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字數:5315   加入書籤

A+A-


    “在朝堂整肅初見成效之後,唐肅宗李亨的朝廷開始策劃反攻長安,並積極為收複洛陽做準備。
    但他卻因用人失當,
    導致數萬戰士陣亡,河北全境失守,
    這對李亨來說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心情無比沉重的李亨,向李泌問出了心中的迷茫:‘兩京何時才能收複?天下何時才能太平?’
    顯然李泌對此早已有考慮,他回應道:
    據臣所知,叛軍掠奪的財物和人口都已運回範陽,這並不像是有雄踞四海之誌的樣子。
    現在,除了少數胡人將領和高尚、嚴莊等幾個漢人仍效忠安祿山外,其餘大多是被迫跟隨。
    臣預計,不出兩年,天下將再無叛亂。
    同時,叛軍中的善戰之將,不外乎史思明、安守忠、田乾真、張忠誌、阿史那承慶等幾人。
    陛下可命李光弼從太原經井陘出擊,同時令郭子儀從馮翊攻入河東,
    令史思明和張忠誌將不敢離開範陽和常山,安守忠和田乾真也將被牽製在長安。
    這就等於我們隻用兩路人馬,就牽製住了他們四位主將。
    如此一來,安祿山身邊將隻剩下阿史那承慶。
    接下來,陛下可命郭子儀放過華陰,令長安和洛陽之間的道路保持暢通。
    同時,陛下親自坐鎮鳳翔,與郭子儀、李光弼遙相呼應,輪流出擊。
    叛軍救頭,我們就攻其尾,叛軍救尾,我們就攻其頭,
    讓他們在數千裏的戰線上來回奔跑,疲於奔命。
    而我軍則以逸待勞,
    敵至則避其鋒,敵去則乘其弊。
    咱不攻擊他們的城池,也不切斷他們的道路,就是遛狗玩兒。
    等到明年春天,我們再任命建寧王為範陽節度使,從塞北出擊,與李光弼形成南北夾擊的態勢,直接攻擊範陽,摧毀叛軍的巢穴。
    叛軍在無處可退、無法安心防守的情況下,
    再令勤王大軍從四麵合圍,安祿山必定束手就擒。”
    觀眾們看了李泌為唐肅宗獻出的計策後,頓時發出了一片此起彼伏的驚歎聲。
    就連一向吝於讚美的秦始皇嬴政,也忍不住稱讚了一句:“李泌的計策確實高明!”
    也有人讚歎道:“敵人就算知道也不得不就範,這是堂堂正正的陽謀,是謀士的最高境界啊!”
    “嘿!這次就算被李隆基那小子埋怨,朕也要試著把李泌給挖過來!”
    唐太宗李世民的眼睛此刻已經開始放光了。
    猛將他是不缺的,但頂尖謀士他卻沒幾個。
    房謀杜斷雖然厲害,可國家這麽大,總得有人來替他們分擔不是?
    ……
    視頻繼續直播,
    “在得到李泌的分析和解釋後,李亨心中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
    隨著春天的到來,
    事態的發展竟然完全按照李泌的預測在進行著,唐軍一路高歌猛進,勢如破竹!
    至德二年二月十日,
    李亨帶領文武百官順利進駐鳳翔,距離長安已經僅僅隻有三百餘裏了。
    同日,郭子儀接受肅宗的命令,率領朔方軍從洛交啟程,向河東郡逼近,同時另遣一路攻擊馮翊郡。
    兩路唐軍與鳳翔的肅宗朝廷形成了有力的策應,
    至此,長安城被兩麵夾擊,勝利的天平正在逐漸向唐軍傾斜。”
    “值此關鍵時刻,
    李泌向李亨重申了他此前提出的戰略,
    希望李亨集結重兵,直取燕軍老巢範陽。
    然而,他的提議卻遭到了李亨的否決。
    李亨說道:如今各路大軍雲集,錢糧物資也都有了,咱們就應該趁軍隊士氣高漲之時克複兩京。
    如果長途跋涉數千裏去取範陽,那不是就繞遠了嗎?
