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打開市場

字數:6365   加入書籤

A+A-


    馬不停蹄地忙碌完,已經到了傍晚,蘇妍提了一大兜樣品回到了餃子館,想試試到了晚上的餐飲時間,食客們對魚罐頭和田螺肉罐頭的接受程度,來間接取得河鮮罐頭的市場反饋情況。
    來餃子館就餐的多屬縣城裏的職工,有工業口的也有機關單位的,這些人就是蘇妍準備推銷雜魚罐頭和田螺肉罐頭的目標客戶。
    是的,自始至終,蘇妍的目標客戶就是這些兜裏有錢的職工和機關單位的職工。
    一瓶罐頭2元的消費水平,對一般的農村老百姓來說不是個小數目,不是能長期消費的起的物品。
    但在這個偏遠的小縣城,普遍的大環境本就是產能不足,再加上貨物的運輸能力也沒跟上來,一定程度上還是處於賣方市場時期。
    工人們手裏有工資,但是物資卻不算多,自然也舍得在這上麵花錢,更何況罐頭還可以一罐兩吃,肉伴著菜吃,油還可以再出兩盤菜。
    2元一瓶的罐頭,對這些職工來說算不上多貴的價格,能下的起館子,自然就能消費的起罐頭。
    蘇妍家的餃子館裏,來就餐消費的都是各廠的職工,人群稠密,背後又是各自的工廠,餃子館自然也就成了蘇記食品廠罐頭的現成的推銷場所。
    夏天的晚上是餃子館最熱鬧的時候,蘇妍將雜魚罐頭和田螺肉罐頭分開擺在前台最顯眼的位置,並倒出來兩盤罐頭,供客人免費品嚐。但每人隻能嚐一口,想要多吃就得要花錢購買成瓶的罐頭了。
    倒在盤子裏的罐頭麻辣鮮香,既有魚肉的鮮美,又有田螺肉油炸後的筋道,再加上棕紅透亮的辣椒油,點綴著炒的焦香的白芝麻,各種顏色的搭配衝擊著人們的視覺,麻辣鮮香的味道又衝擊著人們的味蕾。
    讓人吃了一筷子後,就停不下來。
    所以擺出來的罐頭很快就被食客們一掃而空,還有人因為沒有買到急的問蘇妍還有沒有存貨。
    蘇妍告訴大家:“這是我們蘇家莊的蘇記食品廠生產的第一批罐頭,大家也都看到了,這罐頭用料實在,油水也足,我先拿出來這些供大家嚐嚐鮮。吃的好的話您幫忙給咱們廠子做做宣傳,凡是老客戶帶新客戶來買的,老客戶要的罐頭每瓶打九五折。”
    一聽介紹新客戶來買罐頭,還能節省近兩毛錢,人們頓時來勁了:“蘇小老板,你說的可是真的?”
    “比珍珠還真!在咱餃子館,我們什麽時候說話不算話過?”蘇妍笑著答道。
    “要是介紹來大批量訂貨的客戶,我們不僅免費贈送一箱十瓶罐頭,來餃子館吃飯還能打七折優惠!”蘇妍接著又道。
    蘇妍的一套銷售的組合拳打的眾人紛紛興奮起來。
    接著蘇妍又傳給大家一條利好消息:“各種美味的河鮮罐頭,現在我們廠裏正在加緊製作中,等產品出來了就立即送到餃子館進行銷售。如果大家想第一時間拿到罐頭,可以在我這裏登個記,交五毛定金,等下一批罐頭出來了,我優先供給交了定金的客人們。”
    蘇妍的餃子館,向來質優價廉,量大實惠,在安城縣的風評一向很不錯,所以嚐到罐頭的人們紛紛排隊訂貨,就連沒來的及嚐到罐頭,但是卻聞到了罐頭味的人們也擠上來登記預訂。
    熱熱鬧鬧的了一晚上,蘇妍就預售出去了327瓶罐頭,有的人隻要一瓶,也有的人一要就是好幾瓶,零零星星地算下來光定金就收到了152元。
    這個銷售戰績令蘇妍很滿意,同時也覺得壓力倍增。光一個晚上就收到這麽多訂單,銷售優惠公布出去,不知道明天又會增加多少訂單?現在罐頭的生產量和原材料的供應量,以及配套物品的供應上,還是有點跟不上啊。
    第二天一大早蘇妍就趕回了蘇家莊。
    她得盯緊罐頭的安全衛生生產,另外還得琢磨怎麽能提高產量,還有工人們統一的服裝也得趕緊做出來,廠房的建設進度也得及時掌握好,還有市裏的罐頭瓶子和包裝印刷材料,也得派人去取貨,另外還得再訂一批貨……
    方方麵麵的雜事都要顧及到,都要統籌協調好,才能推動各項事務都能有條不紊地、有節奏地進行著。
    一晚上過去,廠房的牆又高了一圈,和滿眼紅血絲卻依舊精神飽滿的蘇奎倉見了麵,將昨天的銷售情況交流了一番。然後蘇妍又去和蘇長格碰了頭,一起去找孟凡會報了賬,將預售款遞給了孟會計,一大早突如其來的一筆財富,將孟會計的臉催成了一朵花。
    廠子剛開始生產,貨還沒做好,就提前收到了一大筆定金,這讓孟會計的心激動的噗通直跳,隻覺得前景一片大好。
