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安史之亂,老郭的表演舞台

字數:5897   加入書籤

A+A-


    視頻繼續直播,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農曆十一月初九日深夜,
    平盧、範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
    聯合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胡兵組成十五萬大軍號稱二十萬),
    催動漁陽鼙鼓,
    掀起了震動史冊的‘安史之亂’!
    天下承平日久,
    百姓累世未經兵災。
    因此,當他們看到叛軍那‘煙塵千裏、鼓噪震地’的威勢時,
    頓時便嚇得六神無主、心膽俱裂。
    沿途地方官或望風而降,或掛冠遠遁,或被叛軍擒殺,
    無一能對安祿山的兵鋒造成一絲有效的遲滯。
    焦頭爛額的老皇帝李隆基,
    急忙發布勤王詔書,命令各地不惜一切代價阻止叛軍攻入長安。”
    “在此危急關頭,
    由於曾經長期負責北疆防務,
    所以已年近六十歲的郭子儀被緊急召回。
    他被朝廷任命為代理朔方節度使,負責從東麵襲擊叛軍的側翼。
    這位本已退居二線的老同誌,
    竟然因此迎來了他‘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開掛時刻!”
    “提到‘安史之亂’,不得不再多提兩句。
    ‘安史之亂’源於唐玄宗李隆基對楊貴妃的專寵,對奸臣的信任,以及對朝政的忽視,結果導致了大唐朝廷的腐敗。
    而唐玄宗李隆基又在邊鎮設立了十個節度使,
    總兵力近五十萬,
    但中央禁軍卻僅有十餘萬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
    節度使逐漸獲得了行政和財政權力,
    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勢,最終引發了安史之亂。”
    “在安祿山造反之前,
    皇太子和宰相,其實都已察覺到安祿山有造反的苗頭。
    楊國忠算是幹了一件人事)多次上疏揭示安祿山的野心,
    這使得唐玄宗李隆基,也終於開始感到不安。
    為了試探安祿山的真實意圖,
    楊國忠向李隆基建議召其進京,認為如果他有意造反,就會因心虛而不敢前來;
    反之,如果他心懷坦蕩,就一定會應邀前來。
    李隆基采納了這個建議,下旨召見安祿山。
    不久,安祿山竟然真的如期進京,
    這讓李隆基心中的大石落地,
    他慶幸自己沒有錯怪安祿山,於是在華清宮設宴款待。”
    “酒酣耳熱之際,安祿山突然在唐玄宗麵前放聲大哭。
    一邊哭,他還一邊抱怨自己作為蕃人,受到了歧視。
    雖然他沒有什麽學識,
    但唐玄宗並不嫌棄,還不斷地提拔他,
    可楊國忠等人卻對他無端仇恨,
    於是請求唐玄宗為他主持公道。
    這一番動人的哭訴,
    讓唐玄宗對安祿山產生了更深的同情和信任,
    甚至最後還授予他左仆射的高位。”
    這時候,就連狄仁傑都忍不住詫異道,
    “這安祿山竟然還真的敢去京城?看來是我小瞧了他啊。”
    武則天沉吟片刻後,說道:“安祿山奸雄之資,看來安史之亂,不簡單啊!”
    與此同時,
    上了昏庸皇帝榜單的李隆基,此刻正咬牙切齒的問道:“安祿山找到了嗎?”
    姚崇躬身行禮道:“回陛下,尚無消息傳來。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
    “繼續找!不把他碎屍萬段,朕誓不罷休!”
    “微臣領命!”
    ……
    視頻繼續播放,蘇治解說道,
    “安祿山離開京城後,這才顯露出他內心的膽怯。
    他擔心楊國忠在路上設有埋伏,
    因此以最快的速度,返回了範陽老巢。
    安祿山在京城的出色表現,使得李隆基對他格外的信任。
    甚至每當有人上報說安祿山有造反的舉動時,
    李隆基都會怒斥報告者誣陷安祿山,
    還將他們綁縛後送給安祿山處置。”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
    控訴安祿山造反的人數不斷增加,
    甚至有人提供了確鑿的證據,
    李隆基這才如夢初醒,重新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麵對這一局勢,李隆基決定再次采用楊國忠的計策,下令召見安祿山進京。
    可惜,這一次安祿山,以生病為由推辭了。
    安祿山知道,自己能夠僥幸欺騙李隆基一次,
    但第二次就不會那麽幸運了,
    所以他才不會選擇再次進京冒險。
    可見,此人雖然沒怎麽讀過書,但鬼心眼兒卻一點兒不比讀書人少。”
    讀書人:“???”
    “見安祿山不肯前來,
    李隆基於是又生一計,提出為安祿山的兒子賜婚,並要求安祿山前來認親。
    但安祿山依舊推辭不來,
    這下子,李隆基才算是把一切都想通透了,
    可遺憾的是,一切已經為時已晚。”
    “回到之前。
    話說,‘安史之亂’爆發,
    已年近六十的郭子儀,突然被朝廷點名披掛上陣。
    國難當頭,老郭自然也不扭捏。
    他迅速披掛上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並率領李光弼、高浚、仆固懷恩、渾釋之等四員大將出兵單於府,
    大破山西右玉縣的靜邊軍,
    殲滅騎兵七千,
    陣斬叛將周萬頃並傳首闕下,
    從而取得了首戰的勝利。”
    “初試鋒芒後,老郭乘勝追擊,
    又在河曲擊敗了叛將高秀岩,
    順勢收複了雲中、馬邑,並打通了東陘關。
    這一連串勝利,使得唐軍軍心大振,士氣高漲。
    在鋪天蓋地的戰敗和求救報告中,
    血壓已經快要爆表的唐玄宗,難得聽到了一點兒好消息。
    於是他大手一揮,爽快地為老郭加封為禦史大夫,
    並鼓勵他繼續努力,為君分憂。”
    “當時,
    安祿山的叛軍已經占領了洛陽,甚至自稱大燕皇帝。
    時任常山代理太守顏杲卿被俘,
    河北二十四郡中,
    隻有平原郡、博平郡和清河郡,
    在其堂弟顏真卿的率領下,仍在苦苦堅守,但形勢卻岌岌可危。
    郭子儀推薦李光弼擔任河東節度使,率領萬餘朔方軍東出井陘關支援河北。
    他們輕鬆收複了常山,極大地提振了河北各地反抗軍的士氣。”
    “叛軍二號人物、範陽留守史思明見勢不妙,
    連忙率領兩萬五千步騎兵,直撲常山。
    兩軍對峙了四十多天,
    經過多輪的小規模試探性交手,
    結果雙方誰都沒有占到太大的便宜。
    但常山城的糧道被切斷,
    人還可以勉強忍受,但戰馬卻餓得尥蹶子。
    麵對缺糧的困境,李光弼隻得寫信向郭子儀求援。”
    “郭子儀收到求援信後,
    火速集結起兩萬蕃漢步騎,趕到常山與李光弼一同夾擊,並大敗叛軍!
    此戰唐軍俘敵四千,繳獲無數。
    槁城和趙郡順利平定,偽太守郭獻璆被斬首祭旗。
    至此,
    政府軍在河北戰場的劣勢,開始得到扭轉。”
    喜歡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請大家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