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皇帝又跑路了,宋朝的將軍太難了

字數:6851   加入書籤

A+A-


    “但嶽飛的抗金決心,卻並未因此動搖。
    建炎元年1127年)八月,
    嶽飛渡河北上,
    這一次,他幹脆直奔抗金前線——北京大名府。
    經河北西路招撫使幹辦公事趙九齡引薦,
    嶽飛得以見到當時聲譽滿河朔,
    正積極招攬英才,共同抗金的招撫使——張所。
    而這,也是嶽飛的第四次從軍。”
    “在了解了嶽飛的經曆後,
    張所深表同情,便留他在帳前聽用。
    由於嶽飛的卓越見識與精湛武藝,
    張所決定對他進行破格提拔,
    先是任命他為‘白身借補修武郎’,
    繼而又連續升職為統領,
    後又進一步擢升為統製,
    並分配他到名將王彥的部下效力。”
    “但宋高宗趙構一心偏向黃潛善、汪伯彥等人,
    積極尋求向金人乞和,
    刻意壓製朝廷中的反金勢力。
    他不僅罷免了力主抗金的李綱相位,
    張所也因從前曾彈劾過黃潛善,而遭貶謫發配嶺南,
    最終死在了發配嶺南的路途之中。
    張所曾派遣去收複衛州等地的王彥軍隊,
    也因河北西路招撫司的撤銷而成為孤軍。”
    難以置信!
    觀眾們看著趙構自廢武功好像上了癮,
    紛紛忍不住開始罵了起來,
    “不愧是姓完顏的狗!”
    “這宋朝皇帝也真是奇葩,明明有優勢,還非得搖尾乞降?!”
    “嶽飛這是生錯了年代啊!”
    “是啊!如果他生在大漢、大唐,甚至是大明的話,他或許能取得輝煌的多的戰績。”
    “可惜,他偏偏就生在了宋朝,一個對武人無比排斥的朝代……”
    “唉……日了狗。”
    視頻繼續播放,蘇治講解道,
    “王彥駐軍衛州新鄉縣的石門山,
    因顧慮金軍的集結,
    因此一直謹慎不出戰。
    但嶽飛此時正年少氣盛,他指責王彥膽怯:
    ‘二帝蒙塵,賊據河朔,臣子當開道以迎乘輿。
    今不速戰,而更觀望,豈真欲附賊耶!"
    於是,
    嶽飛獨自率領部下出戰,
    成功占領了新鄉縣,
    俘虜了金軍的千戶阿裏孛,並擊敗了萬戶王索。”
    “嶽飛的主動出擊,
    讓金軍誤以為王彥和嶽飛的軍隊是宋軍的主力。
    於是金軍從各路抽調人馬,
    雲集新鄉,
    準備與宋軍進行決戰。
    可事實上,
    王彥和嶽飛的軍隊僅有七千人。
    在被金軍重重圍困後,
    他們最終在突圍的過程中四散潰逃。”
    “嶽飛突圍後,在侯兆川再次遇到金兵。
    他率領部下奮勇抵抗,
    身受十餘處傷,但最終成功擊退敵軍,轉戰太行山區。
    後來,嶽飛得知王彥又組建了‘八字軍’。
    於是他親自登門請罪,
    但遺憾的是,王彥並未收留他。
    無奈之下,嶽飛隻得率領部下離開。
    離開幾天之後,
    嶽飛又遭遇到一股金軍。
    嶽飛令兵士虛張聲勢,
    自己則手持一杆丈八鐵槍,
    最終生擒了金將拓拔烏耶,
    刺死敵酋黑風大王,迫使金人暫時退卻。”
    “麵對來勢洶洶的金軍,趙構執意要南下躲避。
    老將宗澤,
    在朝堂上含淚懇求南宋高宗趙構不要南遷,
    應該與軍士一同抵抗南下的金兵。
    因為他知道,皇帝一旦南遷,軍隊的士氣必將大受影響,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趙構對此無動於衷。
    即便宗澤淚流滿麵、痛哭流涕,緊緊拉住趙構的皇袍,
    但趙構還是決然掙脫,
    拋下宗澤和眾多臣民,南逃而去。”
    丟下百姓逃跑的皇帝不是沒有,但像趙構這麽過分的,也確實是少見。
    “啊呸!辣雞皇帝!!”
    “這皇帝為什麽能叫高宗??老子不服!!!”