    倆人又跑去臨時廠區,一晚上過去,室內專門放置成品罐頭的架子上,擺滿了昨晚連夜做好的成品,大概有七十多瓶。蘇妍仔細看了瓶子內食品的色澤,和瓶口的緊密程度,滿意地點點頭。
    做的雜魚罐頭和田螺肉罐頭很不錯,目前這批工人可以出師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勤雜工們分成了兩撥,一撥負責處理雜魚,隻見他們熟練地將各種小魚拿在手裏,用手利索地一擠一捏間,小雜魚的內髒就被收拾的幹幹淨淨;另一波負責用長針將煮熟後的田螺肉熟練地挑下來,裝食品的盆子裏已經裝滿了剔掉下來的田螺肉。
    八口大鐵鍋已經生起了火,鍋裏的熱油隨著收拾幹淨的雜魚和田螺肉的放入,發出滋滋啦啦的聲音,香味慢慢地彌漫開來。剁碎的辣椒和熱油碰撞在一起,發出了辛辣刺激又鮮香的味道,炒熟的白芝麻發出噴鼻的香味……
    太陽還沒出來,工人們便來到各自的崗位上,開始了有條不紊的忙碌。
    經過昨天一天的學習、摸索和操作,工人們的操作越發熟練。
    蘇妍卻看著他們自己穿來的滿是口袋的衣服,和腦後拖著的長辮子,以及雖然紮起來但馬尾辮依舊散在背上的頭發,微微皺起了眉頭。
    昨天已經講過了廠裏的衛生規章製度,頭發要全部束起來,防止做食品時候頭發掉進食物裏,那樣既不幹淨衛生,也會影響食品廠的生意。食物本就是做給人吃的,食品這個行業,本就以幹淨衛生為基礎前提。
    盡管工人們聽話地已經紮起了頭發,但是也阻止不了碎發的掉落。束在腦後的長發隨著人們的動作一蕩一蕩的,行動間也會有頭發飄下來,這讓蘇妍看著隻覺得心驚膽戰。
    頭發紮的再利索也免不了生理性的掉發,而剛從農民轉換了身份的工人們,本質裏還是沒有食品衛生的意識,忙起來時更顧不上頭發。但看在蘇妍眼裏,這種“不拘小節”對剛起步的小廠子來講簡直就是毀滅性的打擊。
    蘇妍問田銀花:“五奶奶,工人們的工裝還沒做好麽?口罩和帽子要是做好了,可以先送過來,讓工人們先戴上。圍裙要是做好了也先讓工人們用著。”
    田銀花的眼睛熬的都有了紅血絲:“在催了,昨天剛定好名單,就趕緊找了幾個巧手媳婦,扯了布,給他們量了尺寸,連夜都在做了,估計中午之前就能全部做好送過來。”
    蘇妍問:“不帶口袋的?”
    田銀花答道:“沒有!”
    蘇妍這才舒了一口氣。
    她也是沒有辦法,做的工裝不讓帶口袋,就是防止工人們私下攜帶。這個時候大家肚子裏還是缺少油水的,平日子炒菜做飯都不舍得用油。而在食品廠,一瓶小小的罐頭就用到那麽多油,一天的用油量比他們一年吃的油還要多。而且小雜魚不大,田螺肉過油後就更小了,但再小也是肉,更何況還有這麽多油水。
    雜魚罐頭色香味俱全不說,容量還不小,一瓶罐頭裏光油水,就足夠一個家庭省著能吃上七八天,這不能不讓人心動。
    食品廠是村集體的,公家的東西都是大家的,不拿白不打,就是拿了又能怎樣?大家都是一個村的,鄉裏鄉親的,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真見到了還能說到人家臉上不成?那樣誰也不好看。
    但是今天你拿一點,明天我拿一點,跟螞蟻搬家似的,雖然每次量都不多,但對蘇記食品廠這個剛剛起步的小廠子,可是架不住這麽霍霍的,它底子太薄,兜不住。
    所以蘇妍隻能想到這個辦法,來減少甚至杜絕工人們私下可能會撈油水的行為。
    沒辦法,上一世她也和一些大企業合作過,也了解過工人們的做法。比如某國營鋼廠,工人們私下流傳著一句話:廠子建設靠大家,廠子有啥咱有啥。凡是鋼廠裏有的零部件,廠子裏有的,工人們家裏必定會囤積不少,這可都是一點一點私下夾帶出來的。
    即使門衛每天在門口檢查,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三個臭皮匠也能頂上個諸葛亮,何況成千上萬的工人們,想出各種各樣夾帶的方法,有藏在褲襠裏的,有藏在鞋子裏的,甚至頭盔也加了隔層的……那時候檢測技術還不發達,全靠幾個門衛檢查,肉眼哪能看的那麽仔細?很多小零件像螺絲、鐵絲、板頭、鉗子等就這樣被一點點夾帶了出來。
    哪家不裝上幾箱子這樣的零部件?
