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方臘的末日【三】
字數:4218 加入書籤
楊元嗣感覺很奇怪,按說現在方臘就在軍中,來的應該是樞密院的人啊。
徽宗這麽著急的來找自己,肯定是有什麽其他要緊的事情。
楊元嗣跟著那太監急急忙忙的進了宮,侍衛收了他的佩刀,太監帶著他七拐八拐到了文德殿。
文德殿裏麵徽宗坐在禦座上愁眉不展,高俅和蔡京陪侍在左右。
太子趙桓立在殿下,旁邊站著的卻是魯達。
這家夥腦袋上抱著一塊紗布,胳膊也吊了起來,傷的好像比前幾天更重了。
魯達朝著楊元嗣擠眉弄眼,楊元嗣則是滿臉疑惑的看著眾人。
徽宗說道:“今天召卿來,是要判一件公案。”
王恩招手召來一個小太監,那小太監年齡不大,卻是口齒伶俐,將事情經過原原本本的說了出來。
那天晚上,楊元嗣和徐寧帶走了金槍班的大部分的精銳。
宮內的其他侍衛和銀槍班又都被徽宗帶走了,防守力量出現了真空。
太子趙桓身邊僅僅剩下十五個侍衛在東宮,魯達倒是聽了楊元嗣的命令,寸步不離的守在太子身邊。
天色微明的時候來了一隊人,說是慶壽宮長公主要見太子。
趙桓很奇怪,他跟長公主的感情並不深厚,平時交集也不多,這個時候要見他幹什麽?
不過長公主畢竟身份高貴,按輩分又是自己的姑奶奶輩,她這年紀聽說徽宗跑了,異常慌張也是有的。
趙桓帶了一個貼身的小太監和侍衛們跟著這人就要去慶壽宮。
魯達將手中砍缺了口的刀扔了,挑了一把好戰刀掛在腰上,也跟了出來。
一行人從東宮出來,往北走到六尚局的時候又碰到了四五十個人。
這些人也穿著禁軍的服飾,跟先前的那幾個交頭接耳,眼光不時的向太子看來。
太子從小長在深宮,心思又單純,站在那裏滿臉疑惑的看著侍衛們竊竊私語。
魯達江湖經驗豐富,他看這幾個人不尷不尬,心裏已經有了七八分主意。
他不動聲色的將太子護在身後,抽出腰刀握在手裏,直直的盯著那群侍衛。
那群人終於商量完畢,也齊齊將刀抽了出來,大踏步向著太子走了過來。
太子的侍衛這時候也看出來不對了,其中一個迎上前去,質問道:“你們到底是什麽人?”
魯達一看就知道要遭,果然那領頭的一刀剁在太子侍衛的麵門上,將他砍倒。
在他往前走的時候魯達就已經觀察好了周圍的地形。
太子的侍衛倒是忠心悍勇,這個時候明顯人數不占優勢也拔刀迎了上去。
他們的行動給魯達爭取了時間,魯達迅速拉著太子往後退。
這裏距離禦廚不遠,其中有一間存放食材的小屋子房門正開著。
這屋子沒有一扇窗子,隻有一個能容一人通過的小門。
太子這時候已經嚇的魂不守舍,倒是旁邊那個小太監還算機靈,推著太子進了室內。
魯達將門一關,自己拿著腰刀守在門外,一夫當關。
那些假侍衛將太子的真侍衛全部砍倒在地,向著魯達攻了過來。
隻是這些人小看了魯達的武藝,幾個照麵就被他砍死了五六個。
魯達是直接從戰場上下來的,他身上還穿著重甲。
這下假侍衛的腰刀砍在他的重鎧上隻能留下一道白痕。
魯達手裏的環首戰刀可不是吃素的,砍的他們人頭滾滾,沒有一個人能靠近房門。
隻是這些家夥人數太多了,其中還有幾個拿著骨朵的。
魯達就是再勇猛也擋不住四十多個人的圍攻,手上和腿上都受了傷。
他背靠牆壁又殺了七八個,眼看還有對手還有二三十人,心裏不免焦急。
這時候就聽見遠處一陣呐喊,原來是巡邏的禁軍聽到了喊殺聲趕了過來。
他們彼此之間非常熟悉,能夠靠麵孔分辨出來敵我。
來的禁軍也有個五六十人,那些假侍衛一看勢頭不對,立即呼嘯而去。
魯達叫住那些禁軍,將太子請了出來。
現在情況不明,貿然去追擊還不如將這些人留在太子身邊。
趙桓戰戰兢兢的跨了出來,看到滿地的屍體和人頭,肚子裏麵翻江倒海,扶著牆吐了起來。
那小太監急忙上前,又拍又撫,趙桓好長時間才停止了嘔吐。
魯達拄著戰刀休息了一會兒,說道:“我看不如不回東宮,就去慶壽宮。”
他這個人雖然性格粗魯,也沒有什麽謀略,不過腦子是非常好用的。
剛才這些人讓他們去慶壽宮,現在看來肯定是假話。
但是連太子都不敢不聽長公主的話,那麽這個長公主肯定是個重要的人物。
那麽慶壽宮的侍衛就不會少了,比起回東宮,慶壽宮肯定更安全。
太子這時候已經六神無主,魯達在他心中簡直就是戰神一樣的存在,一切都聽從他的安排。
眾人護著太子到了慶壽宮,隻是宮門外也沒有幾個侍衛,帶頭的卻是花榮。
原來花榮找到趙金兒的時候,她也正帶著自己的侍衛往慶壽宮裏趕。
這時候很多人都已經知道了徽宗出逃的消息,人心惶惶。
初時趙金兒還不相信自己的父皇是這種人,又擔心長公主的安全,所以焦急回宮。
她在路上遇到了花榮,這才確認徽宗確實是跑了。
眾人無法,也隻能先回慶壽宮之後再做打算。
魯達看到了花榮,鬆了一口氣,這時候才覺得左臂隱隱作疼,腫的饅頭一樣,看來又傷的不輕。
花榮聽了他的講述,心裏也震驚無比,此事絕對不簡單。
不過他的心思要深沉許多,囑咐魯達不要亂講。
趙今兒看著哭哭啼啼的趙桓,其實已經猜到?了答案,心裏越發沉重。
等到徽宗回來知道了這個消息,也是勃然大怒,這才有了今天的殿前議事。
那小太監說了這麽一大段話,卻是,繪聲繪色,條理清晰。
徽宗聽完了小太監的敘述,將身體往前探了探,問道:“元嗣對於這件事怎麽看?”
楊元嗣知道這件事情非常棘手,進皇宮刺殺太子,是誅九族的大罪。
普通人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動機。
按照最大受益人原則,那麽是誰做的這件事情就非常明晰了。
鄆王趙楷!
楊元嗣剛想開口,突然腦子裏靈光一閃,好像哪裏不對勁。