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關鍵時刻,還得看陳平

字數:6415   加入書籤

A+A-


    “在進攻大漢時,匈奴人讓韓王的軍隊作為先鋒,而匈奴軍隊自己則隨後前行。
    當韓王率軍進攻太原時,劉邦已親率大軍駐紮於太原嚴陣以待。
    結果,韓王的軍隊被劉邦打得一敗塗地。
    首戰即告失利,
    韓王本人不得不逃往匈奴避難。
    但韓王的部將們並未放棄,
    他們擁立了一位新的韓王,
    繼續帶領殘餘兵力與匈奴聯手對抗漢軍。”
    “看到韓王戰敗,
    匈奴單於冒頓於是派了兩萬多騎兵,
    與韓王麾下的殘部聯合,駐紮在山西代縣陽明堡地區,
    意圖阻止漢軍繼續北上。
    但此時的漢軍在士氣和兵力上都占據了壓倒性優勢,
    這兩萬匈奴騎兵根本無法阻擋他們的進攻。
    接下來,
    漢軍一路追擊匈奴和韓王的聯軍,三戰三捷!”
    “連續的勝利,讓劉邦對匈奴的實力產生了嚴重的誤判。
    他錯誤地認為,匈奴可能並沒有傳聞中那麽強大。
    但實際上,漢軍之前遭遇的並非匈奴的主力部隊,
    因此才能屢戰屢勝。
    這個誤判,也為接下來的危機埋下了伏筆。”
    “後來,劉邦得知匈奴的主力,可能就駐紮在山西省繁峙縣。
    於是,他果斷地指揮漢軍全軍出擊。
    匈奴這邊卻使用了一個計謀,
    他們在漢朝使臣和間諜前來探查時,
    故意隱藏了精銳軍隊,示敵以弱,
    為漢軍設下了一個圈套。
    劉邦在多次收到關於匈奴主力並不強大的諜報後,誤判進一步加深。
    他甚至親自率領輕騎兵,
    脫離主力部隊搶先抵達山西大同,
    唯恐匈奴人逃走。
    最終,劉邦為這次貿然的突進付出了代價。”
    “劉邦的追擊,直接撞入了匈奴人精心布置的陷阱之中。
    慌亂之中,劉邦隻能率領軍隊逃往大同城東的白登山,依托山地進行固守。
    要知道,如今的劉邦已是大漢朝的皇帝,
    他的安危,
    直接關係到整個國家的穩定。
    倘若劉邦在此戰敗亡,
    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漢朝,
    恐怕就會立刻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
    幸運的是,劉邦率領的輕騎兵戰鬥力也頗為強悍,成功擊退了匈奴人的數次進攻。
    麵對這種情況,
    冒頓單於不得不改變策略,
    選擇先圍困劉邦而非直接進攻,
    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來迫使劉邦投降。”
    “劉邦之前是率領著輕騎兵迅速突進,因此並未攜帶足夠的糧草。
    因此,當匈奴人轉變策略,采取圍而不攻的策略時,
    劉邦也不由得開始變得焦慮起來。
    在接下來的七天裏,
    劉邦及其軍隊被圍困在白登山,
    既無補給也無援軍,處境極為危險。
    而劉邦之前跑的太快,
    導致漢軍主力即便連夜行軍,
    也難以在七天內趕到救援。
    事到如今,
    劉邦看起來似乎已陷入絕境,
    被匈奴俘虜,似乎已成定局。”
    “但實際上,情況還並沒有陷入真正的絕境。
    在這場對峙中,雙方實際上在進行一場耐心的較量。
    白登山上的漢軍已接近極限,
    但漢朝的主力軍隊,再有一日時間就會抵達。
    反觀這時候的匈奴人,
    卻陷入了騎虎難下的困境,
    他們有些不清楚,自己應該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漢朝主力。”
    “匈奴作為遊牧民族,自身帶的補給肯定也不會多。
    他們在山下圍困劉邦長達七天之久,自身的消耗自然也相當巨大。
