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受封工部尚書
字數:6360 加入書籤
關於科舉之事已經說完,吏部之事也算是處理結束。接下來,眾人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轉向了兵部。由於兵部尚書侯君集此時正在吐蕃高原指揮作戰,所以今天的兵部報告將由兵部侍郎代為匯報。
兵部侍郎站在朝堂之上,手持一卷文書,開始向皇帝和諸位大臣匯報兵部的相關事宜。他首先提到了一些需要讓大家知曉的事情,比如哪個地方的將軍應該進行調動,以適應戰略需要;哪裏出現了小規模的衝突,需要關注並采取相應措施;還有各個折衝府的訓練情況,以確保軍隊的戰鬥力。
這些信息雖然重要,但都屬於相對公開的範疇。而對於一些更為機密的事情,兵部侍郎則巧妙地略過,畢竟這些事情並不適合在朝堂上公開討論。
就在兵部侍郎準備退回班列之時,李世民突然開口問道:“太子,現在終南山下的武舉村建設得如何了?”
李承乾聞聽此言,趕忙出班,恭敬地回答道:“回父皇,武舉村的建設進展順利。目前,主要建築已經基本完成,工部還對燒磚工藝進行了改良,並且研製出了一種新型的水泥,這大大加快了武舉村的建設速度。預計本月下旬,武舉村就能全部建設完成。”
李世民滿意的說道:“好啊,這個武舉村一旦建立完成,大唐就要在場舉辦第一屆武舉考試,以此來選拔民間的壯士,以充實我大唐基層軍官。”
李世民再次宣布了武舉之事,無疑是在朝堂上刨出了一個深水炸彈。
幾乎所有官員全部興奮起來了。
武舉要是搞起來,那意味著,大唐又會多出大量的將領。
尤其武勳之家的人,非常希望自己的後輩也成為大唐的軍官,有了武舉考試那麽他們的小輩就能以此為目標考取功名,成為大唐將領了,以後再在戰場上立下功勞,獲得爵位也是完全可能的。
大家都知道,在大唐立戰功是多麽輕鬆愉快的一件事情了。
一些文官,也把主意打到了武舉之上。
一位四品文官出列問道:“敢問陛下,武舉將要考取哪些科目呢?”
李世民想了想說道:“凡統軍者,無外乎,勇戰,謀戰,勢戰,術戰。
勇戰者,衝鋒在前,以強大的武力帶領戰士取得勝利。
謀戰者,出謀劃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
勢戰者,分析戰局,把握戰略方針,操控戰爭全盤。
術戰者,製造兵器,革新戰法,以壯大軍隊實力。
此次武舉,就要按照這四個方麵進行考核,隻要單項出眾,便可以錄取。”
程咬金大喊道:“哈哈,陛下剛剛說得太好了,俺,還有秦二哥,還有尉遲老黑絕對是勇戰者,李靖和張公瑾那兩家夥,必然是勢戰者,房玄齡這老貨,謀戰者無疑了,至於術戰者?俺,俺覺得劉君邛則小子應該是這類型。哇哈哈,陛下你說是吧?”
李世民一愣,貌似程咬金這老貨還說的蠻準確的嘛。
長孫無忌問道:“陛下,既如此,那誰任武舉考官呢?”