    李泌卻堅持說:我的陛下啊!咱們現在的兵力,克複兩京雖然沒什麽問題。
    可一旦這麽做的話,我們的軍力就相當於被拖在了兩京。
    而叛軍勢力經過休整後,遲早會轉弱為強,
    那時候我們便會再次陷入困境,非長治久安之策啊!!
    李亨不吭聲。
    見李亨沉默不語,李泌再次耐心地勸說道:
    陛下,您也清楚我軍的戰鬥力,
    如今我們其實主要依靠的還是西北邊塞和諸胡的士卒。
    他們天生耐寒而畏懼炎熱,若在士氣旺盛時出擊叛軍,確實有望取得勝利。
    但現在已近春末,一旦兩京收複,天氣將變得炎熱,我們的西北將士恐怕難以適應。
    到時候他們思鄉情切,我們可能難以挽留。
    而叛軍在逃回範陽後,定會重整旗鼓。
    等到我們的西北軍隊離開中原,他們勢必會卷土重來。
    這樣一來,戰爭將無休無止。
    故,臣以為,我們應該將兵力部署到寒冷的燕趙地區,直搗叛軍老巢,讓他們無處可逃。
    這才是從根本上消除戰亂的方法。
    然而,唐肅宗李亨卻幹脆閉上了眼睛,默不作聲。
    過了許久,李亨才慢慢睜開眼睛,說道:‘朕急欲迎回太上皇,故難以從汝之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聽到這番話,
    李泌明白李亨已經下定決心。
    他隻能在心中歎息,任由李亨自行決策。”
    有觀眾忍不住吐槽起來,
    “我就說嘛,之前看盤點郭子儀的視頻時候,李亨的行程似乎並不那麽順利,果然老六就該有老六的玩法兒……”
    “要是李亨他聽從了李泌的計策,安史叛軍怕是早就被他們給徹底擊潰了。”
    “看來,不是李泌不行,隻是李亨未曾采納李泌的良言罷了。”
    “這就是主公的重要性啊!再好的計策主公就是不用,那謀士再牛逼又有什麽卵用呢?”
    “李亨啊李亨,你還要吃多少虧才能懂對李泌言聽計從的重要性?”
    “……”
    “這一次,再被李泌所言中。
    唐軍雖然順利光複兩京,
    但於唐肅宗一朝,卻始終未能收複河北諸鎮。
    此後的一百五十餘年時間裏,河北諸鎮持續被強藩割據,長期與中央疏離,幾成獨立之國。
    追本溯源,
    這一切皆始於河北諸鎮的叛亂與割據;
    同時,肅宗李亨拒絕采納李泌之策,亦難逃其咎。”
    “兩京光複後,李泌向肅宗提出辭行。
    於李泌而言,
    長安既已收複,其出山使命便已完成。
    更何況,
    在輔佐唐肅宗的短短一年多裏,他已身不由己的陷入了權力鬥爭的漩渦,
    把李亨最寵幸的張良娣和李輔國,都往死裏得罪了。
    若不及時抽身,恐有性命之憂。
    李泌執意歸山,李亨屢屢挽留,兩人為此僵持半月有餘。
    可以看得出來,李亨對李泌是真心實意的看重,是發自肺腑的希望他可以留下輔佐自己。
    可直至這一年十月,李泌離去之意依舊堅定,李亨終隻能放他歸隱衡山。
    但李亨還是命當地官員為李泌在山中築了一座宅子,並賜予他三品官職的待遇。
    李泌來時從容不迫,
    去時瀟灑自如,
    功名利祿似與他半分牽絆。
    這樣的人,不正是《俠客行》裏描繪的那樣,‘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嘛!”
    喜歡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請大家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