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沙門島
字數:4535 加入書籤
這個劉參軍是知州王師中的人,趙良嗣走的時候就囑咐王師中,一定要注意迎接楊元嗣一行人。
王知州也是官場老油條,知道這其中必須深意,他派了個老成的劉參軍守在港口,想不到還是讓王虞侯搶了先。
楊元嗣可不知道自己變成了搶手貨,看他們兩個快要吵起來了,急忙上前製止,說道:“各位且聽我說一句。”
劉參軍和王虞侯停止了爭吵,兩人都看著他,等待下文。
楊元嗣說道:“我看不如這樣,聽說登州城南有座羽山驛,我這裏人馬眾多,還是先住到驛館裏為好。”
“等安頓好了再去拜訪王知州和呼延節度使,二位看這樣可好?”
劉參軍思考了一下,說道:“還是楊統製想的妥當。”
他轉身急匆匆的回去跟知州匯報了。
王虞侯卻滿臉堆笑,說道:“下官給您帶路。”
他一直送到了羽山驛才戀戀不舍的回頭而去。
羽山驛算不得一個大驛,好在房子寬敞。
驛丞是個四十多的黑臉漢子,叫趙四,看著這麽多的人馬發了愁。
他本來就是個小驛,離登州又不遠,來的人也不多,急切間上哪裏去找那麽些草料吃食。
但是這個楊統製又是個重要的任務,現在左右為難。
楊元嗣拿出了一百兩銀子,笑道:“趙驛丞不必擔心,我在這裏也住不了多長時間,你暫且拿這些去采辦糧草。”
趙四聽了大喜,千恩萬謝去了。
當天下午,王知州又派人送了請柬,請楊元嗣去府衙赴宴。
等楊元嗣趕到的時候才發現呼延慶也已經在坐了。
看來這兩個人肯定是達成了什麽協議,二人都笑臉相迎。
楊元嗣現在在大宋還沒有任何品級,看他二人年齡都比較大,上前作了個揖。
二人急忙起身,口裏喊著請坐。
楊元嗣算是見識到了大宋官員的圓滑世故,他們二人看似非常熱情真摯。
其實相當於什麽也沒說,都是在套元嗣的話。
楊元嗣也不是初出茅廬的土匪寨主了,滿臉堆笑陪著敷衍。
一場宴席吃的一團和氣,三人依依惜別,好似相見恨晚。
最後王知州才說了幾句有用的話,囑咐劉參軍給楊元嗣調撥錢糧。
劉十三和景川在外麵胡亂也吃了一些飯食。
劉十三抱怨道:“憑什麽給我吃的和阿哥不一樣?我也要酒喝。”
景川笑著說道:“這大宋可不比渤海,規矩多了去了,你要慢慢適應。”
登州城裏沒有宵禁,現在已經是戌時,街上還是熱鬧非凡。
楊元嗣看劉十三悶悶不樂,笑道:“我聽說這登州城內有座萬花樓,不知道阿弟感不感興趣?”
劉十三嘴都要咧到耳朵根了,馬上就要拉著景川同去。
景川擺了擺手,劉十三手舞足蹈的去了。
現在城門已關,楊元嗣手裏有知州的手劄,守門軍卒急忙放行。
二人騎馬走在驛道上,景川對楊元嗣說道:“阿哥接下來有什麽打算。”
楊元嗣知道他心思縝密,自己之後身邊也要有個人能商量事情,十三弟看來是靠不上了。
景川隨著年齡的增長,性格越發顯的穩重,再過幾年肯定有獨當一麵了的能力。
羽山驛騎馬不到一刻鍾就可以趕到。
趙四看元嗣還沒有趕回來,一直在門口等候,居然還在碳爐子上熱了一壺茶。
元嗣甚至有一些感動,看著這個身材高大卻因為長期彎腰而顯的有些拘謹的身影,邀請他過來坐下喝茶。
趙四心中也有感慨,自己二十多年來接待的官員哪個不是鼻孔朝天,恨不得榨幹驛站的每一分例供。
還從來沒有一個人像元嗣這樣隨和,最重要的是居然還自己出銀錢。
隻是不知道這個官人出於什麽原因,居然對沙門島感興趣。
楊元嗣確實是對沙門島感興趣,確切的說是對沙門島上的人感興趣。
宋朝官員最害怕的就是刺配沙門島,隻要到了這裏,十成的人起碼有八成要丟掉性命。
大宋朝對於文官最包容,他們即使犯了重罪也很少有人被刺配千裏。
能到沙門島來的人,無疑都是犯了重罪,這些人通常有兩個特點。
第一是心狠手黑膽大,做的都是大案子,第二是沒有什麽靠山。
楊元嗣覺得這裏麵肯定有他需要的人,大宋對於這樣的人有一個統一的稱呼:綠林好漢。
楊元嗣需要壯大自己的力量,組織自己的軍隊。
良家子弟是最好的兵源,但是至少現在,大宋軍人還被稱為賊配軍,正經人是不會參軍的。
況且連嶽飛的嶽家軍前身都是收編了反叛的山寨賊寇,然後才整編成軍。
自己現在需要的是即戰力,也之能找本身就有武藝在身的人。
飛騎裏麵的軍卒少數也是遼軍以前的養馬奴,多數是渤海的馬賊叛軍。
現在起碼也是一支紀律嚴明,戰力剽悍的勁旅。
隻要保持好軍紀,有良好的訓練充足的軍餉,楊元嗣就有信心組建起一支能戰的軍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隻是他聽了沙門島的情況,還是吃了一驚,這現實比自己想的更黑暗。
這沙門島上有座牢城營,能容納五百人,但是島上的犯人通常隻有二百多人。
原因就是人為控製,島上的管事是劉監押,按從屬關係屬於東京東路管轄。
隻是那些高官們隻顧自己花天酒地,誰管這些囚犯。
隻是給他們能夠按時供給糧食就不錯了,就這樣到了島上的糧食隻能剩下個七成。
這劉監押守島十幾年不得寸進,心裏開始逐漸變態。
他發明了六七種刑罰,以虐待折磨犯人為樂,到手的口糧還要再克扣個兩成。
犯人幾乎隻能在生死線上掙紮,保持一個吃不飽餓不死的狀態。
楊元嗣問道:“他這樣無法無天,就沒人管嗎?”
趙四皺著眉頭說道:“官人剛來大宋,趙四鬥膽說句真心話。”
元嗣說道:“但說無妨,我最喜歡坦誠的人。”
趙四說道:“官人以後肯定能平步青雲,不過在大宋為官切記一條,多撈少管。”
楊元嗣心裏感歎,連趙四這樣的小吏都看出了大宋的問題,而所有人都想著融入其中,沒有人會去改變。
這大宋官僚體係確實已經從根子上就腐爛了。
楊元嗣站起身來,朝著趙四行了一禮,說道:“多謝賜教!”
趙四嚇了一跳,急忙站起來還禮,無法表達自己的惶恐,直接跪了下來。
楊元嗣趕忙將他扶了起來,說道:“以後相處不必如此拘謹。”
趙四告辭出門後,看著天上的圓月,隻感覺心裏清爽許多。
喜歡穿越大宋:逆轉靖康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宋:逆轉靖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