李世民想了想,說道:“武舉之事乃國之大事,就由朕親自任考官吧,你,玄齡,李靖,太子,李世績你們任副考官吧,另外,劉君邛也參與進來,給大家也出出主意。”
長孫無忌,房玄齡,李靖,李承乾,李世績,劉君邛聞言,立刻走班喊道:“臣謹遵陛下旨意。”
武舉之事就這麽敲定下來了,具體考試時間定在今年的六月二十一日。
兵部之事處理完畢後,眾人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轉向了工部。劉君邛見狀,毫不猶豫地邁步出列,麵帶自信地開始向眾人講述這幾個月來工部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他首先提到的是青黴素的研發與應用。這項偉大的發明無疑將給醫療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拯救了無數生命,為大唐的健康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接著,劉君邛詳細介紹了工部在改進煉鋼技術方麵的努力。通過不斷地試驗和創新,他們成功地生產出了高質量的彈簧鋼,這對於製造各種機械和工具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不僅如此,工部還成功地研發並生產出了軸承、齒輪、螺絲等重要的工業基礎元件。這些元件的發明和應用,極大地推動了國家工業的發展,為各行各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在講述完這些成就之後,劉君邛接著匯報了工部這幾個月的盈利情況。當他說出工部在這短短三個月內竟然盈利高達二千七百萬貫時,在場的官員們都不禁瞪大了眼睛,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
要知道,國庫的盈利都未必能達到如此驚人的數字。然而,劉君邛隨即解釋道,工部之所以能夠有如此高的盈利,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庫需要從工部中支取相當一部分資金用於發放官員的俸祿,以及購買兵器、鎧甲等軍需物資,還有推廣棉花等一係列的支出。
所以,盡管工部的盈利看起來比國庫還要多,但實際上也不過多出兩百多萬貫而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世民聽到劉君邛匯報工部如此喜人的成績,心裏高興萬分。
他說道:“大家也看到了,君邛統禦工部,僅僅三個月就能夠為朝廷取得這麽多驚人的成績,而且還為國庫賺取了大量的銀錢,取得如此大的成績不得不賞,中書省擬旨,作工部侍郎,池陽縣侯劉君邛升任工部尚書,官居正三品,另外聽長樂公主說你現在在著手購買涇河渭河交匯的那一片地區,朕現在做主,那一片地區三千畝地全部賜予你了。”
李世民的話剛說完,劉弘基急忙站出來說道:“陛下,君邛現在還小,現在就位居三品,對他是沒有好處的。”
李世民搖頭道:“君邛,取得的功績,還有他的能力是配得上三品的,要是做出了成績,朕不給他升職,豈不是說朕賞罰不明?劉愛卿,朕知曉你愛子心切,也知道你的顧忌,擔心以後君邛封無可封,這你放心,朕還有承乾定保君邛一生安穩。”
劉弘基聞言立刻跪下,大喊:“謝陛下對犬子的愛護,臣再次發誓,我們劉家永遠忠心於陛下,忠心於大唐,有違此誓,天誅地滅。”
劉君邛眼見自己的父親如此模樣,心中一陣酸楚,他毫不猶豫地雙膝跪地,麵色凝重地當場立下誓言:“微臣定當竭盡全力,為建設繁榮昌盛的大唐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李世民見狀,龍顏大悅,他緩緩站起身來,走下龍椅,親自將劉弘基和劉君邛扶起。劉君邛感受到李世民手掌的溫暖和力量,心中更是湧起一股豪情壯誌。
接著,刑部和禮部的官員依次上前匯報工作。刑部在貞觀時期一直相對清閑,但今年卻異常忙碌。
主要的大案包括佛寺僧侶的案件,以及蕭家、韋家的案子。
刑部尚書張亮特別強調,希望能盡快將劉君邛的素描納入目擊證人的指認證據之中。李世民對此表示同意,並囑咐刑部官員要公正、嚴謹地處理這些案件。
輪到禮部時,需要改動的事項較多。尤其是劉君邛編寫的小學數學教材,經過禮部官員的審核和評估後,決定將其納入國子監算學課本,以便更多學子能夠學習到這一先進的數學知識。
此外,禮部還計劃籌辦大唐軍事學院,與武舉製度相互配合,形成培養和考核的完整體係,為大唐軍隊源源不斷地輸送優秀的軍官。
這次大朝會,可謂是盛況空前。從早晨一直開到下午,整整持續了一個上午,又加下午三個小時,一直開到下午三點,這才算是落下帷幕。
當大朝會終於結束的時候,文武官員們如潮水般湧向劉君邛。他們麵帶笑容,紛紛走到劉君邛麵前,向他道賀,並表示今後要多加走動。麵對眾人的祝賀,劉君邛始終保持著微笑,以謙遜而和藹的態度回應著每一個人。
待眾人漸漸散去,劉君邛這才緩緩起身,走出兩儀殿。他穿過長長的廊道,徑直朝著承天門走去。出了承天門,劉君邛腳步輕快,仿佛心情也隨著這宜人的天氣而變得格外舒暢。
沒走多久,劉君邛便來到了尚書省工部大堂。他剛一踏進大堂,秘書柳環便迎上前來,滿臉笑容地向他道賀。緊接著,十幾個工部堂官也紛紛上前,對劉君邛表示祝賀。劉君邛有些驚訝,他實在沒有想到自己升官的消息竟然這麽快就傳遍了整個工部。
然而,更讓劉君邛意想不到的還在後麵。沒過多久,長孫無忌竟然親自帶著聖旨來到了工部。眾人見狀,連忙跪地迎接。長孫無忌展開聖旨,高聲宣讀道:“大唐皇帝令:今有劉君邛,才德兼備,勤勉奉公,特擢升為工部尚書……”
聖旨宣讀完畢,劉君邛趕忙向長孫無忌躬身謝恩:“下官劉君邛謝過長孫大人。”長孫無忌微笑著扶起劉君邛。
長孫無忌滿臉笑容地說道:“哈哈,君邛啊,你就別跟我客氣啦!如今你擔任工部尚書一職,這可是陛下對你寄予厚望啊!他希望你能夠借助工部這個平台,輔佐陛下將大唐走向繁榮昌盛的新紀元呢!所以啊,你可得加把勁,多多努力才行哦!”
