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初到汴梁

字數:4466   加入書籤

A+A-


    第三天早上,遠遠海岸線已經出現在眼前。
    離岸邊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島嶼,上麵修建了一座六丈多高的燈塔。
    楊元嗣看著這個小島,心有所思。
    他問馬政道:“這是什麽地方?”
    馬政回道:“這裏是沙門島,傳說始皇帝在這裏養過馬。”
    離沙門島不過十幾裏,是登州的水軍碼頭。
    碼頭上停著十幾艘跟元嗣他們的坐船一樣大的戰艦。
    馬政介紹說登州水師的首領是平海軍節度使呼延慶,手下有一萬多水軍,大小戰船一百多艘。
    這次出海所用的船就是登州水師的。
    兩艘船還沒靠近碼頭,就見岸上劃過來三艘小船舉著旗幟在前麵引導。
    岸上有個虞侯模樣的人領著十幾個人在等候。
    那虞侯看見大船靠岸急忙上前迎接,拱手道:“馬大夫辛苦,天幸風平浪靜,平安歸來。”
    馬政也回禮道:“多謝王虞侯,這位是大金的使節楊統製。”
    王虞侯上下打量了元嗣一番,也過來行了一禮。
    這王虞侯是登州知州王師中的心腹之人,特地派來在此迎接馬政。
    楊元嗣隨他們進入登州城內,果然與渤海的景象又有不同。
    城內商鋪鱗次櫛比,販夫走卒熱鬧無比。
    王師中親自在府中設宴款待,聽了馬政在金國的經曆,唏噓不已。
    他一個知州也不知道蔡京、童貫的真實想法,隻能說一些場麵話,應付了事。
    馬政著急回京複命也不敢停留,第二天就著急趕回汴梁。
    知州府給他準備了五輛馬車,楊元嗣他們自然有自己的馬匹,也不用他安排。
    劉十三看著馬政的馬車,笑著說道:“阿哥你看,他們的馬倒像是驢子。”
    女真人的馬都是黑龍江流域和蒙古馬的雜交品種,高大且有耐力。
    大宋失去了西北和東北的馬場,自然是非常缺馬。
    連軍隊的戰馬都是雜交的,更不用說民間那些劣種馬了。
    有馬在宋代就是財富和地位的象征,登州平海軍雖然是水師。
    可是全軍都湊不齊一百匹軍馬,由此可見大宋軍隊缺馬已經是常態。
    有了馬車,加上宋朝的官道又非常好走,不到半月時間就到了汴梁城下。
    本來楊元嗣覺得遼陽城已經夠高大雄偉了,可是見到汴梁才知道什麽叫做都城。
    大宋都城汴梁,城郭巍峨,城牆高聳,城門樓雄偉壯觀。
    汴梁有四個城門,他們從東門入城,映入眼簾的全是繁華。
    城內街道縱橫交錯,店鋪林立,行人如織。
    汴河穿城而過,河上船隻穿梭往來,河邊的碼頭繁忙,簡直就是一幅活的清明上河圖。
    大街小巷中,人們穿著各式各樣的服飾,歌樓酒肆中,吟詩作對,歌聲不斷。
    早有提前進城的隨從報了金使到來,樞密院出了一員少監,將楊元嗣他們安置在都亭驛館。
    馬政跟元嗣說道:“我這幾天就進京麵聖,你在這裏安心等待即可。”
    元嗣笑著說道:“你隻管放心,你看我像是招惹是非的人嗎?”
    等馬政走後,完顏達對元嗣說道:“楊統製看咱們接下來如何應對?”
    楊元嗣說道:“我聽說這大宋美酒佳人無數,咱們就吃喝玩樂一通,你們看怎樣?”
    眾人本來就從來沒看見過如此繁華景象,都想去見識一下。
    他們擔心元嗣阻攔才推出完顏達來問路,哪裏想到他如此豁達豪爽。
    部下們一陣歡呼,摩拳擦掌準備大展身手。
    都亭驛的飲食都是最高規格,劉十三吃的大呼過癮,一頓飯要喝美酒一壇,驚呆了驛館裏的侍者。
    這邊馬政也進宮麵聖,將自己金國的經曆從頭說了。
    徽宗皇帝對於聯絡金國的事情還沒最終下決心,最近又聽說金國接受了遼國的冊封,心裏搖擺不定。
    他隻將親近的幾個人召集在禦書房內議事,沒有開朝會。
    蔡京頭發和胡子都已經花白,瘦的像一隻過了油的鵪鶉。
    他慢慢說道:“按照適才馬大夫所說,金國兵鋒之盛,更勝遼國,況且他們是世仇,我看彼此都不會罷手。”
    下首站著的是趙良嗣,他本來姓馬,是遼國的官員。
    後來投靠了大宋,也是聯金抗遼政策的最初提出者。
    他本人能說會道,善於逢迎。
    趙官家賜姓趙,留在身邊謀劃收取燕雲十六州的事宜。
    他也附和道:“遼主無德,必被金國所滅,陛下要早做決斷。”
    太宰鄭居中是主要的反對派,他說道:“宋遼之間已經百年無戰事,金國如何厲害我們沒有見識到,遼國卻是帶甲百萬,萬一事情泄露,如何應對遼國?”
    徽宗聽了越發猶豫不決,他這個人好大喜功,決策起來又優柔寡斷。
    童貫對他的性格非常了解,說道:“陛下休要煩惱,待下官去探一探那金國來的使節,再做決斷。”
    徽宗這才歡喜,說道:“既然如此,就交給你來辦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又因為馬政奔波辛苦,賞了四錠大銀,散了朝會。
    楊元嗣等人在都亭驛裏吃香的喝辣的,初時感覺十分新奇,過了三五日未免覺得枯燥無味。
    劉十三和完顏達都吵著要出去見識下汴京的繁華。
    驛館外有百十人守衛,一個都頭坐鎮。
    那都頭聽說金使要出門,很是驚慌,急忙跑去找了主事的少監。
    那少監也不敢自己做主,又說要去請示樞密院的簽事。
    完顏達按耐不住,帶著隨從們就要往外硬闖。
    少監不敢阻攔,隻能派了幾個老成的軍卒給他們帶路,囑咐小心伺候。
    劉十三和侍衛們看了眼裏也要冒出火來,楊元嗣擺了擺手,讓他們一起去了。
    偌大的驛館隻剩了自己一個人,他閑來無事,拿起一支長槍舞了起來。
    景川教給他的楊家槍法早已經爛熟於心,他又根據自己的見解和臨陣的經驗做了改進。
    隻見槍出如龍,滿院子裏銀光閃爍。
    旁邊的軍卒看的呆了,他們在禁軍中也看過幾場演武,卻從來沒見過如此武藝高強之人。
    楊元嗣一個回馬槍,將長槍插在旁邊的一株碗口粗柳樹上,那槍力氣之大竟然穿過了樹幹。
    就聽門口一陣掌聲,馬政和一個穿著華貴絲綢的人一起走了進來。
    那人年紀有五十開外,身材高大威猛,下巴上有一縷稀疏的山羊胡子,麵色白胖紅潤。
    他一邊拍手一邊說道:“楊都統真是好武藝!”
    喜歡穿越大宋:逆轉靖康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宋:逆轉靖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