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崇禎的疑心病

字數:4884   加入書籤

A+A-


    視頻繼續直播,
    “這年八月,那位愛捉迷藏、癡迷木工的熹宗皇帝,死了。
    因他沒有子嗣,所以皇位便由他的親弟弟朱由檢繼承,改年號為崇禎。
    崇禎帝登基時,才年僅十七。
    不過他雖年少,卻精明強幹,與他那玩物喪誌的哥哥截然不同。
    他不動聲色地鏟除了魏忠賢的閹黨勢力,
    最終逼得魏忠賢自殺,
    幹淨利落地為朝廷剔除了一個毒瘤。
    魏忠賢死後,那些曾附和他的大臣,或被殺頭,或被充軍,而曾被魏忠賢排擠的袁崇煥,則得以重新起用。”
    “崇禎元年1628年)七月,袁崇煥應召從老家趕至北京。
    崇禎帝在宮中召見了他,詢問遼東防務事宜。
    兩人一番深談,崇禎帝對袁崇煥的見解深表認同。
    袁崇煥提出了諸多要求,如確保糧草供給、排除幹擾等,崇禎帝都一一答應。
    至於具體的守遼東策略,袁崇煥認為有三原則可用:
    其一,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
    其二,守為正著,戰為奇著,和為旁著;
    其三,法在漸不在驟,在實不在虛。
    崇禎帝雄心勃勃,對袁崇煥的這些提法,都表示了讚同和照辦的意思。
    他賜給袁崇煥一柄尚方寶劍,
    以示信賴和支持,
    命他總督寧遠防務。”
    見蘇治竟然在視頻裏少見的誇讚起了自己,崇禎帝的腰杆都不由得挺直了。
    “不過袁崇煥還未抵達寧遠時,那裏便發生了兵變。
    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軍隊沒糧也沒餉了。
    當時中央財政困窘,財富都被各級官員和地主搜刮一空,國庫空虛,無法撥發軍餉。
    袁崇煥建議動用內帑來發餉,但崇禎帝卻是個愛財如命之人,聽了袁崇煥的建議後大為生氣,從此對袁崇煥心生芥蒂,不再像以前那樣信任他。
    不久後,袁崇煥又誅殺了皮島大將毛文龍,這又進一步引起了崇禎帝的猜疑。
    皮島位於遼東南岸部海中,地勢險要,北可聯絡清軍,東可控製朝鮮,西南則可護衛膠東半島的蓬萊、登州。
    皮島守將毛文龍曾抗擊滿清有功,但後來卻成了魏忠賢的義子,且貪汙橫行、不法妄為,甚至曾寫信給皇太極表示:‘爾取山海關,我取山東’。
    袁崇煥為了穩定局勢、消除隱患,於崇禎二年七月伏兵捉住了毛文龍,宣布了他的十二條罪狀,並請出尚方寶劍將其誅殺。
    袁崇煥隨後向崇禎帝報告了誅殺毛文龍的原因和經過,崇禎帝聽後十分驚訝,認為他擅殺大將,別有用心。
    但因當時正依靠袁崇煥來抗擊清軍,所以並未加以責備。
    皇太極深知自己的力量難以與明朝抗衡,因此一直尋求議和。
    然而崇禎帝卻極其傲慢,根本不予承認。
    盡管袁崇煥從中調停,但始終未能成功。”
    “於是,崇禎八年十一月,皇太極率兵十餘萬,繞開袁崇煥駐防的寧遠,從西路直奔北京。
    經過艱難行軍,清軍成功攻進了長城,進逼遵化,明軍紛紛潰退。
    清軍攻克遵化,巡撫王元雍自殺身亡,山海關總兵趙率教也戰死遵化城下。
    清軍攻下遵化後,便直撲京師。
    此時,袁崇煥率兵火速來援,並沿途留下軍隊以截斷清軍退路。
    十一月十日,袁崇煥抵達薊州。
    但清軍卻繞過薊州西進,接連攻下三河、香河等城。
    袁崇煥又急忙帶兵去保衛京師,駐兵於北京廣渠門外。
    清軍的猛烈進攻讓崇禎帝魂飛魄散,京師一片慌亂。