    若此時漢朝大軍全麵支援,
    匈奴主力很可能會戰敗,而且損失將極為慘重。
    因此這場戰爭的關鍵,
    就在於誰能堅持到底,
    是劉邦先崩潰,還是漢朝援軍先趕到。”
    “就在這種緊要的關頭,
    一直陪伴在劉邦身邊的謀士陳平,再次為他獻上了一計。
    他建議劉邦用重金賄賂冒頓單於的夫人,
    通過她,向冒頓單於傳達當前匈奴所麵臨的形勢,
    希望能以此影響單於的決策。
    劉邦雖然采納了陳平的計策,
    但一開始,計劃卻進行的並不太順利。
    因為冒頓單於的夫人在收到禮物後,卻並不打算替漢軍說話。
    但隨後,漢朝使臣對她說,
    若劉邦被擒,
    漢朝將向匈奴進獻大量美女。
    這位單於夫人擔憂自己會因此失寵,於是最終才決定幫助漢軍。
    枕頭風吹啊吹,
    冒頓單於終於在一番權衡利弊之後發現,
    繼續圍攻好像確實沒有太多的實際利益,
    反而撤退並與漢朝達成協議,還可能撈到更大好處。
    於是,匈奴人開始提出各種要求,
    而劉邦則開始與他們討價還價。
    最終,雙方決定通過和親的方式建立友好關係。
    這樣既可避免進一步的戰爭,也能讓劉邦安全撤退,同時匈奴也能獲得可觀利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被圍困七天後,
    在一個大霧彌漫的清晨,
    匈奴人打開了包圍圈的一個缺口,
    劉邦則趁機利用大霧掩護,終於安然撤退了。”
    “滎陽和白登之圍,
    如果沒有陳平的急智,
    或許就將成為劉邦邁不過去的坎兒了。
    劉邦兩次被困,
    陳平的計策都取得了奇效,
    雖然手段顯得有些不入流,
    但借用後世偉人一句話來講就是:不管黑貓白貓,抓的著老鼠的就是好貓!”
    劉徹見此陷入了沉思,嘴裏還在自言自語地嘀咕著:
    “蘇先生這話說的在理。若是沒有陳平的智謀,高祖能否開創大漢基業都未可知。”
    秦始皇嬴政則轉過頭,向李斯問道:“陳平你派人去尋過嗎?”
    李斯恭敬的回答道:“回陛下,陳平已經有消息傳來,他現在還在家中讀書。”
    “嗯。”嬴政微微頷首,說道:“讓人先別打擾他,讓他安心學習一段時間。”
    “喏!”
    視頻繼續播放,蘇治繼續講解道,
    “陳平的貢獻遠不止於此,
    他對劉邦,對大漢王朝的深情厚意,是無法估量的。”
    一直默默觀看視頻的陳平,
    此刻臉上終於忍不住露出了一絲微笑,“這可是我陳平輔佐主公,親手打下的江山啊!”
    “漢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燕王盧綰謀反。”
    蘇治這一句話,
    讓整個大漢朝堂頓時陷入死一般的寂靜。
    劉邦驚愕至極,難以置信的望著光幕。
    要知道,
    盧綰和劉邦同年同月同日生,
    他們不僅是同鄉、同窗,還是一起長大的發小。
    當年,
    劉邦因官司纏身而四處躲藏時,
    盧綰始終不離不棄,共渡難關。
    若論關係親疏,恐怕就連蕭何、曹參都比不上盧綰。
    在劉邦分封的那些個異姓諸侯王中,
    除了韓信功勞太大外,
    其他基本上都是自帶兵馬,加入的漢王陣營。
    所以他們不僅是大漢王朝的打工人,同樣還是大漢王朝的股東之一。
    也隻有盧綰是個例外。
    他能被封為燕王,
    主要原因就是他與劉邦的關係,實在是太親密了。
    以他們這種比親兄弟還親的關係,
    盧綰竟然還會謀反?
    劉邦怎麽可能不驚詫?
    喜歡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請大家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