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嶽飛一波三折的從軍之路

字數:6621   加入書籤

A+A-


    “宣和四年1122年),
    北宋權宦、六賊之一的童貫,
    北宋末年宰相、太師蔡京的長子蔡攸兵敗於契丹。
    麵對外敵威脅,
    河北官員劉韐於真定府招募‘敢戰士’以禦遼,
    時年剛滿二十歲的嶽飛,應募參軍。
    經過選拔,
    嶽飛被任命為‘敢戰士’小隊長,自此開始了他的從軍之路。
    那時候,宋朝北麵的鄰居還是遼國。
    賊寇陶俊、賈進在相州作亂,
    嶽飛請命除害,
    帶領百騎騎兵,用伏兵之計,生擒二賊以歸。
    在戰場上,嶽飛的表現一直十分出色。
    但卻因為父親嶽和病故,嶽飛辭別劉韐,
    趕回湯陰為父守孝三年。”
    “在這三年間,曆史迎來了一個重大轉折。
    宋朝與女真人結盟,合力滅了遼國。
    但女真人並未止步,
    他們吞掉了遼國的領土卻還滿足,還準備大舉南侵攻宋。
    與此同時,
    返回家鄉的嶽飛卻陷入了困境,
    生活過得十分艱苦。
    正應了那句老話,
    ‘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
    有時命運就是如此捉弄人,不幸接踵而至。
    嶽飛的故鄉遭遇了一場罕見的大洪水。
    迫於生計,
    也是為了未完成的理想,
    嶽飛前往河東路平定軍投軍,
    充當騎兵效用士,不久被擢為偏校。”
    “宣和七年1125年),
    金滅遼之後,便大舉南侵攻宋。
    宋徽宗禪位於長子趙桓,即宋欽宗,次年改元靖康。
    東路金軍渡過黃河包圍開封,
    宋欽宗用李綱守衛京城。
    但最終還是被迫求和,
    供奉了大批金銀,
    許割太原、河間、中山等三郡於金。”
    “然第二年,
    也就是靖康元年1126年),
    宋欽宗趙桓突然反悔割地。
    金人暴怒,
    隨後兩路金軍攻破太原後會合,二次南下圍困開封。
    宋欽宗趙桓霎時間被嚇破了膽。
    他一麵求和的同時,
    一麵又使人送蠟書,
    命康王趙構為河北兵馬大元帥,征召各路兵馬以備勤王。”
    “而此時嶽飛正好第二次加入宋軍,
    但他所在的軍隊因為不敵金軍的攻勢,也打了敗仗。
    好在最後他所在的平定軍突圍了出來,
    嶽飛也再次回到了家鄉。”
    “回到家鄉後,
    嶽飛又目睹了金人入侵後對百姓的殺戮、奴役,
    心中憤慨,意欲再度投軍。
    但嶽飛又顧念老母年邁,
    擔憂妻兒力弱,在兵荒馬亂中難以自保。
    自古忠孝難兩全,
    是留在家中守護深愛的家人,
    還是挺身而出,穿上戰甲去扞衛家國?
    嶽飛麵臨著異常艱難的抉擇。
    嶽母姚氏看穿了兒子的心思。
    麵對時局,
    她深明大義,
    主動要求嶽飛‘從戎報國’,
    還在嶽飛的後背上刺上‘盡忠報國’四字,
    讓嶽飛銘記在心。
    嶽飛忍痛別過親人,
    第三次投身軍營,投身於劉浩麾下。”
    “靖康元年1126年)冬,
    康王趙構親臨相州,於十二月初一設立河北兵馬大元帥府。
    正是此間,
    嶽飛隨劉浩的部隊,被歸入了大元帥府的管轄之下。
    劉浩擔任元帥府前軍統製,
    趙構則委派他率兵南赴濬州和滑州,作為支援開封的疑兵。
    而趙構本人則親率元帥府的主力部隊,北上大名府。
    在此期間,
    嶽飛遵劉浩軍令,
    率領三百人騎兵小隊,前往李固渡執行偵察任務。
    嶽飛及其小隊於侍禦林與金兵不期而遇。