    “居然還有說完顏構不是昏君!我真要x你全家!”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啊!”
    “皇帝、官員竟然無恥到了這種地步,大慫果然不一般。”
    “……”
    視頻繼續直播,
    “自打李綱被罷免相位後,
    東京開封府留守宗澤,就成為南宋抗金運動的核心人物。
    正是因為還有宗澤,這等老一輩的軍事家作為大宋的壁壘,
    金軍南侵的行動才得到遏製。
    在此期間,
    宗澤又與北方民間自發組織起來的抗金武裝力量,
    建立起了緊密聯係,
    收編了號稱有百萬人的大軍,
    並儲備了足夠半年食用的糧草。
    宗澤任命王彥為‘製置兩河軍事’,
    王彥隨後派遣嶽飛所部‘赴榮河把守關隘’。
    但因為嶽飛和王彥難以共事,
    嶽飛最終決定率部南下前往東京開封府,再次接受宗澤的領導。
    宗澤非常珍視嶽飛的才幹,
    並理解他的愛國情懷,
    因此原諒了嶽飛之前違反軍紀的行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留他在營中聽候差遣。”
    “建炎元年十二月1128年),
    金軍發起大規模南侵,直逼孟州汜水關。
    麵對緊迫的形勢,
    宗澤果斷派遣嶽飛擔任踏白使,
    讓他率領五百騎兵深入敵後偵察。
    嶽飛在執行偵察任務時,
    於汜水關地區與金軍交鋒,並成功擊退敵軍。
    凱旋而歸後,
    宗澤便立即任命他為統領,
    並在不久後將他晉升為統製。”
    宋徽宗趙佶的世界裏。
    嶽飛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任性,
    但也看到了老將軍宗澤對自己的愛護。
    如今,
    他與曆史有了巨大的不同,
    成了宋徽宗趙佶手下第一紅人,深受信任。
    但嶽飛不是那種一朝得勢,便囂張跋扈的人,
    想反,
    他很珍惜現在,也很感激曆史上,老前輩們對自己的提攜。
    嶽飛向宗澤看去時,
    宗澤也正好朝他他看來。
    嶽飛連忙向著宗澤躬身行禮,
    宗澤微笑扶須,做了個請起的手勢。
    趙佶將這一切看在眼裏,
    他突然發現,
    “隻要用好用對了人,當一個明君其實也挺容易的嘛……”
    “建炎元年1127年)冬,
    金國出動三路大軍大舉攻宋!
    在東京開封府及其周邊州縣,
    宋軍與金軍展開了激烈的拉鋸戰。
    盡管四麵受敵,
    但宗澤坐鎮東京留守司,
    鎮定從容調度軍隊,部署戰鬥,
    成功抵禦住了金軍對開封的猛攻。
    在此期間,
    嶽飛於滑州城附近的胙城縣、黑龍潭、官橋等地作戰,
    表現卓越,屢建戰功。
    某日,宗澤特地召見嶽飛,並向他傳授用兵作戰的陣圖。
    宗澤評價道:"爾勇智材藝,雖古良將不能過。
    然好野戰,非古法,今為偏裨尚可,他日為大將,此非萬全計也。"
    嶽飛回道:‘兵家之要,在於出奇,不可測識,始能取勝。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這番見解,讓讓宗澤對嶽飛刮目相看。”
    與此同時,
    剛剛打了司馬懿一個埋伏,
    把司馬懿嚇得屁滾尿流的諸葛亮,望著光幕若有所思,
    “兵家之要,在於出奇,不可測識,始能取勝。”
    “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這三十二個字,
    讓諸葛亮隱隱有了一絲的明悟。
    喜歡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請大家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