一刻了。”
    長孫氏聽到這裏,
    輕輕的握住了李世民的手,柔聲安慰道:
    “所以二哥,你才是真正的天命之子呀!
    而且現在魏征成了您手下重臣,您一定要善待他才是。”
    “那是自然!”李世民莞爾一笑,回道。
    視頻繼續播放,
    “最終,命運叕一次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
    魏征的所有謀劃,最後還是輸給了一場玄武門事變。
    玄武門事變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建成、李元吉被殺,
    李世民成為了最後的贏家,並成功登基稱帝。
    李建成離世後,
    作為太子屬官的魏征自然麵臨清算,於是第一時間被抓了起來。”
    “李世民見到魏征後,當場便責問道:‘你為何要離間我家兄弟的關係?’
    誰知魏征卻不緊不慢、不慌不忙的回道:‘先太子如果早聽我的,哪有今天?”
    言下之意便是:當初太子若是采納了我的意見,哪裏還有你現在的李世民?
    在場的人都被魏征的言語嚇得直冒冷汗。
    唯獨李世民麵露喜色,因為這正是他所期待的回答。
    東宮與秦王的爭鬥,
    本質上並無是非之分,
    也無關道德評判,
    隻是一個誰先下手,誰就笑到最後的問題。
    從成王敗寇的角度來看,
    魏征的立場和態度非常明確,
    無非就是各為其主而已。
    魏征的果斷和狠辣,恰恰證明了他對李建成的忠誠和投入。
    對於這種竭忠盡智、眼光獨到且能力出眾的人才,李世民自然是非常喜愛的。”
    “按照常理來講,李世民應該會殺掉魏征泄憤才是。
    但最終李世民在處理魏征的問題時,展現出了極大的寬容與遠見。
    因為李世民很清楚,魏征是有真才實學的人。
    而且他此時也正需要有一個有分量的人來樹立榜樣,
    這樣,他李世民才好拉攏原屬於太子一係的官員,
    並以此來鞏固自己的皇位!”
    這無疑是一個雙贏的局麵。
    但這也隻有李世民這樣的胸懷廣闊的君主,
    才能一手打開這樣的格局!
    喜歡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請大家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