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橫渡
字數:4496 加入書籤
宗弼頭盔上的狐尾應聲而落,他吃了一驚,這才想起了楊元嗣的箭術,急忙後退了十幾步。
楊元嗣笑道:“四太子的腦袋可比酒杯大多了,要不要再退遠點兒?”
宗弼臉上一陣紅一陣白,隻覺得悶氣填胸,又拿他沒有辦法。
正在僵持不下的時候,又有一隊騎兵飛馳而來,領頭的卻是完顏宗望。
他扯著宗弼的胳膊將他拉了下馬,罵道:“你胡鬧什麽,沒有陛下的金牌,誰讓你領兵了?”
宗弼這才清醒過來,沒有阿骨打的金牌,誰也不能調動超過一猛安的兵馬。
自己一時衝動,犯了大錯。
宗望又朝城牆上喊道:“元嗣,將城門打開!”
城牆上的人都看向元嗣,他點了點頭。
劉十三帶人將城門打開,宗望吩咐幾個千夫長將騎兵帶回軍營,拉著宗弼的手入了城。
王刺史本來就預備好了宴席,這下正好開宴。
宗弼臉色鐵青,宗望說道:“過界打草穀本來就不對,元嗣隻不過替你教訓部下罷了。”
楊元嗣也端了一杯酒過來敬他,說道:“二太子受驚了,我自罰一杯。”
宗弼一看也隻能借坡下驢,滿飲了一杯。
那王刺史察言觀色,招手領出了七八個歌姬,舞樂助興,又挑了一個有十分顏色的侍妾送到宗弼懷裏。
完顏宗弼眼睛都直了,口水都快流了下來。
王刺史說道:“四太子如不嫌棄,這美人兒就留給您侍寢。”
完顏宗弼大喜過望,說道:“你這官兒好,以後我不許兒郎們再來騷擾辰州城了。”
楊元嗣趕忙說道:“四太子軍紀嚴明,想必能夠說到做到。”
完顏宗弼哈哈大笑,自覺得意,那些不快一掃而空,將腦袋直往那美人兒懷裏拱……
完顏宗望看他這個樣子,也隻有搖頭苦笑。
他對元嗣使了個眼色,二人來到了室外的涼亭之中。
天氣已經逐漸轉暖,月朗星稀,從烏煙瘴氣的宴席中走出來使人頭腦清醒了不少。
完顏宗望說道:“元嗣你以後到底有什麽打算。”
女真眾人中楊元嗣跟宗望認識的最早,跟他的感情相對來說也是最親近的。
況且宗望這個人本來就心胸闊達,楊元嗣也不想隱瞞他。
楊元嗣說道:“我本來就是漢人,也不貪圖什麽高官厚祿,隻想回大宋做一個富家翁足夠了。”
完顏宗望深深歎了一口氣,慢慢說道:“我小的時候隻指望能吃上一口熱鹿肉就足夠了,哪裏能想到現在已經成了二太子?”
“我父親起兵的時候也隻想能將遼國人趕出渤海就可以了,誰能想到我們能夠取得今天成績?”
“你還年輕,不知道有些事情是身不由己,我隻希望我們一輩子都是好兄弟!”
他的話說的非常真誠,楊元嗣心裏也有很多話想說,隻是不知道從哪裏開口。
完顏宗望笑著給了他肩膀一拳,說道:“不用想那些沒用的了,回去喝酒吧。”
第二天一早,完顏宗弼宿醉還沒清醒就被宗望拉著返回了遼陽。
臨走還不忘帶著昨天王刺史送的兩個美人兒。
楊元嗣知道阿骨打肯定還會有所交代,所以幹脆打算在辰州多住幾天。
馬政經過這兩天對元嗣的觀察,決定試一下他的口風。
元嗣現在是何等聰明,三兩句話就知道了他的意圖。
於是元嗣說道:“馬大夫不必多疑,時間久了你自然知道我是什麽樣的人。”
他這樣說反而令馬政更疑惑了。
楊元嗣又說道:“這幾天所見所聞,你還覺得要聯合金人嗎?隻怕不是驅虎吞狼,是引狼入室啊。”
馬政被他說的心頭一緊,模模糊糊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果然第三天阿骨打就派了一個叫作完顏達的親信到了辰州城。
完顏達帶來了阿骨打的口諭,這次他和十幾個隨從要跟元嗣一起出使大宋。
隨行而來的還有阿骨打給元嗣的一麵金牌,大金國的使團由元嗣全權負責。
楊元嗣知道這未必全是阿骨打的主意,不過這樣也好。
他對於自己能夠組織海上之盟本來也沒有抱有多大希望。
在滾滾向前的曆史車輪麵前,一個人的力量無異於螳臂當車。
一行人在王刺史戀戀不舍的目光中回到了金縣。
那兩艘巨大的海船還靜靜的停在碼頭上,水手們沒有得到命令不敢輕易下船。
宋使們經過了連環驚嚇,恨不得馬上就上船返回故土。
他們哀求馬政趕快跟元嗣溝通,早早登船。
楊元嗣告訴馬政,金國沒有那麽些繁文縟節,準備好了給養就可以出發。
這兩艘大宋的海船每一艘都可以裝下二百多人。
楊元嗣這次隻帶了劉十三和自己的三四個侍衛,加上完顏達那邊一共不到五十人。
但是他們每人都需要騎馬,所以又帶了五十多匹馬。
七巧聽說要橫渡大海,不免為元嗣擔心起來。
楊元嗣將景川留在金縣一方麵是為了讓他陪著七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更重要的是需要他和辛興宗將新招募的飛騎和常勝軍盡快訓練成型。
劉十三聽說要帶他去看大宋的花花世界,高興的蹦了起來。
景川踢了他一腳,說道:“好好護著阿哥,別給他惹事!”
劉十三毫不客氣的反擊一腳,說道:“你還沒我年紀大呢,想教訓我,你還嫩著呢。”
辛興宗笑道:“我比你大,景川說的對。”
劉十三氣鼓鼓的說不出話來。
從金縣到登州正常情況下三天兩夜航程就足夠了。
清晨水手放了幾個鞭炮,又拿了一個豬頭祭祀了龍王爺。
大船緩緩離開碼頭,向南而行。
馬政特意將自己和元嗣都安排在了第一艘船的上房裏。
二人不談海上之盟,卻說些朝廷施政的利弊。
馬政本身就是個務實的幹員,不是那些死讀書的書呆子。
對於時政有自己獨特的看法,隻是在朝堂上礙於自己的位置,不能夠暢所欲言。
更令他想不到的是,宋人認為的窮山惡水之中出來的楊元嗣,卻有著比那些朝廷重臣更獨到的見解。
尤其是對於大宋禁軍和邊軍的作戰指揮利弊,更是能夠直接切中要害,仿佛他自己就是宋軍中的宿將。
要是這樣的人物真的死心塌地為金國效力,恐怕不是大宋之福。
海闊天空更能開闊人的胸懷,楊元嗣站在甲板上望著海天一色。
不知道到對岸等著自己的又將是什麽?
喜歡穿越大宋:逆轉靖康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宋:逆轉靖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