劉君邛趕忙笑著回應道:“是,長孫大人說得極是!下官一定不會辜負陛下的期望,定會全力以赴,為大唐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待長孫無忌離開之後,柳環便吩咐手下人將劉君邛的物品搬到工部正堂尚書辦公間去。畢竟,劉君邛之前擔任的是工部侍郎,使用的自然也是工部侍郎的辦公間。如今他升任為工部尚書,按照常理,就應該搬到正堂的位置上去了。
說來也巧,自從段掄去年不幸離世後,工部尚書這個職位就一直空缺著。原本,李世民是打算讓李大亮來接任這個職務的。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劉君邛。如此一來,李大亮恐怕隻能繼續老老實實地在邊關駐守了。
沒過多久,劉君邛的所有物品都被順利地搬到了工部正堂。這個辦公間寬敞明亮,比他之前的辦公地點要大得多。不僅如此,這裏還配備了三個秘書,這讓劉君邛感到非常滿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柳環作為劉君邛的得力助手,也隨著他一同升遷。他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劉君邛的高度認可,尤其是在劉君邛經常不在工部坐堂的情況下,柳環承擔了大量的事務處理工作,展現出了出色的理事能力。
劉君邛深知柳環的能力和貢獻,於是決定讓他負責工部的一切日常事務。這樣一來,柳環成為了劉君邛最得力的屬下,兩人之間的合作也更加緊密。
搬完辦公間後,時間剛好到了下班時間。在大唐,除了皇帝和朝廷的幾位重量級官員外,加班並不是一種流行的工作方式。當下班的鍾聲響起時,尚書省的各位官員們紛紛收拾東西,準備打卡下班。
劉君邛也一樣,今天沒去將作監,直接離開了皇城,坐上馬車往夔國公府走去。
一回到夔國公府,長樂公主就迎了上來。
劉君邛笑道:“長樂,你是專門在大門口等我啊,在庭院等不好嗎?”
長樂公主溫聲細語道:“我還不是想早些見到你嘛。”
兩人邊說邊回到了庭院。
劉君邛問長樂道:“今天你和小兕子在家裏過得怎樣?還習慣嗎?”
長樂公主說道:“小兕子早上畫完後就跑去找小娥玩去了,我和琴煙畫了會畫,然後和你的那兩個丫鬟學了一些廚藝。”
劉君邛一聽笑問道:“哦?你也會下廚嗎?”
長樂公主說道:“你別小看我,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下廚了,以前母後生病了,我就在他身邊為他熬製一些粥。”
劉君邛笑道:“哈哈,我想起來了,我們第一次在立政殿見麵的時候,你就是在煮茶吧,那也是廚藝是吧。”
長樂公主聞言,一巴掌拍在劉君邛背上,尷尬的說道:“你還說,我當時好心給你煮茶,你結果用我煮茶的東西把鹵肉給弄了出來,簡直是我的黑曆史啊。”
喜歡大唐:開局拯救小兕子請大家收藏:()大唐:開局拯救小兕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