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花石綱、提舉使

字數:4245   加入書籤

A+A-


    楊元嗣來到羽山驛已經過了一個多月,汴京的消息還沒有傳過來。
    王師中雖然每天都小心檢查來往的公文,也沒有等來元嗣的任命文書。
    劉十三一連去了萬花樓二十多天,現在也感覺索然無味。
    楊元嗣倒是看得開,每天和景川較量槍法,騎馬打獵不亦樂乎。
    趙四這人勤勤懇懇,做事情也很有條理性,為人寬厚,作為一個驛丞真是大才小用了。
    這天楊元嗣射死了一頭大山羊,劉十三高興的扛在肩膀上,說是回去吃烤全羊。
    景川提醒道:“阿哥,我看不太對勁,沒聽說這裏有山羊啊,八成是有人放養在山上的。”
    楊元嗣:“……”
    果然山下上來一個半大小子,扯著劉十三說道:“還我羊來,還我羊……”
    後麵跟著一個老者,看他們拿槍帶棒的,連忙說:“不妨事,不妨事,幾位好漢拿去吃就行了。”
    一邊去拉那孩子,正在拆解不開的時候,趙四急急忙忙的跑了過來。
    楊元嗣給了那老者十貫錢,爺孫兩個千恩萬謝的走了。
    趙四說到有京城來的官差,讓楊元嗣趕快回去。
    楊元嗣知道應該是蔡京和童貫那邊有信兒了,急忙返回了羽山驛。
    隻見一個虞侯帶著三五個伴當,風塵仆仆的等在門外。
    楊元嗣急忙下馬行禮,那領頭的虞侯姓蔡,是蔡京的身邊人。
    蔡虞侯帶了蔡京的秘信,說是不幾日就有中書門下的任命傳來,讓楊元嗣提前謀劃。
    楊元嗣邀請蔡虞侯吃了烤全羊才走,不知道這幾個家夥神神秘秘的搞什麽,竟然連口茶水沒喝就忙著走了。
    楊元嗣正狐疑間,又來了七八個人,他們說是童相的人,我帶來了一封秘信。
    這下元嗣是徹底糊塗了,看來自己身邊是真缺一個軍師一樣的人物了。
    他判斷蔡京和童貫之間肯定是出了什麽問題,但是自己又沒法了解具體情況。
    隻能將景川和劉十三二人帶到屋內,打開信看了起來。
    看完之後楊元嗣更糊塗了,童貫基本通篇都是廢話,蔡京則要他努力任事,報效朝廷。
    這兩個人竟然對於朝廷任命他為什麽官職,隻字未提。
    楊元嗣和景川看完了以後麵麵相覷,不得要領。
    景川說道:“阿哥要的沙門島和什麽玲瓏鎮,他們都沒說給咱們啊。”
    楊元嗣也琢磨不出這兩個老家夥說的是什麽意思,索性靜觀其變。
    果然又過了三五天,登州府衙派人來請元嗣。
    王師中眉飛色舞,口中說著恭喜。
    楊元嗣拿著自己的任命狀子看了七八遍,才知道自己被任命為提舉,負責組建登州的應奉局。
    這提舉怎麽看也不像個武官的名字啊。
    他謙虛的問王師中自己的官職,王師中說是八品的文官。
    楊元嗣目瞪口呆,這徽宗也是太摳門了吧?
    自己在金國是個統領萬軍的統製官,到了大宋怎麽也應該給個差不多的指揮使,怎麽成了個八品的文官了?
    還有一封公文,連認命都不是,說是拿出沙門島作為馬市,楊元嗣是主要負責人。
    王師中看他臉上陰晴不定,知道這渤海蠻子不曉得其中利害。
    他笑著說道:“元嗣是否知道這提舉是何職位?”
    楊元嗣正好需要有人解惑,連忙湊上前請教。
    王師中一段話令元嗣茅塞頓開,終於理解了蔡京和童貫的意思,也見識了二人的手段。
    原來這應奉局不是朝廷的正式部門,是為了替徽宗搜刮各地奇花異石組建的機構。
    這個機構的創始人叫朱勔,憑借著搜刮的本事直接做到了五品的高官。
    他在朝堂上的靠山就是蔡京,二人打著為官家出力的幌子中飽私囊,不知道害的多少人家破人亡。
    徽宗還不滿足,用各地搜刮來的奇花異草,親自設計建造了一座皇家園林:艮嶽。
    運送這些奇花異草和奇石的行為民間叫作“花石綱”。
    應奉局隻對官家負責,為首之人稱為提舉,權力近乎不受約束。
    王師中講了一個故事,蘇州的一個小吏看上了趙姓富豪的一尊玉佛,千方百計都沒有搞到手。
    後來這小吏投靠了朱勔,直接拿著一塊黃綢布蓋到了玉佛之上,說是送給官家之物。
    這富商也是當地豪強,怎麽能咽下這口氣,狀紙都提交到了汴京,最後自己卻搞的一身罪名,家破人亡。
    應承局的飛揚跋扈以至於此!
    楊元嗣問道:“咱們登州也沒聽說過有什麽奇石啊。”
    王師中咳了一聲,低聲說道:“隔壁掖縣山上產上好的石頭,有很多手藝高超的石匠,關鍵離著你想要的玲瓏鎮很近……”
    楊元嗣恍然大悟,對著王師中行了一禮。
    王師中趕忙回禮說道:“你將來平步青雲,為相作宰的不要忘了我啊。”
    楊元嗣表示自己是個講究人,最講知恩圖報,又請教他馬市的問題。
    王師中又娓娓道來,本朝太祖開國,武德極盛。
    太祖年間軍馬有二十多萬匹,為了抵禦遼國和西夏,對於馬政非常重視。
    甚至還專門設置了監牧官,在全國各地適合養馬的地方設置牧監管理。
    後來承平日久,馬政逐漸廢弛,馬監也成了貪官汙吏撈錢的所在。
    甚至有的牧監一年能夠養死三百多匹馬,那些巨額費用也不知道到了哪裏。
    王安石變法後決定將馬政交給民間散養,或者幹脆去西北西南邊境買馬。
    民間散養之馬勞民傷財,民怨四起,戰馬常在民間,性格膽小,無法衝鋒陷陣。
    一但邊境有戰事,斷了買馬來源,大宋騎兵可真就無馬可騎了。
    所以這次能從渤海買馬,也是重開了一條新路線,徽宗也非常高興,安排童貫全權負責。
    童貫跟楊元嗣在汴京的時候就聊過,所以將整個沙門島都給了他。
    楊元嗣的主要目的本來是沙門寨的囚犯,想不到還有意外收獲。
    不過沙門倒真的養馬的好地方,道上隻有不到三十戶人家,耕地也不多,不如全部種了牧草。
    告別王師中回來,楊元嗣拿著手中的公文,第一次對於未來有了比較明確的規劃。
    現在自己無力抵抗金國的鐵浮屠,同樣也沒有力量來對抗整個腐敗的大宋官僚體係。
    打不過就加入,隻有在這個黑暗的世界裏成長才能打破黑暗。
    喜歡穿越大宋:逆轉靖康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宋:逆轉靖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