    袁崇煥的到來讓崇禎帝心神略定,於是對袁崇煥讚賞備至。
    當時,袁崇煥覺得自家部隊遠道而來,身心疲勞,所以請求入城休息,但崇禎帝心中疑忌未消,借故推托不許其部隊入城。
    袁崇煥又請求屯兵外城,崇禎帝也不答應,隻是催促他盡快與清軍交戰。
    袁崇煥以兩晝夜三百餘裏的速度緊急增援京師,此時已是人困馬乏。
    但在崇禎帝的催促之下,他還是不得不與清軍接戰。”
    “這場戰鬥打得異常艱苦,兩軍相持了很久。
    袁崇煥身穿鎧甲,衝鋒陷陣,兩脅下受了幾處箭傷。
    後來清軍終於不支,退到南海子邊休整。
    崇禎帝見清軍沒有退遠,便急不可耐地催促袁崇煥追擊,甚至想要圍殲敵人。
    此時雖然明軍來了幾路人馬,袁崇煥也統一了指揮權,但決戰時機並不成熟。
    萬一出城決戰,清軍以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態度來與明軍拚命,明軍很有可能潰退。
    如果真的發生這種情況,那北京城野就危險了。
    因此,袁崇煥選擇堅持堅守不戰,也算是正確的決策。”
    “然而,崇禎帝卻又開始懷疑袁崇煥了。
    他認為袁崇煥不聽自己的命令,是在擁兵自重,還想挾製自己,甚至謀權篡位。
    就算沒那麽嚴重,恐怕也是想強迫自己采用他一貫主張的與清軍議和的策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麽一想,崇禎帝那顆剛愎自用而又傲慢的心靈,就又受到了很大的傷害。
    此時,清軍在城外大肆燒殺搶掠,京郊的百姓深受其害。
    而崇禎帝身邊的太監也多在京都置有田產,都痛惜自己財產損失慘重。
    想來想去,他們把怨憤都發在了袁崇煥的身上,說清軍是袁崇煥引來的,他是想要挾皇上與清軍議和。
    一時間,謠言不知怎麽就漫天而起,甚至大罵袁崇煥是‘漢奸’,弄得人心惶惶,真假難辨。
    竟然還有人站在北京城的城牆上,往城下袁崇煥士兵的頭上扔石頭,一邊扔一邊罵‘漢奸兵’。”
    “崇禎帝得知這一消息後,疑心更重,開始恐慌起來。
    恰在這時,皇太極依照《三國演義》中的‘群英會蔣幹中計’一節,使起了反間計。
    就在這之前,清軍捉到了兩名明宮派在城外負責養馬的太監,一名叫楊春,一名叫王成德。
    在撤回途中,皇太極派副將高鴻中、參將鮑承先、寧完成等人監守。
    這三人是歸降清軍的漢人。
    到了晚上,鮑承先與寧完成二人依照皇太極所授的密計,大聲‘耳語’道:‘這次撤兵,並不是我們打了敗仗,而是皇上的妙計。
    你看到嗎?皇上單獨騎了馬逼近敵人,敵軍中有兩名軍官過來參見皇上,商量了好久,那兩個軍官就回去了。
    皇上和袁崇煥已有密約,大事不久就可成功了。’
    兩名太監正躺在旁邊,把這些話聽得清清楚楚。
    第二天,姓楊的太監見敵軍撤退時十分慌亂,便趁敵軍的‘疏忽’逃奔而歸,並馬上把這些話報告了崇禎帝。
    崇禎帝聽了這些話,以他多疑而又忮刻的性格,當然是馬上相信了。
    他立刻召袁崇煥進宮,在宮中將其逮捕下獄。”
    崇禎帝看到這兒,整個人都懵了,
    “不是誇獎我麽……怎麽一下子,又被批鬥了?”
    朱元璋的靈體忍不住一巴掌拍在崇禎頭上,恨鐵不成鋼的說道:“你小子這疑心病,比老子還重!”
    喜歡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請大家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