    所以完全杜絕不太可能,蘇妍暫時隻能想到這個辦法,寄希望如此,能夠防止剛剛起步的食品廠,能少被挖空一些。
    ……
    另外還要佩戴圍裙,而且要選那種能防汙的,手套、膠鞋等也得置辦好,等廠房建起來了,工人最基本的裝配,要按照後世的標準來置辦齊全,這些東西可以等明天去市裏取貨時,一塊采買回來。
    另外蘇妍還得趕緊琢磨新的產品,做產品要多樣化才能持續穩定地將廠子經營下去。河鮮隻是食品廠的拳頭產品之一。河鮮的原材料和螞蟥一樣,從春天四月份開始捕撈,能持續到十一月份左右,時間長、盈利期也長,可以做食品廠的主要經營品種。畢竟守著這麽好的野生資源,白白浪費太可惜了,她得想辦法,先將河裏的東西能開發的,全部開發成罐頭出來,用資源來換取利益。
    河裏的河蚌、泥鰍、鱔魚都能做罐頭,做法可以參考雜魚罐頭,隻要料用好了,麻辣鮮香的湯汁泡什麽都好吃。其實青蛙、蛤蟆也是能做罐頭的,像吃牛蛙一樣,聽說鮮嫩又美味,隻不過蘇妍不想做的那麽絕。這些小東西可都是農民的好朋友,地裏、河溝邊、水塘裏,到處都是蹦跳的青蛙蛤蟆,一到夜晚到處蛙聲一片,將來隨著農藥、化肥的普及和人們對野味的追求,這些小動物被藥的藥,吃的吃,都成了國家三級保護動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蘇妍是反對吃青蛙、蛤蟆的,後世她不是沒有見過被剁掉了頭、扒掉了皮,腿腳卻依舊跳動掙紮的牛蛙,白森森的肉體被端上餐桌,在盤子裏徒勞掙紮,看的她頭皮發麻,冷汗涔涔。
    現在這個時代,青蛙蛤蟆到處都是爬,隨便一抓就是一筐子,可蘇妍從來沒想過要把它們開發成罐頭或者做成一盤菜端上餐桌,原因就是如此,她接受無能。
    河蝦也不少,一笊籬上來就是一盤菜,用油炸的酥脆,加上蒜片和青紅辣椒絲一炒,就是一道下酒菜,蘇妍的餃子館現在就在賣,賣的還很火。大量捕撈的話,油炸小蝦米也可以作為食品廠的一個拳頭產品。不油炸的話,還可以加鹽水煮熟再曬幹,做成幹蝦米,更容易保存和運輸。
    河裏的資源能用到食品廠,且能換來利潤的,蘇妍能想到的產品就是這些。隻不過這些都是有時間限製的,等過了十一月份,天氣轉冷,河麵上凍,就沒法再組織捕撈了,他們這些平原地區的農民又不是正兒八經的漁民……沒辦法,蘇家莊現在的底子太薄了,隻能先看天吃飯,等以後廠子做好了,條件上來了,村裏有錢了,看能不能搞個養殖,自產自銷,有了自季的供貨基地,這樣就能做到一年四季不斷貨了。
    食品廠要想持續盈利的話,還得多開發幾樣罐頭,如果河鮮罐頭賣到季節了,沒貨了,就得有替代產品補上來,像豬肉、雞肉、牛肉等都可以做成罐頭,幹煸、麻辣、鮮辣、肉幹等,都可以做成罐頭銷售出去,這些她都會。
    原材料從地裏取的話,她會的更多,像什麽紅油金針菇、紅油香菇、豆豉罐頭、辣椒油、水果罐頭等……這些原材料和農產品都是現成的,都可以考慮做成罐頭。
    這個物質匱乏的時代,隻要產品做出來,打開市場並不難。
    但蘇妍發愁就愁在設備上,所以要想快速打開市場,還是得需要機器設備,靠著人工,產能實在太低了。
    喜歡重生八零:我在商界當大佬請大家收藏:()重生八零:我在商界當大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