    嶽飛沒有慌亂,
    一馬當先衝殺過去,輕取敵將首級。
    宋軍騎兵隨後掩殺,金兵大敗逃竄。
    之後在滑州南部的一場遭遇戰中,
    嶽飛奮勇當先,又以百騎殺敗金軍。
    嶽飛的勇猛,
    讓他在軍中開始嶄露頭角。
    但宋軍的整體實力,差了金兵實在太多。
    經過來回多次的對戰,
    嶽飛所在的軍隊,
    最終還是敗給了實力強出自己許多的金軍。”
    “劉浩的軍隊在濬州試圖渡過黃河時受阻,
    因此他不得不追隨元帥府的主力部隊北上。
    此時,副元帥宗澤也抵達了大名。
    但趙構沒有采納宗澤全力營救開封的建議,
    而是選擇與汪伯彥等人,繼續向東平府轉移,
    並且隻分給了宗澤一萬兵馬,
    讓他自己去救援開封。
    嶽飛,也隨劉浩的部隊歸屬於宗澤指揮。”
    “宗澤率領部隊進軍開德府。
    在與金軍的十三次交鋒中,每戰皆捷。
    嶽飛英勇善戰,憑借軍功晉升為修武郎。
    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嶽飛又隨軍轉戰至曹州。
    在戰鬥中,他揮舞雙鐧,身先士卒,直貫敵陣。
    宋軍以白刃近戰擊敗了金軍,並追擊數十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嶽飛也再次因出色的表現,晉升為武翼郎。”
    “在劉浩率領的兩千兵馬,
    成功進駐廣濟軍的定陶縣柏林鎮之後,
    元帥府進一步,命令劉浩的部隊轉隸於黃潛善的指揮下。
    當時,
    黃潛善手握三萬六千兵馬,
    卻隻知保存實力,按兵不動。
    與此同時,
    宗澤率領的二萬五千人部隊,卻陷入了孤軍奮戰的困境。
    他們雖取得了一些勝利,但終究還是難以與金軍對抗。”
    “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
    金軍從洗劫一空的汴京城撤出,滿載著金帛、珍寶北上。
    宋徽宗、宋欽宗以及皇室成員、機要大臣、工匠等三千餘人全部被俘。
    北宋就此滅亡,
    史稱‘靖康之變恥)’。”
    宋徽宗趙佶:“......”
    李綱:“......”
    嶽飛:“......”
    趙構:“嗬……”
    視頻繼續播放,
    “五月初一,
    康王趙構在應天府即位,改元建炎,是為宋高宗。
    趙構即位後,
    雖起用了抗戰名臣李綱為左相,
    但他卻對投降派黃潛善、汪伯彥等人更為器重,
    完顏構嘛,自然要對得起自己的姓氏。”
    趙構冷笑的臉,陡然一僵。
    隨後他指著光幕破口大罵道:“混賬蘇治,一再辱朕!朕要用【請神符】將你招來,千刀萬剮!!!”
    蘇治當然聽不到趙構的威脅,繼續講解道,
    “趙構采取黃潛善等避戰南遷的策略,預備南行"巡幸",
    欲退避到長安、襄陽、揚州等地。
    時年二十五歲的嶽飛得知這個消息,
    不顧自己官卑職低,披肝瀝膽,向趙構‘上書數千言’,道:
    ‘陛下已登大寶,社稷有主,已足伐敵之謀。……臣願陛下乘敵穴未固,親率六軍北渡,則將士作氣,中原可複。’
    然而他的一片赤丹忠心,
    最終卻隻換得‘小臣越職,非所宜言’的八字批語,
    並且還招來了革職、除去軍籍、逐出軍營的嚴厲處罰。
    至此,
    嶽飛又從軍中被踢了出來,
    成了白身。”
    喜歡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請大家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